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89312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180043267.3
申请日:2011-11-28
Applicant: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大分大学
IPC: C01B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5/54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84 , C01B32/22 , C01B32/225 , C01P2002/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间的对向状态的不均较少的碳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可以容易且大量得到更薄片化的石墨的薄片化石墨的制造方法及薄片化石墨。一种碳质材料,在石墨烯叠层体的石墨烯间插入有层间物质,其中,该碳质材料为膨胀化石墨,在XRD图谱中的(2θ)为7度~12度的范围、18度~24度的范围分别具有衍射峰,且25度~27度的范围的衍射峰高度比18度~24度的衍射峰高度低,在所述(2θ)为7度~12度的范围显现的峰的半值宽为4度以下,及将片状石墨或片状膨胀石墨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电解质水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处理的碳质材料的制造方法,以及具备通过对上述碳质材料施加剥离力而得到薄片化石墨的工序的薄片化石墨的制造方法及由此得到的薄片化石墨。
-
公开(公告)号:CN103693637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586599.7
申请日:2011-11-28
Applicant: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大分大学
IPC: C01B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5/54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84 , C01B32/22 , C01B32/225 , C01P2002/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间的对向状态的不均较少的碳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可以容易且大量得到更薄片化的石墨的薄片化石墨的制造方法及薄片化石墨。一种碳质材料,在石墨烯叠层体的石墨烯间插入有层间物质,其中,该碳质材料为膨胀化石墨,在XRD图谱中的(2θ)为7度~12度的范围、18度~24度的范围分别具有衍射峰,且25度~27度的范围的衍射峰高度比18度~24度的衍射峰高度低,在所述(2θ)为7度~12度的范围显现的峰的半值宽为4度以下,及将片状石墨或片状膨胀石墨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电解质水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处理的碳质材料的制造方法,以及具备通过对上述碳质材料施加剥离力而得到薄片化石墨的工序的薄片化石墨的制造方法及由此得到的薄片化石墨。
-
公开(公告)号:CN11047591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880023364.8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国立大学法人大分大学
IPC: D01F9/10 , D04H1/4242 , D04H1/728
Abstract: 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成本比较低且制造效率高的多孔质碳纤维片材的制造方法,及使用了该多孔质碳纤维片材的多孔质碳电极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多孔质碳纤维片材的制造方法,具备:通过溶有无灰煤的溶液的电纺丝,在基板表面毡状堆积微细纤维的工序;加热在上述堆积工序中得到的微细纤维堆积物的工序。作为上述堆积工序,可以具备:混合煤和溶剂的工序;从经由上述混合工序得到的浆料中的上述煤中,使可溶于上述溶剂的成分溶出的工序;将经由上述溶出工序溶出后的上述浆料,分离成含有溶剂可溶成分的液体成分和溶剂不溶成分的工序。本发明的多孔质碳电极的制造方法,具备将根据该多孔质碳纤维片材的制造方法而制造的多孔质碳纤维片材,成形为电极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4604021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80046942.7
申请日:2013-09-09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大分大学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2/08 , D01F11/122 , D01F11/129 , H01M4/382 , H01M4/583 , H01M4/96 , Y02E60/128 , Y10T428/2918
Abstract: 提供氧还原反应的反应起点比以往的碳材料多的、空气电池的空气极用碳材料、以及包含该碳材料的空气电池。一种空气电池的空气极用碳材料,是在空气电池的空气极中使用的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的平均纵横比为1以上且小于10,所述碳材料的表面的边缘面积为55m2/g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15410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80030160.2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国立大学法人大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备如下工序:通过煤的溶剂萃取处理得到无灰煤的工序;将经由无灰煤取得工序得到的无灰煤与溶剂一起进行静电纺丝的工序;使在静电纺丝工序中得到的纤维碳化,优选以700℃以上且1200℃以下进行加热的工序。所得到的碳纤维中,比表面积为300m2/g以上且3000m2/g以下,平均直径为0.5μm以上且5μm以下,氧含量为0.4质量%以上,适合作为双电层电容器用电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