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装置及具有该光源装置的投影机

    公开(公告)号:CN101300903B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0680040566.0

    申请日:2006-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微波来实现小型化及长寿命化的光源装置及具有该光源装置的投影机。本发明的光源装置具有输出高频信号的固体高频振荡部、将从该固体高频振荡部输入的高频信号作为微波发射的导波部、以及通过从该导波部发射的微波发光的发光部。另外,该导波部的容器在内部具有容纳天线并且被作为使从天线发射的微波收敛的反射面的微波反射面包围的空间。投影机具有:该光源装置;根据图像信息调制由光源装置的发光部发出的光束而形成光学像的光调制部;以及投影由光调制部形成的光学像的投影部。

    功能元件、传感器元件、电子设备和功能元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49091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116661.1

    申请日:2012-04-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功能元件、传感器元件、电子设备和功能元件的制造方法,可抑制制造效率降低。所述功能元件的特征是具备:具有主面(16)的基板(12);在上述主面(12)上配置的槽部(第1槽部(24)、第2槽部(26));和跨越上述基板(12)上的上述槽部进行配置的固定电极部(第1固定电极指(78)、第2固定电极指(80)),在上述槽部的内部中,在俯视时与上述固定电极部重叠的位置上设置有采用上述基板以及上述固定电极部的至少一方形成的凸部(54、56),上述凸部(54、56)具有接合面(端面(82)),在该接合面侧配置有布线(第1布线(30)、第2布线(36)),并经由上述布线连接上述基板(12)与上述固定电极部。

    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24170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10042265.3

    申请日:2013-02-01

    Inventor: 高木成和

    Abstract: 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电子器件包含:第1部件(10),其具有第1面(11);第2部件(50),其被载置到第1面(11)侧;功能元件(80),其被收纳在由第1部件(10)和第2部件(50)围起的腔室(56)内;外部连接端子(30),其设置于腔室(56)的外侧、且设置于第1部件(10)的第1面(11)侧;槽部(15),其设置于第1部件(10)的第1面(11)侧,从腔室(56)的内侧延伸到外侧;布线(20),其设置于槽部(15)内,将功能元件(80)和外部连接端子(30)电连接;第1贯通孔(57),其设置于第2部件(50)的在平面视图中与槽部(15)重叠的位置处;以及填充部件(60),其设置在第1贯通孔(57)内,填埋槽部(15)。

    功能元件、传感器元件、电子设备和功能元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49091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210116661.1

    申请日:2012-04-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功能元件、传感器元件、电子设备和功能元件的制造方法,可抑制制造效率降低。所述功能元件的特征是具备:具有主面(16)的基板(12);在上述主面(12)上配置的槽部(第1槽部(24)、第2槽部(26));和跨越上述基板(12)上的上述槽部进行配置的固定电极部(第1固定电极指(78)、第2固定电极指(80)),在上述槽部的内部中,在俯视时与上述固定电极部重叠的位置上设置有采用上述基板以及上述固定电极部的至少一方形成的凸部(54、56),上述凸部(54、56)具有接合面(端面(82)),在该接合面侧配置有布线(第1布线(30)、第2布线(36)),并经由上述布线连接上述基板(12)与上述固定电极部。

    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241702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042265.3

    申请日:2013-02-01

    Inventor: 高木成和

    Abstract: 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电子器件包含:第1部件(10),其具有第1面(11);第2部件(50),其被载置到第1面(11)侧;功能元件(80),其被收纳在由第1部件(10)和第2部件(50)围起的腔室(56)内;外部连接端子(30),其设置于腔室(56)的外侧、且设置于第1部件(10)的第1面(11)侧;槽部(15),其设置于第1部件(10)的第1面(11)侧,从腔室(56)的内侧延伸到外侧;布线(20),其设置于槽部(15)内,将功能元件(80)和外部连接端子(30)电连接;第1贯通孔(57),其设置于第2部件(50)的在平面视图中与槽部(15)重叠的位置处;以及填充部件(60),其设置在第1贯通孔(57)内,填埋槽部(1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