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61709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11566234.3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的纳米钴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将碱液和钴源混合,得到钴酸锂的纳米前驱体;(2)将纳米前驱体,锂源,以及氧化石墨烯混合,经水热法合成氧化石墨烯包覆的纳米钴酸锂正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且成本较低,适合于工业化的生产。通过将氧化石墨烯在纳米钴酸锂的水热合成过程中进行包覆,可以实现在纳米微晶形成过程中的原位包覆,在特定的水热温度和时间进行合成,可以调控纳米尺寸从而实现更好的包覆效果,抑制表面副反应的发生,提升循环稳定性。本发明对纳米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提升有重要意义,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上有巨大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49775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647735.9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IPC: H01M4/58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脱锂的方法,具体包括使用一定浓度的酸对锂离子正极材料进行活化处理,再用强氧化剂对活化后的正极材料进行化学脱锂;对于导电性能较差的正极材料,化学脱锂后再进行球磨包碳,增强材料表面的电子传导能力,最终得到碳包覆良好的脱锂正极材料。本发明采用了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廉的方法制备了性能良好的脱锂正极材料,所述脱锂正极材料可用作锂一次电池、钠离子和钾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所述锂离子正极材料脱锂方法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68249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66787.0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IPC: C01B25/45 , B82Y40/00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共掺杂改性纳米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磷酸锰铁锂为高锰体系,即锰在过渡金属中摩尔含量超过50%。本发明采用的制备方法为水热法,在室温下将锂源、磷源、锰盐、铁盐、镍盐、镁盐以及钛盐分别溶解到去离子水中并形成混合物,再将混合物加入高压水热釜中,在惰性气氛下升温至一定温度保温,生成三元共掺杂改性纳米磷酸锰铁锂浆料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磷酸锰铁锂前驱体;在惰性气氛下通过高温固相烧结对干燥后的磷酸锰铁锂前驱体进行碳包覆处理,从而得到三元共掺杂改性纳米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三元共掺杂改性纳米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可以明显提高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6580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47739.7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IPC: C01B25/45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掺杂改性纳米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正极材料化学通式为LiMnxFeyTi(1‑x‑y)PO4(0.5≤x
-
公开(公告)号:CN11616170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566234.3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的纳米钴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将碱液和钴源混合,得到钴酸锂的纳米前驱体;(2)将纳米前驱体,锂源,以及氧化石墨烯混合,经水热法合成氧化石墨烯包覆的纳米钴酸锂正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且成本较低,适合于工业化的生产。通过将氧化石墨烯在纳米钴酸锂的水热合成过程中进行包覆,可以实现在纳米微晶形成过程中的原位包覆,在特定的水热温度和时间进行合成,可以调控纳米尺寸从而实现更好的包覆效果,抑制表面副反应的发生,提升循环稳定性。本发明对纳米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提升有重要意义,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上有巨大的前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