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81175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80075113.6
申请日:2014-02-2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IPC: H01L29/7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397 , H01L29/0634 , H01L29/1095 , H01L29/4236
Abstract: 一种双向IGBT器件,属于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其元胞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衬底漂移区正反两面的MOS结构;衬底漂移区与MOS结构之间具有提供载流子存储功能或电场截止功能的高掺杂埋层,且衬底漂移区采用纵向全超结或半超结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双向IGBT结构具有对称的正、反向特性,并在相同的器件耐压下具有更薄的漂移区厚度,更好的载流子浓度分布和电场分布,使器件获得了更好的正向导通特性以及正向导通特性与关断损耗特性的折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259978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02857.0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Q1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SAM‑OAM耦合的宽带低RCS超表面设计方法。本发明基于几何相位实现宽带覆盖2π相位的M种基本单元,改变电磁波的波前相位,构成形成涡旋超表面;同时由入射的圆极化平面波经过涡旋超表面反射,圆极化入射波携带的SAM与涡旋超表面产生的OAM耦合叠加,实现反射电磁波波前相位exp(ilφ)的螺旋分布特性和相位奇点。本发明通过超表面反射的涡旋波具有“中心空洞”的特征,这一典型特征由涡旋波的相位奇点所引起,从而反射波中心的电场幅值为零,并且基本单元的宽带设计,最终实现了兼具宽带范围内低RCS特征的超表面结构,在微波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109353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1910308610.0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作用轮平衡自行车机器人模糊自适应滑模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系统、主控芯片及电机系统。其中,传感器系统根据传感器测量模块采集的运动参数控制电机系统的运动;主控芯片中设置用于速度控制的PI控制器、方向控制的PD控制器及平衡控制的模糊自适应滑模控制器,其中平衡控制器的输出方程为:电机系统用于自行车机器人的平衡及运动。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自适应同时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外界环境中各种干扰对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的影响并且不损失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83627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410439266.6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表面电场优化的超结功率器件终端结构。本发明提出的优化超结功率器件表面电场的终端结构在超结功率器件终端区表面设置阶梯形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轻掺杂区5,使终端区表面电场平坦性得到了理想的改善,提高了器件阻断特性的稳定性,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同时也提高了器件的耐压能力。本发明尤其适用于超结功率器件终端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717027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984786.4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节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节电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线上智能可视化平台客户端、线下终端设备、继电器和电路,所述线下终端设备与线上智能可视化平台客户端和线下终端设备电连接;本发明通过运用多种传感器和物联网等技术,通过STM32系列控制芯片对一定区域进行实时红外监控和目标检测,对检测数据的处理以及网络接入,并将处理数据传输至PLC模块,经智能互联信息I/O模块处理并执行命令后,实现电源开关智能控制,进而达到楼层、楼宇及目标区域用电能耗控制的目的,增强楼宇用电的控制效果,同时,控制操作的步骤较为简便,可以及时对楼宇用电进行快速控制,进而增强楼宇节电控制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9975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51820.1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生物细胞流变性的力学激励方法及系统。近红外激光通过光束整形系统和准直扩束系统,在显微物镜第一焦平面处形成线形光镊,控制和改变所述光束整形系统的旋转频率和转轴位置,使线形光镊辐照的细胞受到动态旋转的力学激励,为测量细胞局部或细胞全局的流变性提供非接触、非侵入式、动态的力学激励方法。本发明易操作,精度高,可以对单细胞、细胞群至生物组织施加高频旋转的力学激励,可用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通过调节线型光镊的旋转角频率来实现对细胞的高频流变响应激励,有助于克服传统细胞粘滞性测量系统的测量慢、精度低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43567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27810.7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B9/02015 , G01B9/02055 , G01B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EEMD算法的高精度FSI测距方法,主要解决现有FSI测距系统由于激光器光频扫描非线性影响导致的精度和稳定度欠佳问题。方案包括:构建光频扫描干涉测距系统,利用激光器进行光频连续调谐输出,经过干涉光路后由探测器探测干涉信号,生成时域上连续变化的正弦信号,同时系统监测激光频率和干涉信号的同步变化,采用CEEMD算法对正弦干涉信号进行分解重构,然后利用希尔伯特变换HT对重构信号进行相位提取,通过求解一定光频变化范围下的两个不同时刻连续变化的正弦干涉信号的相位差得到距离测量结果。本发明在不增加系统复杂度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提升非平稳干涉信号的重构质量,改善系统测距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0636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32874.6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B11/02 , G01S17/08 , H04B10/50 , H04B10/5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外差干涉系统的通信测距一体化目标位移测量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测距精度低的问题,其方案是:通过稳频激光器产生一束通信测距一体化光束,并通过分光棱镜将其分为参考端和测量端光束;将参考端光束通过参考偏振片发生干涉并通过光电转换器转换为参考端电信号;将测量端光束通过偏振分光棱镜分为频率不同的两束光,再将其分别通过参考角反射镜和测量角反射镜反射到测量偏振片上发生干涉,并通过光电转换器转换为测量端电信号;对参考端和测量端的电信号进行相位解算得到两路正余弦信号;利用这两路信号算出相位的整数和小数部分,再通过相位算出物体的相对位移。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测距精度,可用于卫星通信与测距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390933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811188279.5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发电机、变换器或变压器对1个网络并联馈电的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正交信号发生方法、正交信号发生器,所述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正交信号发生方法将一个积分器用于采集到的单相电压信号,构建电压信号和它的积分量的数学模型;构建基于数学模型的滑模观测器,并得到单相电压信号及其正交信号。本发明通过所设计的滑模观测器可以得到虚拟正交信号,并能有效抑制包括谐波,噪声信号,直流量等的不同种类的电网扰动。同SOGI‑QSG相比,在频率跳变,电网含有5次、7次谐波,在加入某一确定值的直流量和包含噪声信号的条件下,SMO‑QSG有更好的响应速度和更小的稳态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290615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70470.2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17 , H01Q17/00 , H05K9/0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电磁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形蜂窝吸波结构的等效电磁参数提取。本发明首先建立一个蜂窝周期单元区域模型并将其划分为几个区域以解决部分划分区域不同介质分界面之间不平行的问题,根据复合材料的相关理论,将单元区域模型中部分划分区域的吸波涂层和非磁性基材等效为一种材料,然后基于蜂窝结构的尺寸参数和物理参数以及蜂窝变形的角度,最后总结得到异形蜂窝吸波结构在不同方向上的具体电磁参数的一般表达式。只需要测量得到蜂窝变形的角度,然后将其代入公式就可以得到其等效介电常数(磁导率),为预测异形蜂窝吸波结构的等效电磁特性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支撑,且获得的等效电磁参数准确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