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9046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137777.6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分析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种栖息地土壤分析用前处理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上的进样口和出样口,所述壳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抽提液进管、分离网筒、研磨组件、抽提液分离组件和储液槽,所述分离网筒的一端与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进样口与分离网筒连通,所述出样口设置在储液槽的一端,所述分离网筒和研磨组件共用一组驱动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分离网筒,在进行土壤分析之前需要进行相应的前处理来对土壤中影响分析的杂质进行清除;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研磨组件,对抽提液和土壤进行充分研磨使抽提液和土壤能充分混合,在保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抽提的前提下,减少抽提液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097812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224411.2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多样性研究技术领域的一种实地勘测用草原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协同保护影响权重量化评价装置,包括:应用于保护设备上的评价装置,所述保护设备用于对珍稀植物进行保护,所述评价装置包括:安装件以及安装在安装件上的气象检测设备、控制器、显示器以及两个计数装置;两个所述计数装置均与保护设备、控制器电连接,一个所述计数装置上设有用于控制计数装置启闭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由控制器控制;本申请中利用两个计数装置分别对保护设备工作的总次数、保护设备在气候变化时的工作次数进行计数,得出草原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协同保护影响权重结果,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全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11987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24407.6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多样性研究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分析用的分区检测装置,包括:支柱以及设置在支柱底端上的固定桩,所述支柱的侧壁上设有用于采集生物图像信息的采集端;所述支柱的顶端设有支杆,所述支杆上设有用于将采集端采集的生物图像信息传递到远程平台上的通讯设备;所述支柱上设有用于控制支杆升降的驱动件,所述支柱上设有风速传感器与控制器;本申请中通过风速传感器对外界风速进行检测,在风速较大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驱动件工作,带着支杆与通讯设备下移,用于降低检测装置整体的高度,降低因风大而导致检测装置出现倾倒的几率,确保检测装置正常采集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809781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24411.2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多样性研究技术领域的一种实地勘测用草原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协同保护影响权重量化评价装置,包括:应用于保护设备上的评价装置,所述保护设备用于对珍稀植物进行保护,所述评价装置包括:安装件以及安装在安装件上的气象检测设备、控制器、显示器以及两个计数装置;两个所述计数装置均与保护设备、控制器电连接,一个所述计数装置上设有用于控制计数装置启闭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由控制器控制;本申请中利用两个计数装置分别对保护设备工作的总次数、保护设备在气候变化时的工作次数进行计数,得出草原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协同保护影响权重结果,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全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46845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35848.9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取样装置。该取样装置,包括移动机构、设于移动机构上的取样机构以及用于收集土壤样本的收纳盒;所述取样机构包括电机、用于给电机供电的蓄电池、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轴以及用于土壤取样的取样器,所述转轴穿过取样器,所述取样器为空腔结构,所述取样器的侧壁设有用于取样的进料口和排出土壤样本的出料口;本发明为可移动式的取样装置,可拖动至取样点,利用可旋转的取样器对土壤进行自动采集,并且对采集的土壤进行保存,取样过程替代了人工取样,减轻了取样者的劳动负担,也使得取样装置和样本的运输更加的便捷和轻松。
-
公开(公告)号:CN11507761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72675.5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污染物对珍稀动物的损害监测设备,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包括立柱以及设于立柱顶端的环境监测组件,还包括滑动设于立柱两侧上的两个结构支撑件且两个结构支撑件相对称设置而构成用于支撑立柱的菱形支撑结构;以及套设于立柱中部的缓冲气囊球,所述缓冲气囊球位于菱形支撑结构内且其两侧分别与结构支撑件相连接;所述立柱内部开设有内缓冲腔内,所述内缓冲腔内设有两个单元缓冲件,两个所述单元缓冲件呈对接设置并且对接处形成缓冲豁口。本发明的结构稳定性强,能够达到理想且稳定地监测目的以及能够充分做出环境污染对珍稀动物损害的预判工作,使用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735426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1910846365.9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南京国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立 , 胡飞龙 , 卢晓强 , 刘燕 , 吴军 , 董姗姗 , 张振华 , 崔鹏 , 于丹丹 , 李佳琦 , 章嫡妮 , 郭晓平 , 马月 , 胡金 , 马方舟 , 童文君 , 刘威
IPC: E02B1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湖泊蓝藻的清理装置。该湖泊蓝藻的清理装置,包括前置支架,所述前置支架的内部设置有存藻箱与二号转动电机,所述存藻箱的两侧壁表面均设置有转动连板,所述二号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转动连板与传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贯穿存藻箱与前置支架的活动连接,两组所述转动连板之间设置有清理带;该湖泊蓝藻的清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计巧妙,便于对湖面蓝藻的清理,且效率高,便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699879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10535810.2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天津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土流失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由多个防护装置、及覆盖设于控制装置上的防护网组成,所述防护装置整体呈上下开口箱体结构,且由多个防护单元组成;所述防护单元包括一体设置的隔板和立柱,所述立柱的侧面上沿轴心环形阵列分布若干个嵌槽,所述隔板的一侧边与立柱一体连接,另一侧边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嵌设于另一防护单元的嵌槽中;本发明通过该装置可以有效的组合布置在防护控制的区域,通过防护装置和防护网给草被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利于草被的迅速成长,进而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11326146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56669.9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滨海生态修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修复区域,S2:地形整理,S3:地面处理,S4:生态构建,在降雨季节或者采用人工灌溉对待修复区域进行灌溉后对待修复区域进行植被构建,植被构建以利用本体区的自然植物种子作为待修复区域植被构建的主要植物来源,本发明通过现场土方平衡,因地制宜进行地形整理,辅助必要的人工措施,营造生态植被恢复的必要条件,在植被形成后很少或不用人工维护管理,方法相对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本发明不仅有效的增加了空间绿化率,改善海滨地区生态环境,并且本发明可以有效的收集天然水资源,很少或者不用特别灌溉,进一步减少了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11198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224407.6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多样性研究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分析用的分区检测装置,包括:支柱以及设置在支柱底端上的固定桩,所述支柱的侧壁上设有用于采集生物图像信息的采集端;所述支柱的顶端设有支杆,所述支杆上设有用于将采集端采集的生物图像信息传递到远程平台上的通讯设备;所述支柱上设有用于控制支杆升降的驱动件,所述支柱上设有风速传感器与控制器;本申请中通过风速传感器对外界风速进行检测,在风速较大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驱动件工作,带着支杆与通讯设备下移,用于降低检测装置整体的高度,降低因风大而导致检测装置出现倾倒的几率,确保检测装置正常采集信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