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装置及其放电极,以及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92989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1227750.8

    申请日:2016-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装置及其放电极,以及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所述放电极的侧壁开设有向下延伸并贯通所述放电极底部的引水槽,和/或所述放电极的底部开设有槽口向下的分割槽。本发明方案中,在放电极的侧壁设置贯通底部的引水槽,可以将喷淋时聚集在放电极侧面的水滴较快地引流至底部下落,而分割槽的设置,使得部分引流至此的水滴无法在底部汇集,被分割槽分离而无法基于张力形成大的水滴,从而也自底部下落,以解决放电极侧壁和底部的积水问题。如此,即便阳极筒内气体流速较高,能够被气流夹带至阳极筒内壁上造成的局部放电的水滴量会大大减少,继而减少因水滴接触到阳极筒内壁产生局部放电而对电极性能造成的损坏。

    一种立式湿法电除尘器流场优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28469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39311.4

    申请日:2012-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湿法电除尘器流场优化装置,包括设置有气体进口、气体出口和排水口的除尘器壳体和设置在除尘器壳体内部的除尘极板,还包括与气体出口相连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进口端的开口方向向下且其中心轴线与气体进口的中心轴线重合。工作时,从气体进口进入的烟气经过除尘极板的净化后,通过与气体进口在一条直线上布置的排气通道的进口进入排气通道,并由气体出口进行排放。由上述过程可知,在气体出口连接排气通道,并将排气通道的进口端的开口与气体进口相对布置,即气体进口与排气通道的进口在一条直线上,使湿式电除尘器内气体的流动方向为竖直方向,而不会发生偏向,即可防止气流对除尘极板的冲击以及对污水的携带问题。

    一种立式湿法电除尘器流场优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28469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10239311.4

    申请日:2012-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湿法电除尘器流场优化装置,包括设置有气体进口、气体出口和排水口的除尘器壳体和设置在除尘器壳体内部的除尘极板,还包括与气体出口相连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进口端的开口方向向下且其中心轴线与气体进口的中心轴线重合。工作时,从气体进口进入的烟气经过除尘极板的净化后,通过与气体进口在一条直线上布置的排气通道的进口进入排气通道,并由气体出口进行排放。由上述过程可知,在气体出口连接排气通道,并将排气通道的进口端的开口与气体进口相对布置,即气体进口与排气通道的进口在一条直线上,使湿式电除尘器内气体的流动方向为竖直方向,而不会发生偏向,即可防止气流对除尘极板的冲击以及对污水的携带问题。

    湿式静电除尘器的收尘极液膜的测试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9685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18292.7

    申请日:2011-12-14

    Inventor: 杨丁 李进昌 高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式静电除尘器的收尘极液膜的测试装置,包括:喷淋装置;与收尘极相连,槽口朝向喷淋装置的水槽,其内设有将水槽分为若干大小相等的子水槽的分流板,其顶面不低于水槽的顶面,子水槽内均设有通孔;引流水槽内水的引流管;与引流管相连,测试水流量的流量测试器;与流量测试器耦合相连,将其测得的物理量转为电信号的传感器;与传感器相连,采集其传送的电信号的数据采集卡;与数据采集卡相连,处理并定量分析其采集到的电信号的计算机。上述装置,实现了对收尘极表面的液膜进行测试并定量分析,为实现用最小的耗水量来形成较完整和均匀的液膜提供了前提。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湿式静电除尘器的收尘极液膜的测试方法。

    等离子体装置及其放电极,以及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549837U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21448483.2

    申请日:2016-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装置及其放电极,以及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所述放电极的侧壁开设有向下延伸并贯通所述放电极底部的引水槽,和/或所述放电极的底部开设有槽口向下的分割槽。本实用新型方案中,在放电极的侧壁设置贯通底部的引水槽,可以将喷淋时聚集在放电极侧面的水滴较快地引流至底部下落,而分割槽的设置,使得部分引流至此的水滴无法在底部汇集,被分割槽分离而无法基于张力形成大的水滴,从而也自底部下落,以解决放电极侧壁和底部的积水问题。如此,即便阳极筒内气体流速较高,能够被气流夹带至阳极筒内壁上造成的局部放电的水滴量会大大减少,继而减少因水滴接触到阳极筒内壁产生局部放电而对电极性能造成的损坏。

