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9956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83683.3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0B53/02 , B01J20/20 , C02F1/28 , B01J20/30 , C02F101/34
Abstract: 一种非均匀炭化农林生物质的方法,属于农林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领域。该方法针对传统的一次性全量活化路径,提出了一种更高效的低温预炭化耦合非均匀分段式多次高温炭化路径,在活化剂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致孔性能再次显著提升,充分发挥活化剂的功效。此外,非均匀炭化可促进孔径结构的优化,实现了基于单一活化剂的分级多孔生物炭的制备。本发明不仅为农林生物质高值资源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方法,对多孔炭工艺的升级、换代也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973536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58025.1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雨过程自动监测与雨水同步收集装置及分析系统,包括降雨自动监测结构、蓄水分析结构、雨水收集结构和控制单元。其中,降雨自动监测结构包括筒体、翻斗式雨量计和电磁阀,电磁阀位于翻斗式雨量计的出水端。蓄水分析结构包括蓄水器、传感器和外壳,蓄水器用于容纳降雨自动监测结构流出的雨水,传感器安装于蓄水器内上,用于对蓄水器内的雨水进行分析。雨水收集结构包括采样器和采样瓶。采样器用于将蓄水器内的雨水泵送至采样瓶内。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电磁阀和采样器的动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一种降雨过程自动监测与雨水同步收集装置及分析系统能够在监测降雨过程的同时对雨水进行分时段收集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656249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03611.7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 , G06Q10/0637 , G06Q50/26 , G06F17/18 , G06F30/2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化地区村镇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及评估系统,从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四个方面确定城市化地区村镇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组合权重法结合改进的熵权法与基于指数标度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得评价指标综合权重,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发明针对村镇现阶段在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快速城市化地区普遍进入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但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需求与水资源消耗大、节水水平不高、水环境承载力不足的矛盾,收集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相关数据,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为相关部门在规划城镇化发展、树立经济发展目标时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54253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29574.X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耦合协调度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获取待评价区域的生态环境参数与夜间灯光数据;基于生态环境参数确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根据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并根据夜间灯光数据构建综合夜间灯光指数;基于遥感生态指数和综合夜间灯光指数的耦合协调度评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本发明采用遥感技术手段,从空间布局入手,结合生态环境指数和综合夜间灯光指数分析自然本底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以二者耦合协调度为指标评估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提供科学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48527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14481.7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城市生物多样性状态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生态学和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生物多样性状态的评价周期和评价指标;获取被评价城市或市辖区的基础资料与数据,建立评价数据集;根据数据集并基于评价指标计算生物多样性状态。本发明能够掌握并了解城市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明确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的重点与方向,整体上提高我国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002561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0826662.X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碳氧化铁/氮化铁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是将咪唑衍生物多元芳香羧酸盐铁配合物在惰性气体氛围中800~900℃保温1.5~3h,得到的黑色粉末。该含碳氧化铁/氮化铁混合物可作为超级电容器的负极材料,在电化学储能领域有应用前景。该材料和咪唑衍生物多元芳香羧酸盐铁配合物可分别用作超级电容器的负极、正极电极材料,组装的不对称超级电容器表现出电容量高,可多次循环使用,电阻较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458181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468713.6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检测用取土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土壤检测用分层取土装置,包括取样结构、踩压板、伸缩结构、驱动结构、传动结构、导向结构和清理结构;用于取土的取样结构上设有用于调节取样深度的伸缩结构,进而便于通过伸缩结构调节取样结构距离踩压板之间的距离,便于快速的调节泥土的取样深度,进而便于对同一位置的不同深度的泥土进行取样;清理结构与取样结构之间滑动连接,进而便于通过传动结构驱动清理结构对取样结构中的侧壁的泥土初步的铲除,有效的防止取样结构的侧壁的泥土影响取样的准确性,然后通过清理结构将取样结构的内部的泥土完全清理,同时有效的防止泥土在清理结构上粘接,进而大大提高了泥土样本的采样效率及其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22732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629786.6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场地修复中有机废气移动式模块化处理装置,包括进气管道、风冷系统、过滤箱、喷淋装置、深度除湿装置、焚烧系统、引风机和排气筒;所述进气管道外部安装有风冷系统,后端连接过滤箱,过滤箱内设有多级滤网,过滤箱的出口通过气体管路连入喷淋装置的进气口,喷淋装置内设有喷淋头和喷淋液分布器,喷淋头和喷淋液分布器连接喷淋水箱,喷淋液分布器上设有电磁阀;所述喷淋装置的气体出口连至深度除湿装置,深度除湿装置连接至焚烧系统,所述焚烧系统通过引风机连接排气筒。本发明的场地修复中有机废气移动式模块化处理装置集成的设置在车辆或船舶形成的移动式平台上,可根据需要移动进行废气的处理工作,方便快捷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51410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50037.5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比表面积氮杂化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水环境修复与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领域。本发明采用水热炭化、多甲酸盐协助高温炭化和尿素低温炭化工艺,发挥水合氢离子溶解致孔、多甲酸盐强化活化强度与致孔效率、尿素致孔与氮表面修饰的功效,形成微孔为主导的多类型孔隙交融的炭材料,其比表面积可达3921 m2/g,氮含量可达2.02%,可高效富集有机污染物,吸附量可达823.46 mg/g。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色、简单的炭化方法,成功将生物质废弃物转化为超高比表面积氮杂化炭材料,并应用于高效修复有机污染水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662140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345803.X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河库淤泥后高效修复装置及方法,属于河库淤泥修复技术领域。河库淤泥后高效修复方法,一:对河库底部进行扫描;二:向河库内剩余淤泥中通过反硝化生物强化;三:通过激活好氧活性功能菌群;四:使淤泥脱毒、除臭并利于淤泥的脱水干化;五:经生物修复后的淤泥通过第一级污泥泵;六:除去粒径为1mm以上的干化沙粒和砾石;七:将剩余淤泥利用振动筛脱水;八:向淤泥裸露区域浇灌填土材料;九:向河库水域内的修复区域上游处投放沉水植被种子。通过利用挖泥船吸取其余淤泥至生化处理池进行脱毒、除臭,进行脱水干化,得到多种填土材料,将填土材料依次铺设至河库底部淤泥裸露区域,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河库底部底泥环境的高效修复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