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后污染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6253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175096.1

    申请日:2021-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后污染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污染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评估因素,形成六种评估关键指标;步骤2:根据步骤1中六种评估关键指标,派生六个评估要素;步骤3:根据步骤2中六种评估要素派生出各个评估要素的评价指标;步骤4:根据步骤3中各个评估要素的评价指标,采集各个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作为各个评价指标的具体项;步骤5:将目标层、要素层以及指标层进行分级整合构成评估指标体系。本发明能够系统化、全面化的对化工园区修复后污染场地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从而为化工园区修复污染场地的再利用提供有效、科学、准确的指导。

    凹凸棒石-稻秸复合材料应用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2018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845964.6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凹凸棒石‑稻秸复合材料应用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实验方法,包括采集供试土壤样品,将凹凸棒石‑稻秸复合材料作为钝化材料;将供试土壤样品和凹凸棒石‑稻秸复合材料进行混合,凹凸棒石‑稻秸复合材料的质量为供试土壤样品质量的1%~5%;向步骤二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将步骤三所得的混合物进行钝化处理,钝化时间为3~30d;将步骤四所得的样本混合均匀后进行研磨,采用Tessier五步提取法分析样本中重金属各形态的含量;根据步骤五的分析结果计算钝化效率。本发明利用稻秸发酵复配凹凸棒石制备的凹凸棒石‑稻秸复合材料进行钝化实验,通过各复合材料使重金属从非稳定态向稳定态转化,达到钝化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目的,钝化效果非常显著。

    一种蓝藻毒素对水生生物的神经毒性分析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703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6750.3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藻毒素对水生生物的神经毒性分析系统及方法,包括底板,还包括:电动导轨机构,设于底板上,所述电动导轨机构的滑块上设有承载容器机构;第一上液机构和第二上液机构,均设于底板上;以及,全自动荧光体式显微镜,设于底板上并位于第二上液机构的下游,所述全自动荧光体式显微镜的目镜上设有图像采集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通讯连接分析模块。本发明通过第一上液机构向放置槽内注入不同浓度的CYN溶液,第二上液机构向放置槽内注入固定溶液,随后通过全自动荧光体式显微镜、图像采集模块和分析模块分析得出不同浓度CYN溶液对水生生物影响的结果,使用方便,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一种用于固体废物危险特性超标判定的检测分析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1719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38573.3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固体废物危险特性超标判定的检测分析装置及方法,包括收集仓、横板件、设于横板件下方的第一传送带、从动轮、主动轮组件、及传送组件;传送组件将存储箱夹持检测后、水平移动至第二传送带上,传送组件包括用于检测存储箱内重金属含量的第一检测件、及用于检测存储箱内放射性强度值的第二检测件;第二传送带用于将完成检测的存储箱传送至上收集仓或下收集仓;本发明根据传送组件水平移动的距离不同,不同危险特性超标的存储箱会通过连接组件、限位框件及主动轮组件的协同配合,将对应超标的存储箱进行分类存放,实现了对大量固体废物的流水线式快速检测。

    一种生物用带土式植物植株样本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22974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222281.0

    申请日:2020-0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用带土式植物植株样本采集装置。该生物用带土式植物植株样本采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枝干卡块,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出土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抖土机构,所述抖土机构包括振动件,所述振动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抖动板;所述抖动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内置伸缩件,所述内置伸缩件驱动振动件以及抖动板移动;振动件的下端外表面与壳体底部位置滑动连接;所述壳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主体伸缩件;该生物用带土式植物植株样本采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操作简单方便,还可以在实验室配合控制机使用,可以提高带土式植物植株样本的土壤处理效率,便于推广使用。

    一种自然水体柱孢藻毒素的浓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1005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03598.0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自然水体研究技术领域的一种自然水体柱孢藻毒素的浓度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采样设备与检测设备,所述采样设备包括储箱、泵、伸缩管以及分离箱;所述分离箱远离伸缩管的一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侧壁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通孔,所述伸缩管的固定端上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挡板之间设有柔性连接件,所述连杆的侧壁上设有刮块;本发明通过分离箱罩在伸缩管的端部,隔绝水面上的漂浮物与伸缩管的进口接触,在分离箱进入到采样水体中时,转动伸缩管移动端,使刮块将开口处的杂质扫走,降低水面上的漂浮物进入到采样设备与检测设备中的几率,避免浓度检测装置堵塞而影响柱孢藻毒素浓度的检测效率。

    一种鱼类刺激反应行为跟踪监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229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59354.4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刺激反应行为跟踪监测装置及方法,包括观察箱以及与观察箱通讯连接的动物行为轨迹跟踪系统,所述观察箱包括一侧中空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顶部贴合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插设有多孔板,所述支撑框架内设有用于刺激多孔板内鱼类的刺激机构,所述支撑框架上方的箱体内壁上设有红外摄像头,所述承载板通过驱动机构活动设于箱体内,所述箱体顶部内壁且位于红外摄像头的外侧设有辅助机构。本发明设置有辅助机构,在跟踪监测工作结束后,通过辅助机构可代替人工将位于多孔板内的斑马鱼幼鱼转移至放置容器中,不仅省时的同时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