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976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81783.2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材料层间混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层间混杂结构由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电磁介电损耗层、超材料吸波结构层和阻抗匹配层自下而上组成,选取不同电磁参数的介电损耗层以及不同周期单元及阵列参数的超材料吸波结构层实现对多频带、宽频带电磁波的有效调控。该结构在工业微波的加热频率处具备强吸波效果,可实现对多向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构件的高效均匀加热与精确成型。同时在军用雷达工作频段内仍能呈现出良好的宽带吸波性能,保证了航空复合材料构件轻量化、高可靠性能要求下的隐身功能。本方法改变超材料层间混杂结构的传统成型模式,为航空复合材料承力构件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成型提供了设计理论与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06703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80430.X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B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条纹投影轮廓术的复合材料曲率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投影仪、面阵相机、标定板、光源和图像处理系统;所述投影仪投射调制光栅条纹到复合材料表面,用以获取复合材料表面的相位信息;所述面阵相机对经过复合材料表面调制的条纹进行采集,并通过通讯网线传输至图像处理系统;所述标定板用以获取面阵相机和投影仪的系统参数;所述图像处理系统对条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待测复合材料的曲率信息。该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测量方法为非接触式测量,测量范围大。
-
公开(公告)号:CN11731072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72763.7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S1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伸缩长距离监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主体壳,所述主体壳内安装有轴向水平的转轴,该转轴上同轴固定有滚筒,所述滚筒沿其外周绕设有薄壁可伸缩杆,薄壁可伸缩杆内端固连在滚筒上,外端弧形卷绕并于端部固连有监测模块,所述转轴端部经由传动模块驱动转动以使薄壁可伸缩杆延展至水平延伸推动监测模块伸缩,所述主体壳内设置有止停模块,所述止停模块包括竖向延伸用以压设在薄壁可伸缩杆上的电动推杆,该可控伸缩长距离监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轻量化、可视化及便携等优势,可实现恶劣环境条件下的无人化、智能化长距离监测。
-
-
公开(公告)号:CN11679876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79521.8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磁流变效应的磁流变弹性体制备装置及方法。磁流变弹性体的制备有三个过程:材料的充分混合、预磁化处理以及室温下的固化。本发明的预磁化处理结构,通过调节永磁体之间的距离,实现磁场的强度变化,预结构化装置结构简单、不耗能,适用于多种尺寸磁流变弹性体样件的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35248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39743.4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稳态复合材料薄壳的手性可变形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环形状的结构本体,结构本体包含四个首尾相连的周侧薄壳和竖设在四个周侧薄壳内部的中间薄壳,周侧薄壳和中间薄壳均为多稳态复合材料薄壳;结构本体上、下两端均经中间薄壳、两个周侧薄壳沿同曲率方向卷曲形成固定节点,结构本体左、右两端均经两根周侧薄壳沿同曲率方向卷曲形成可动节点。本发明采用具有多稳态特性的复合材料薄壳作为支撑,可有效避免采用平板结构时出现的大范围屈曲现象,以及结构在大变形过程中产生的脱粘和断裂的隐患,在实现结构减重的同时,提高其可靠性;同时满足可变形结构的设计要求,在航空航天、汽车、风力发电机叶片等领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4119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00732.4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复合材料可折叠空间机构及其收展方法,包括:端部模块(1)、薄壁支撑侧柱(2)及连接模块(3)。端部模块中的上、下端支撑筒通过连接硬质钢板增强结构横向稳定性。薄壁支撑侧柱的一端与端部模块中的下端支撑筒同心轴连接套紧,另一端与端部框架中的上端支撑筒同心轴连接套紧。连接模块根据人体最适攀爬步长设置爬行高度,连接模块的一端通过连接端部模块中的下端连接口固定,另一端通过连接端部模块中的上端连接口固定。本发明装置采用薄壁双稳态复合材料结构作为结构的支撑侧柱,显著降低了折叠机构零部件数量,具有轻质高强、结构形式简单、可重复组装拆卸、便于携带等优势,可满足复杂场景的便携式收纳及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00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00653.3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角度柔性抛物面天线卷展机构及其调控方法,包括六个均布的柔性伸展臂、外盒体、中心底座、驱动模块、角度调节模块和电源。中心底座由上下底座一体成型;驱动模块包括六个驱动电机;角度调节模块包括中心固定轴丝杠步进电机、运动轴、轴上支架、杠杆及其支架。所述中心固定轴丝杠步进电机与运动轴螺纹连接,轴上支架用于连接杠杆。驱动模块固定在外盒体内,电源置于上底座下部。驱动模块和角度调节模块可通过无线遥控实现展开和角度调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可变角度的便捷式柔性抛物面天线卷展机构,能够满足空间大口径可展开天线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54055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06212.2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稳态可折叠铰链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多稳态可折叠铰链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变形区A和若干个过渡区B,所述变形区A由基层及其上的变形层组成,所述过渡区B由基层组成,所述变形区A的基层与过渡区B的基层连接为一体,所述过渡区B的几何构型决定所述多稳态可折叠铰链结构的稳态构型数量。所述多稳态可折叠铰链结构采用纤维材料铺设而成,通过变形区和过渡区的几何参数与铺层结构的设计,利用真空袋压成型工艺一体式固化成型,可实现具有多稳态特性的可折叠铰链结构的定制化设计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754049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06209.0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双稳态结构形变设计及体系化制造方法,通过设计结构体系化制造工艺的拉伸应变‑温度‑时间工艺参数,实现不同形变特性的薄壁双稳态结构的制造;进行形变设计包括:根据结构强度需求确定原材料及结构特性参数;建立不同拉伸应变下的松弛模量主曲线函数;计算对应形变设计需求的特性因子;判定结构参数是否满足强度要求且无明显缺陷;确定体系化制造工艺的拉伸应变‑温度‑时间参数;进行体系化制造包括:制备复合材料铺层结构;根据形变设计需求对其施加拉伸应变;根据拉伸应变对应的温度‑时间工艺参数,对铺层结构固化成型;得到具有设计所需的形变特性的薄壁双稳态结构。该方法有利于对薄壁双稳态结构进行定制化设计制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