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9024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1910982274.8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直接电学接触取向有序nLED发光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驱动电极基板,上驱动电极、纳米LED晶粒片、下驱动电极和下驱动电极基板;还设置有交流驱动控制模块,所述交流驱动控制模块两端分别连接上驱动电极和下驱动电极;所述纳米LED晶粒片由若干个纳米LED晶粒有序排列而成,保证放置于电极基板间时,每个纳米LED晶粒的发光层与电极基板平行,与电场方向垂直;所述上驱动电极和下驱动电极至少有一个与纳米LED晶粒之间通过绝缘介质层隔离,在交变驱动信号下,通过电磁耦合实现对所述纳米LED晶粒的点亮。本发明采用非直接电学接触方法实现有序nLED发光显示,可免去微米和纳米级LED巨量转移工艺,有效地降低工艺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145636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0070300.2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9F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重防伪标识及其制备和识别方法,所述双重防伪标识为宏观上透明隐藏的初级图案标识,通过紫外光照观察识别,微观上该图案标识由微观点阵组成,且每个微观点阵包含随机褶皱子图案作为高级图案标识,采用带有高倍放大镜头的手机获取图像进行人工智能识别;高级防伪图案标识采用高温下无机材料填充引起高热膨胀系数聚合物应力重新分配产生随机褶皱图案制备而成,该双重防伪标识可通过软印刷进行复制,提高制作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可采用具有不同折射率材料进行填平,保证防伪标识不可被重复制作或者复制,增加防伪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769054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535346.7
申请日:2020-06-12
IPC: H01L21/67 , H01L21/683 , H01L2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彩色μLED巨量转移方法。在不同发光颜色μLED芯片上表面修饰不同的抗体分子,在转移过渡基板或驱动背板修饰相应抗原分子,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将不同颜色μLED芯片同时批量转移到转移过渡基板或驱动背板,最后,将装载板上的彩色μLED芯片阵列批量转移至对应驱动背板进行焊接和封装。本发明方法可以精准实现不同发光颜色的μLED芯片的同时巨量转移,简化转移工艺,提高转移效率,同时降低μLED显示屏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14563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70300.2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9F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重防伪标识及其制备和识别方法,所述双重防伪标识为宏观上透明隐藏的初级图案标识,通过紫外光照观察识别,微观上该图案标识由微观点阵组成,且每个微观点阵包含随机褶皱子图案作为高级图案标识,采用带有高倍放大镜头的手机获取图像进行人工智能识别;高级防伪图案标识采用高温下无机材料填充引起高热膨胀系数聚合物应力重新分配产生随机褶皱图案制备而成,该双重防伪标识可通过软印刷进行复制,提高制作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可采用具有不同折射率材料进行填平,保证防伪标识不可被重复制作或者复制,增加防伪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146364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0070974.2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发光器件出光效率的微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加热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的聚合物和衬底,使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受热膨胀;然后利用原子层沉积方法,在聚合物表面一层的孔洞内部填充无机材料,降温过程中,聚合物收缩导致表面一层凸起,形成微纳米褶皱图案;最后将微纳复合结构用于发光显示器件,改变发光显示器件的光线传播路径,提高器件出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36806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0519898.3
申请日:2021-05-13
IPC: H01B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稳定性银纳米线图形化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先在银纳米线导电膜上实现光刻胶的图形化,接着利用半导体氧化物薄膜对未被光刻胶覆盖的银纳米线网络进行加固,最后通过超声使图形化光刻胶粘附底部银纳米线一起剥离出基板,从而实现银纳米线导电膜的图形化。本发明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容易实现高分辨率的图形化银纳米线导电膜,同时能增强银纳米线的抗氧化能力和在基板上的附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40597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36398.6
申请日:2020-0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驱动深紫外杀菌材料的杀菌方法。所述的深紫外杀菌材料是在摩擦发电材料中,均匀掺杂入蓝光电致发光材料和上转换荧光材料,涂覆于应用产品中形成薄膜结构并固化。所述的薄膜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由于摩擦、拉伸、压缩或者揉搓形变的瞬间,摩擦发电材料摩擦产生电荷,激发蓝光电致发光材料发出蓝光,进而蓝光激发上转换荧光材料产生波长200-290nm具有杀菌效果的深紫外线,在日常太阳光和照明灯光照射下同样具有杀菌效果。本发明杀菌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可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环境治理和设备自清洁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085764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10347188.X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拉伸有机光电器件的薄膜封装方法,所述方法制得的薄膜封装结构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具有高水氧阻隔性能的可拉伸有机聚合物衬底、可拉伸有机光电器件和具有高水氧阻隔性能的无机/有机融合交叠薄膜封装层,高水氧阻隔层采用无机/有机交叠薄膜,并通过控制原子层沉积中前驱体在反应腔的浸润时间,在可拉伸有机聚合物衬底和有机薄膜层表面均形成无机填充材料,有效提升它们的水氧阻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69024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982274.8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直接电学接触取向有序nLED发光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驱动电极基板,上驱动电极、纳米LED晶粒片、下驱动电极和下驱动电极基板;还设置有交流驱动控制模块,所述交流驱动控制模块两端分别连接上驱动电极和下驱动电极;所述纳米LED晶粒片由若干个纳米LED晶粒有序排列而成,保证放置于电极基板间时,每个纳米LED晶粒的发光层与电极基板平行,与电场方向垂直;所述上驱动电极和下驱动电极至少有一个与纳米LED晶粒之间通过绝缘介质层隔离,在交变驱动信号下,通过电磁耦合实现对所述纳米LED晶粒的点亮。本发明采用非直接电学接触方法实现有序nLED发光显示,可免去微米和纳米级LED巨量转移工艺,有效地降低工艺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08576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47188.X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拉伸有机光电器件的薄膜封装方法,所述方法制得的薄膜封装结构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具有高水氧阻隔性能的可拉伸有机聚合物衬底、可拉伸有机光电器件和具有高水氧阻隔性能的无机/有机融合交叠薄膜封装层,高水氧阻隔层采用无机/有机交叠薄膜,并通过控制原子层沉积中前驱体在反应腔的浸润时间,在可拉伸有机聚合物衬底和有机薄膜层表面均形成无机填充材料,有效提升它们的水氧阻隔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