具有热绝缘的开关和热绝缘结构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51272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80007163.X

    申请日:2016-0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9/54 H01M2/34 H01M10/6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1),其带有热绝缘的开关(300)和用于构造穿过热绝缘结构(100)、(200)的电的线路穿引部的热绝缘结构(100)、(200)。在此,热绝缘结构(100)、(200)将内室(5)与外部空间(4)热绝缘,其中,该装置(1)在内室(5)的侧部上具有内部的联接器件(500)、(501)、(502)以及在外部空间(4)的侧部上具有外部的联接器件(400)、(401)、(402),内部的联接器件和外部的联接器件能通过开关(300)导电地连接。在此按照本发明规定,装置(1)具有用于控制热绝缘的开关(300)的控制单元(600),可以由该控制单元(600)检测流过开关(300)的电流,开关(300)能这样被所述控制单元(600)控制,使得开关(300)仅在基本上无电流的状态下才能被操纵,且开关(300)这样布置在热绝缘结构(100)、(200)中,使得通过该开关(300)在打开的状态中实现了在所述内部的联接器件(500)、(501)、(502)与所述外部的联接器件(400)、(401)、(402)之间的热绝缘。本发明此外还涉及一种热绝缘的电化学的电池组和用于控制该热绝缘的电池组的电池组管理系统,其中,热绝缘的电池为了构造穿过热绝缘结构(100)、(200)的线路穿引部而具有热绝缘的开关(300)。

    用于制造电极的方法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1647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1880073263.1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由带状材料(66、82)来制造电极(21、22)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方法步骤:首先在所述带状材料(66、82)的边缘区域(100)中产生不连续的纵向切口(102)。在所述不连续的纵向切口(102)中产生接触叶片(35、36)。在此在所述接触叶片(35、36)的角区域(110)中在这些接触叶片与所述带状材料(66、82)的多余材料(106)之间留下连接部(104)。现在,根据前述方法步骤处理过的带状材料(66、82)的运送转移到输送平面中,在所述输送平面中沿着分离方向(108)分离多余材料(106)。

    用于制造电极的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1647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880073263.1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由带状材料(66、82)来制造电极(21、22)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方法步骤:首先在所述带状材料(66、82)的边缘区域(100)中产生不连续的纵向切口(102)。在所述不连续的纵向切口(102)中产生接触叶片(35、36)。在此在所述接触叶片(35、36)的角区域(110)中在这些接触叶片与所述带状材料(66、82)的多余材料(106)之间留下连接部(104)。现在,根据前述方法步骤处理过的带状材料(66、82)的运送转移到输送平面中,在所述输送平面中沿着分离方向(108)分离多余材料(106)。

    用于制造用于检测至少一种气态分析物的气体传感器装置的方法和用于检测至少一种气态分析物的气体传感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003277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5419.8

    申请日:2015-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用于检测至少一种气态分析物的气体传感器装置(100)的方法。所述方法(700)具有以下步骤:提供传感器基体(110),所述半导体基体具有半导体衬底(112)和被布置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12)的第一主表面上的固体电解质层(116),至少一个腔区段(114)成形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中。在此所述固体电解质层(116)在所述至少一个腔区段(114)中未被所述半导体衬底(112)覆盖。所述方法还具有以下步骤:在所述传感器基体(110)的半导体衬底侧处生成以干化学方式沉积的信号传导层(120),使得在所述至少一个腔区段(114)中未被所述半导体衬底(112)覆盖的固体电解质层(116)的区域中,至少一个缺口区段在所述信号传导层(120)中成形,在所述缺口区段中移除了或者未沉积所述信号传导层(120);此外,所述方法具有下述步骤:将至少两个测量电极(130、140)借助于湿化学过程涂覆到所述固体电解质层(116)上,其中第一测量电极(130)布置在所述信号传导层(120)的所述至少一个缺口区段中,并且第二测量电极(140)布置在所述传感器基体(110)的固体电解质层侧上。

    用于电池和车辆内腔的调温装置,方法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6114123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1610291395.4

    申请日:2016-05-05

    Inventor: B.舒曼 A.莱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和车辆内腔的调温装置,带有热学地耦合的第一热交换器(4)和第二热交换器(5),其中,第二热交换器(5)热学地与电池(2)耦合,并且第一热交换器(4)热学地与调温室(6)耦合,该调温室具有热学地与车辆内腔(3)耦合的下游区段(7)并且具有第一上游区段(8)和第二上游区段(9),其中,第一上游区段(8)热学地与车辆内腔(3)耦合并且第二上游区段(9)与车辆环境(10)耦合,其中,第一热交换器(4)以交替的方式与第一上游区段(8)或与第二上游区段(9)热学地能够耦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