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90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38439.4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50/26 , G06F18/214 , G06N5/04 , G06F17/18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群固碳能力驱动因素的关键阈值确定方法,涉及生态环境领域,包括:基于因果推理,确定历史数据集中各驱动因素与固碳量之间的因果效应;根据因果效应确定固碳量的可靠驱动因素,结合历史固碳量数据,训练固碳量回归模型;计算训练样本中各特征的沙普利值;基于全部训练样本中的各特征的沙普利值,绘制各驱动因素的依赖图,采用变点检测方法确定各依赖图中散点数据的变点,并根据变点对应的驱动因素斜率值确定对应驱动因素的关键阈值。本发明能够对驱动因素及固碳量的内在因果机制进行分析,并确认关键阈值,更深入科学地理解城市群碳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1335409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92433.8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3/32 , C02F3/10 , C02F3/34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式高效率浮岛,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植物种植区、生物填料悬挂区和曝气区;植物种植区设置浮床,浮床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浮板,浮板中空,内部装填有填料,浮板中心设置有种植坑,种植坑内种植有亲水植物;生物填料悬挂区包括若干条绳索,绳索上端与浮床下方连接,下端自然下垂;绳索上悬挂有若干组生物填料;曝气区设置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盘,曝气盘上固定有若干根曝气管,曝气管上设置有曝气孔。本发明可在不破坏微生物挂膜与植物根际圈稳定的同时提高水力停留时间,节省立体空间,高效率去除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89827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64109.8
申请日:2020-08-0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50/26 , G01S19/4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河流水环境容量确定方法,用计算机确定水功能区内的河流汇水范围;得到各河流近年的水质变化趋势;根据所述污染源响应参数和分散的排污点的当前风险可控容量,构建污染源优化水质数值模型;以所述污染源优化水质数值模型是否存在最优解作为判断依据,根据分散的排污点的当前风险可控容量,确定分散的排污点的最大允许排放容量。本发明方法简单、精度高,可确定考虑河流各个排污点的水环境允许排污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745964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201870.4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沉水植物净化河湖水质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水草附着绳、沉水植物、水草附着绳固定桩和泡沫浮球;所述的沉水植物均匀分布的夹在水草附着绳上,水草附着绳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侧的水草附着绳固定桩进行固定,所述的水草附着绳固定桩下部插入水体下方的底泥中;所述的水草附着绳中部通过吊绳绑有泡沫浮球,所述的泡沫浮球浮在水面上;若干根水草附着绳在水体中平行排列,形成水草附着绳组,水草附着绳组之间留有维护船行船通道。本发明利用沉水植物的水质净化作用和沉水植物附着绳深度可调节的优点,在不适宜开展沉水植物恢复的水体中开展水质的生态净化工作,本发明施工工艺简单,且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56249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03611.7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 , G06Q10/0637 , G06Q50/26 , G06F17/18 , G06F30/2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化地区村镇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及评估系统,从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四个方面确定城市化地区村镇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组合权重法结合改进的熵权法与基于指数标度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得评价指标综合权重,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发明针对村镇现阶段在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快速城市化地区普遍进入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但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需求与水资源消耗大、节水水平不高、水环境承载力不足的矛盾,收集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相关数据,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为相关部门在规划城镇化发展、树立经济发展目标时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54253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29574.X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耦合协调度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获取待评价区域的生态环境参数与夜间灯光数据;基于生态环境参数确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根据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并根据夜间灯光数据构建综合夜间灯光指数;基于遥感生态指数和综合夜间灯光指数的耦合协调度评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本发明采用遥感技术手段,从空间布局入手,结合生态环境指数和综合夜间灯光指数分析自然本底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以二者耦合协调度为指标评估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提供科学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50280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70733.0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V20/17 , G06V20/10 , G06V40/10 , G06V10/40 , G06V10/74 , G06V10/764 , G06F16/583 , G06F16/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首先确定城市评价范围边界;S2、通过图像特征提取模型从所述航拍信息库进行特征比较,分别得到各个所述生物的生物个体信息;S3、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区域生物数据库中记载的生物个体进行更新;S4、将整个城市划分为若干个区域,选取抽样区域;S5、计算第一时间周期和第二时间周期城市各物种的总个体数、第一类生物的总个体数及各物种占评价区域内第一类生物总个体数的比;S6、得到第一预设数量的指数对;S7、根据非参数检验对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的指数对进行指数变化显著性检验;S8、根据指数变化显著性检验结果对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1861274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65484.4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环境风险预测预警方法,基于水环境模型预测流域内所有污染源的排污信息;选出需要进行环境风险预测预警的污染源;划分为不同的风险预测预警等级;从环境监测部门资料及文献调研中初步确定环境污染风险评价的要素污染要素;获得影响污染事件的主要要素污染要素;生成多个环境风险预测预警模型;选择性能最好的几个风险预测预警模型联合形成模糊综合风险预测预警模型;将主要要素污染要素的值输入联合形成的模糊综合风险预测预警模型,预测污染源污染事件的风险值。本发明实现了流域污染风险的预测,弥补了现有的流域污染风险预测和预警的空缺;提高了流域污染风险预测的污染预测覆盖率,提升了风险预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58681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64111.5
申请日:2020-08-0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F16/2455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OA的大数据综合管理数据查询系统,要求查询要求解析单元,用于在接收查询要求之后,生成与所述查询要求对应的独有的查询标识;查询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查询批量任务的子任务、查询标识发送给能够执行所述查询批量任务的子任务的基于SOA的大数据;查询结果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于SOA的大数据发回的查询结果。本发明有效地在基于SOA的大数据中实现了协同关联查询,从而减少了查询处理的等待时间,缩短查询的等待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7445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59425.8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植物多样性的半干旱区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治理单元构建;S2、治理单元排布;S3、土壤初步治理;S4、植物种植;S5、土壤强化治理。本发明针对的是半干旱区盐碱地土壤盐碱度较高及物种缺乏问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治理方法,通过布设多个治理单元组成治理系统,配合以本发明专用的土壤改良剂,能够缓解半干旱区盐碱地土壤的高盐碱度,同时搭载以碱篷为主的植物修复体系,能够进一步有效提升半干旱区裸露盐碱地的生物多样性,并根据季节因素的影响,综合考虑了降雨等其他因素,最终形成了以一年为时长的治理方案,在治理结束后可选择性发展为观赏性湿地或农用耕地,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