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2580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56288.3
申请日:2023-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溶浆钙螯合蛋白肽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鱼溶浆蛋白为原料,采用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复配对其进行酶解,之后进行分离纯化、冷冻干燥,得到所述鱼溶浆钙螯合蛋白肽,其分子量为792.413 Da,其氨基酸序列为Arg‑Val‑Phe‑Asp‑Lys‑Glu。本发明制备的鱼溶浆钙螯合蛋白肽可用于生产新型的肽钙螯合剂,其具有性能优良、生物利用率高、安全无毒等特点。本发明为低值海鱼及其加工下脚料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471134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09121.6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23K50/80 , A23K10/30 , A23K10/22 , A23K20/147 , A23K20/163 , A23K20/142 , A23K20/105 , A23K20/174 , A23K20/158 , A23K10/16 , A23K2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鳗鲡生长及体表颜色变黄的方法,将小球藻粉用于鳗鲡饲料中部分替代鱼粉,制成小球藻配合饲料喂养鳗鲡,从而促进鳗鲡生长及体表颜色变黄。将小球藻配合饲料喂养鳗鲡30‑60天后,鳗鲡增重率可提高5‑25%、鱼体黄色值(b*)可达10‑30,鱼皮叶黄素含量可达1.0‑20.0μg/g。采用本发明方法养殖鳗鲡可减少鱼粉用量,同时还可增强鱼体免疫及代谢能力,以及提高鳗鲡生长速度和鱼体黄色调,从而有利于改善鳗鲡的营养价值及商品化价值,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25745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70076.0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兼养-自养交替培养模式同步提高微藻叶黄素和蛋白质产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藻种接种于种子培养基培养成种子液,再接种于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待发酵培养基中初始氮源浓度降至5~15 mg/L时,开始脉冲流加发酵培养基浓缩液;同时待初始乙酸钠浓度耗尽时,每间隔6-48 h,向培养液中脉冲流加乙酸钠,使得培养液中的乙酸钠浓度达到0.5-2 g/L,从而让藻细胞不断处于兼养-自养交替状态,发酵周期3~9天。采用本发明方法有利于同步提高微藻叶黄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且发酵周期短,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能够显著提高采用微藻同时生产叶黄素和蛋白质的工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48673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910034933.5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具有溶藻能力的交替单胞菌及其应用,属于有害赤潮处理的微生物学领域。该溶藻菌命名为为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macleodii)FDHY-03,已于2018年12月14日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8895。利用该菌制成的菌剂对东海原甲藻的抑制及杀灭效果显著,24小时处理条件下溶藻率达90%以上,可在该物种爆发的有害藻华事件中应用。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了一种包含上述细菌的固定化菌粉及其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可重复利用、回收方便。本发明为开发低成本、环保的有害藻华防控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9486733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910034933.5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具有溶藻能力的交替单胞菌及其应用,属于有害赤潮处理的微生物学领域。该溶藻菌命名为为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macleodii)FDHY‑03,已于2018年12月14日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8895。利用该菌制成的菌剂对东海原甲藻的抑制及杀灭效果显著,24小时处理条件下溶藻率达90%以上,可在该物种爆发的有害藻华事件中应用。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了一种包含上述细菌的固定化菌粉及其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可重复利用、回收方便。本发明为开发低成本、环保的有害藻华防控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150046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37572.1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先兼养-后自养微藻生产叶黄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兼养生长阶段:将微藻种子液接入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光生物反应器中,当体系中溶氧值上升至3~7 mg/L时,开始流加有机碳源溶液,使得有机碳源浓度达1~3 g/L,通过兼养方式促进藻细胞快速生长;2)待藻细胞生物量达3.0~7.0 g/L时,停止流加有机碳源,藻细胞进入自养阶段,通过自养方式诱导藻细胞叶黄素积累。采用本发明方法培养的微藻生物量浓度可达3.5~10.0 g/L,叶黄素产量30~120 mg/L,叶黄素产率4.5~10.0 mg/L/d,且发酵周期短,生产工艺简单,能够显著提高微藻叶黄素生产的工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24104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97126.4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01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具有溶藻能力的假交替单胞菌及其在控制米氏凯伦藻赤潮中的应用,属于有害赤潮处理的微生物学领域。该溶藻菌命名为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flavipulchra)FDHY-MQ5,已于2019年5月2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9371。该菌种的发酵液以体积比1%加入指数生长期的米氏凯伦藻中,24小时杀藻率为94.3-98.2%,经发酵条件优化后,每升的菌液可产出菌粉为18-20g,菌粉质量分数0.04%加入量在24小时处理条件下对米氏凯伦藻溶藻率为99.67-100%。
-
公开(公告)号:CN11602343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59002.7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低值海鱼和牡蛎壳制备肽钙螯合物的方法,其是先以低值海鱼为原料经酶解制备鱼蛋白肽,并以牡蛎壳为原料经酸提制备牡蛎壳钙液,之后将所得鱼蛋白肽和牡蛎壳酸提钙液进行螯合反应,再经醇沉离心、冷冻干燥得到所述肽钙螯合物。本发明所制备的肽钙螯合物含有27种多肽,其具有性能优良、生物利用率高、安全无毒等特点,且其可充分利用低值海鱼资源,同时将牡蛎壳变废为宝,实现了低值、废弃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有助于延伸低值海鱼加工、牡蛎养殖加工产业链。
-
公开(公告)号:CN11604276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1110076.0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密度异养微藻联产蛋白质和叶黄素的方法,将藻种培养成平板种子,再培养成摇瓶种子,最后进行发酵罐发酵,当初始葡萄糖浓度耗尽时,开始流加控制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于1‑5 g/L;当培养液中葡萄糖消耗量达30 g/L时,补加其他营养成分的浓缩液以达各自的初始浓度;当藻体生物量浓度达160‑200 g/L时,改脉冲方式流加葡萄糖溶液,使溶氧在10%‑50%之间快速反复波动,以控制培养液中残糖浓度接近于零,从而诱导蛋白质和叶黄素合成。本发明方法不仅实现微藻超高密度异养培养,还可让藻细胞同步积累高含量的蛋白质和叶黄素,发酵周期短,生产工艺简单,能够显著提高微藻联产蛋白质和叶黄素的工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837065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62809.7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异养条件下诱导微藻积累叶黄素的方法,包括:在细胞生长阶段,将经活化培养的微藻接种至C/N比为9.43:1‑16.17:1的基础培养基中进行异养培养;在诱导培养阶段,控制藻细胞在缺碳富氮且氮浓度为5.88‑23.53 mM的条件下进行诱导培养1‑3天。本发明方法可使藻细胞在异养条件下积累高含量的叶黄素,解决了异养条件下藻细胞叶黄素含量普遍低于光自养藻细胞的问题,能够显著提高微藻异养生产叶黄素的工业化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