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质碳纤维片材的制造方法及多孔质碳电极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7591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880023364.8

    申请日:2018-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成本比较低且制造效率高的多孔质碳纤维片材的制造方法,及使用了该多孔质碳纤维片材的多孔质碳电极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多孔质碳纤维片材的制造方法,具备:通过溶有无灰煤的溶液的电纺丝,在基板表面毡状堆积微细纤维的工序;加热在上述堆积工序中得到的微细纤维堆积物的工序。作为上述堆积工序,可以具备:混合煤和溶剂的工序;从经由上述混合工序得到的浆料中的上述煤中,使可溶于上述溶剂的成分溶出的工序;将经由上述溶出工序溶出后的上述浆料,分离成含有溶剂可溶成分的液体成分和溶剂不溶成分的工序。本发明的多孔质碳电极的制造方法,具备将根据该多孔质碳纤维片材的制造方法而制造的多孔质碳纤维片材,成形为电极的工序。

    无灰煤调合量的决定方法和高炉用焦炭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15652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580052420.7

    申请日:2015-0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B57/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用焦炭在制造时的高效的无灰煤调合量的决定方法和使用该决定方法的高炉用焦炭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是含有由煤的溶剂萃取处理而得到的无灰煤和原料煤的高炉用焦炭在制造时的无灰煤调合量的决定方法,其中,使用上述原料煤的空隙率指数Pv[体积%]、上述无灰煤的膨胀性指数D[体积%]和上述无灰煤的真比重ρ,由下式(1)计算标准值W[质量%],据此决定上述无灰煤对于上述混煤的调合量。作为上述无灰煤对于上述混煤的调合量,优选0.29W[质量%]以上且1.00W[质量%]以下。W=(Pv/D)×ρ×100…(1)。

    无灰煤调合量的决定方法和高炉用焦炭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15652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80052420.7

    申请日:2015-0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B57/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用焦炭在制造时的高效的无灰煤调合量的决定方法和使用该决定方法的高炉用焦炭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是含有由煤的溶剂萃取处理而得到的无灰煤和原料煤的高炉用焦炭在制造时的无灰煤调合量的决定方法,其中,使用上述原料煤的空隙率指数Pv[体积%]、上述无灰煤的膨胀性指数D[体积%]和上述无灰煤的真比重ρ,由下式(1)计算标准值W[质量%],据此决定上述无灰煤对于上述混煤的调合量。作为上述无灰煤对于上述混煤的调合量,优选0.29W[质量%]以上且1.00W[质量%]以下。W=(Pv/D)×ρ×100…(1)。

    碳材料的制造方法和碳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5531225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80049361.3

    申请日:2014-09-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2/26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使无灰煤氧化的氧化工序;将所述氧化工序中得到的氧化无灰煤和未氧化的无灰煤混合并成形的成形工序;使所述成形工序中得到的成形体碳化的碳化工序,所述氧化工序中得到的所述氧化无灰煤的氧增加率为2.0~10.0%,并且所述成形工序中的所述氧化无灰煤的混合比例相对于所述氧化无灰煤和所述未氧化的无灰煤的合计100质量份,为60~95质量份。根据该方法,能够制造具有高纯度且高密度的碳材料。

    无灰炭的制造方法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65049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0980137597.1

    申请日:2009-0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L9/00 C10L5/04 C10L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灰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工序:第1浆料加热工序(S1),对混合有煤和芳香族溶剂的浆料进行加热处理;第1分离工序(S2),将该进行了加热处理的浆料分离成液体成分和固体成分;第2浆料加热工序(S3),将在该固体成分中加入氢供给性溶剂并混合成的浆料在第1浆料加热工序(S1)中的加热处理的温度以上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处理;第2分离工序(S4),将该进行了加热处理的浆料分离成液体成分和固体成分;改性炭获得工序(S5),从该液体成分除去溶剂,获得无灰炭,进而,从通过第1分离工序分离的液体成分除去溶剂,获得无灰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