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8146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70914.7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衢州)
IPC: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N3/04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处理模型的训练方法,获取多个训练样本集;对各训练样本集,将训练样本输入至第一处理模型,得到第一样本的第一损失函数、第二样本图像的第二预测结果、融合特征的样本间第一相关性;基于第一损失函数对第一处理模型进行参数更新,并对第二处理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得到待训练第二处理模型;将第二样本输入至待训练第二处理模型,得到第二样本的第三预测结果、融合特征的样本间第二相关性;基于第一损失函数、第二预测结果、样本间第一相关性、第三预测结果以及样本间第二相关性,确定目标损失函数,以对图像处理模型进行修正;在最后一次目标损失函数收敛的情况下,得到图像处理模型,提高了对图像处理模型的模型训练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745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18039.9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单共焦结构太赫兹回旋行波管的准光模式变换器,包括单共焦波导辐射器、高斯变换镜和横向准抛物面反射镜。本发明可以实现输出准高斯波束,同时实现准光模式变换器最终横向输出准高斯波束,达到准光模式变换器输出特定方向且适合自由空间传输的准高斯光束。
-
公开(公告)号:CN11608286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387300.0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宁波守正磁电有限公司 , 常青科技(台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表面能纳米粒子自组装功能涂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首先通过化学合成法合成具有聚多巴胺粘附层的纳米颗粒,再利用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与制备好的纳米颗粒与基材一起浸入醇‑水混合溶液中,通过一步浸渍法使纳米颗粒组装到基材的表面,形成功能涂层。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低表面能纳米粒子自组装功能涂层的制备方法,利用纳米颗粒润湿性调控组装能垒及其与固液界面间的结合能,使纳米颗粒能够自发、快速地向固液界面移动并自组装形成功能涂层涂层,解决了功能涂层中的纳米颗粒与基底间结合力弱和制备工艺复杂的问题,使涂层与基底间具有极好的粘附性及机械强度,能适应多种恶劣应用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486525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649480.9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增强核磁共振系统的波束传输装置,包括过模波纹波导、换向波导段及椭球面反射镜。高斯基模可以在过模波纹波导中耦合出HE11模,HE11模在过模波导波导中以低损耗传输并保持较高模式纯度;利用换向波导段改变波束的传输方向,进一步减小空间限制;利用过模波纹波导中的传输模式与自由空间中高斯基模耦合效率高的特性,通过椭球面反射镜改变过模波纹波导中传输的HE11模耦合到自由空间中的准高斯波束的束腰半径,并耦合到输出过模波纹波导中,由于椭球面反射镜改变了空间耦合准高斯波束的束腰半径,满足输出段过模波纹波导与空间准高斯波束的最大耦合条件,增大了模式纯度,减小了传输损耗。本装置能够实现波束高效、稳定的长距离传输,满足增强核磁共振系统对核磁共振谱仪及回旋管对磁场屏蔽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78384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07189.6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同轴谐振腔结构的双共焦波导回旋行波管输入耦合器,本发明属于微波、毫米波器件技术领域。该发明包括功率分配部分、模式转换部分、截止段部分。采用Y型功分器与同轴谐振腔连接的方式,实现四路功率分配。所采用的四路对称馈源的方式,达到了抑制杂模,降低反射系数、提高转换效率,增加带宽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48883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79998.X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束泵浦的太赫兹气体激光器,包括电子枪、第一真空抽气系统、太赫兹探测器、离轴抛物面镜、耦合孔、收集极、第二真空抽气系统、气体储存库、压力传感器、气室、真空腔和谐振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电子学技术产生太赫兹辐射的新方式,即电子束泵浦的太赫兹气体激光器,其不光是气体泵浦激光器的一种太赫兹波段的延伸,也是电子束太赫兹辐射技术的新创新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9904051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10247943.7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J29/4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调控电子枪阴极结构实现调节速度比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单阳极电子枪的阴极的圆柱外缘或圆锥顶端进行形状改变,从而改变电子枪产生电子注的速度比。以及一种电子枪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结构包括圆柱、圆锥;所述圆柱一底面与圆锥底面重合且半径相等;所述圆柱外缘或圆锥顶端设有凸台结构。本发明中电子枪阴极结构的改变实现了兼顾电子注最为关键的速度比和速度离散两个参数,在对速度离散影响较小的情况下,使速度比可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08918353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0481168.7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气环境中微粒物质定性检测的方法,属于传感器检测技术领域。根据吸附在SAW器件表面的待测物质升温过程由于熔化时SAW质量敏感效应和温度敏感效应相互叠加会产生特征信号,提供观察声表面波器件的频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识别微粒的物质种类。本发明开拓性实现了单独使用一个传感器就能够从混合组份中获取待测物质的种类,无需构建传感器阵列,也无需与色谱等分离手段联用,极大地简化了检测装置。本发明系统成本低、长期稳定性高、操作简易,有利于实用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737082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0951949.2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2B19/00
Abstract: 该发明为一种太赫兹波远距离准光传输系统,其特点是它能够将准高斯分布的太赫兹波远距离传输、实现相位矫正、并且波束汇聚的功能。对于DNP-NMR系统,能够产生一定功率太赫兹源的回旋管与核磁共振系统均需要一个单独的磁场环境,两个独立的系统若是离得过进,则容易导致各自磁场的相互影响,从而严重影响互相的工作环境;太赫兹波远距离准光传输系统则是为了满足使这两个大工作系统各自拥有稳定工作的磁场环境而设计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292804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710405996.8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OpenCL的直接多曝光融合并行加速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基于CPU+GPU的异构并行架构,利用GPU强大的浮点计算能力,在OpenCL开发环境下,通过合并内核、缓存高斯核到常量存储器、缓存复用数据到局部存储器、增大每个工作项的工作量等方式,缩短了访存和计算时间,实现了更快速多曝光融合,较传统的串行处理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取得的最大加速比达11.19,有效地减少了多曝光融合算法运行时间,为多曝光融合算法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在空间频率和平均梯度方面,本发明的方法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有效解决了电子成像和显示设备动态范围不足导致的场景细节信息丢失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