    电除尘器、电除雾器及阴极芒刺线

    公开(公告)号:CN204583487U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20065927.3

    申请日:2015-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除尘器、电除雾器以及阴极芒刺线,阴极芒刺线包括线体和多个芒刺,芒刺为直角三角形状,其第一直角边与线体连接,芒刺所在的平面与线体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30°≤α≤90°,线体的长度竖直设置时芒刺所在的平面与竖直面之间具有夹角,且线体的长度竖直设置时芒刺的刺尖水平或者朝向线体的上端。当电除尘器或电除雾器处于喷淋喷雾环境下时,大量液滴在电场作用力下汇集在芒刺上,由于线体竖直时芒刺的刺尖水平或者朝向斜上方,此时落在芒刺上的液滴不会再沿着芒刺移动至刺尖处,而且部分液滴会由于重力作用会沿着芒刺朝向斜下方移动,而不会在停留在刺尖处,相应的避免了电晕封闭,影响芒刺的放电效果的情况。

    一种立式湿式电除尘器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234209U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20701442.4

    申请日:2014-11-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湿式电除尘器,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下箱体内并具有阳极板和阴极线的除尘区、设置于所述上箱体内的喷淋层、保温箱和阴极悬吊系统;所述阴极悬吊系统包括安置于所述上箱体相对两侧的安装架,以及悬挂所述阴极框架的大吊梁,所述大吊梁的两端外伸以分别与两侧的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下箱体两相对的侧壁板上端向外延伸,形成导向连接板,所述导向连接板的外伸端与所述上箱体的侧壁板的下端固连,形成能够容置所述大吊梁外伸端的导向区。通过上述设置,有效规避了烟气旁路逃逸的现象,并提高除尘效率,缩减了立式湿式电除尘器的尺寸,降低其占地面积。

    除尘系统及其静电除尘器

    公开(公告)号:CN202356193U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20528755.0

    申请日:2011-12-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电除尘器,包括:壳体(15);位于所述壳体(15)内部的收尘极(14);位于所述收尘极(14)顶端的喷雾管道(11);设置在所述喷雾管道(11)上的喷雾喷嘴(13);位于所述壳体(15)的底端并与其相连的排液管(17)。与现有技术采用振打装置振打收尘极(14),去除收尘极(14)表面的粉尘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电除尘器,无需采用振打装置,避免了二次扬尘,进而减少了经过除尘后烟气的含粉尘量,使得除尘后的烟气满足了工业烟气PM2.5的排放标准,即使得除尘后的烟气满足了工业废气的排放标准。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静电除尘器的除尘系统。

    电场区喷淋系统及湿式电除尘器

    公开(公告)号:CN205361668U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20024132.2

    申请日:2016-0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场区喷淋系统及湿式电除尘器,该电场区喷淋系统用于对电场区收尘极、放电极进行清灰除尘,沿烟气流动方向,喷淋系统包括至少两组喷淋管组件,每一组喷淋管组件的喷淋区域均覆盖位于其下方的电场横向区域,并且位于电场区前部的喷淋管组件的喷淋覆盖率大于位于电场区后部的喷淋管组件的喷淋覆盖率;考虑电场区不同位置粉尘沉积颗粒量、酸雾等污染物浓度情况不同,烟尘颗粒沉积量比较大的电场区前部,设置喷淋覆盖率比较大的喷淋管组件,保证电场得到及时有效清洗,有效解决电场区因酸雾颗粒凝结而造成的结垢及腐蚀现象;烟气颗粒沉积量比较小的电场区后部,设置喷淋覆盖率比较小的喷淋管组件,进一步降低喷淋冲洗耗水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