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6588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14581.6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基因检测用样本采集送检装置,包括底部设有凹口的无人机主体,还包括:漂浮机构,其一端与无人机主体侧壁转动连接;移动机构,设于无人机主体上;驱动机构,设于无人机主体内腔;以及,采集机构,设于凹口内。本发明通过控制无人机主体飞往至所需采集植物的区域后,无人机主体可通过驱动机构、漂浮机构以及移动机构在所需采集植物的水面区域移动,在其移动时通过采集机构即可对所需采集植物进行采集,采集后,再通过控制无人机主体飞往所需位置即完成送检,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同时使用安全性较高,并且有效的提高植物基因检测工作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46845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35848.9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取样装置。该取样装置,包括移动机构、设于移动机构上的取样机构以及用于收集土壤样本的收纳盒;所述取样机构包括电机、用于给电机供电的蓄电池、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轴以及用于土壤取样的取样器,所述转轴穿过取样器,所述取样器为空腔结构,所述取样器的侧壁设有用于取样的进料口和排出土壤样本的出料口;本发明为可移动式的取样装置,可拖动至取样点,利用可旋转的取样器对土壤进行自动采集,并且对采集的土壤进行保存,取样过程替代了人工取样,减轻了取样者的劳动负担,也使得取样装置和样本的运输更加的便捷和轻松。
-
公开(公告)号:CN11880577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23972.4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A01N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膜封闭式植物叶片标本制作装置及方法,包括:基础组件,包括外壳;可调式支撑组件,包括转动设于外壳内的承载框以及设于外壳上的旋转设备一,所述承载框的上侧两端分别滑动设有支撑通孔板一,所述承载框的下侧两端分别滑动设有支撑通孔板二,所述承载框的外壁设有驱动机构,同侧所述支撑通孔板一和支撑通孔板二相互交错设置,且同侧所述支撑通孔板一和支撑通孔板二之间通过交错式传动件传动连接;以及,供料组件,设于承载框上方。本发明设置有可调式支撑组件,无需人工对植物叶片进行翻面,使用方便的同时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2377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175818.6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损害鉴定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种栖息地损害鉴定装置,包括承载台以及位于承载台上端的若干个分别用于测量土壤不同指标的土壤分析仪和位于承载台下端的履带行走总成底盘,承载台和履带行走总成底盘的中间设有移动区,若干个土壤分析仪对称分布在移动区的周围;承载台上设有升降机,且升降机位于移动区上方,升降机的驱动端设有土壤采样组件,土壤分析仪的上端设有进料盘。本发明通过将土壤分析仪和履带行走总成底盘合并,并通过设置的采样组件,结构简单,便于行走在物种栖息地领域,采样完成后可以立即对一些土壤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增加土壤损害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25585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208481.7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态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的一种生态生物防治诱虫捕虫装置,包括固定板块,所述固定板块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移动撑腿,所述移动撑腿的底部设置滚轮,所述移动撑腿的下端外壁活动设置支撑杆架,所述固定板块的顶部设置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顶部设置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顶部设置遮雨板,所述遮雨板的顶部设置太阳能光板,所述固定框架的顶部设置蓄能盒,所述固定框架的内壁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内侧活动设置内壳体,可以在固定的同时通过保护壳体对滚轮进行保护,从而可以保证滚轮的使用寿命,内壳体可以随着内壳体进入蓄水箱中,并通过清洁刷进行清洁。
-
公开(公告)号:CN11785790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131948.4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动物多源分布数据标准化集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以及数据处理基站;所述数据采集端包括多组采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用于采集野生动物数据并将采集的野生动物数据发送给数据处理基站;其中,所述采集装置包括红外相机、设于红外相机外侧的防盗箱、设于防盗箱内的无线通讯装置、设于防盗箱内用于连接红外相机的防盗组件一以及用于将防盗箱与安装区域内树木连接的防盗组件二。本技术方案通过将红外相机以及无线通讯装置设于防盗箱内,并通过防防盗组件二将防盗箱固定于树木上后与防盗组件一配合为该采集装置提供多重防盗保障,防止采集装置被盗走,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7979125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131930.4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以及数据处理基站;所述数据采集端设于安装支架组件上;其中,所述数据采集端包括用于感知野生动物的多组红外传感器、用于采集野生动物图像数据的红外相机设备以及沿安装支架组件移动使红外相机设备与感知到野生动物的红外传感器对应的驱动组件。本技术方案当野生动物进入红外传感器感知区域时,对应的红外传感器发送信号给驱动组件,驱动组件沿安装支架组件移动使得红外相机设备面向感知到野生动物的红外传感器所对应的方向采集野生动物的图像数据,红外相机设备的感知范围不会存在死角,对野生动物的感知效果好,方便更好的对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22377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75818.6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损害鉴定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种栖息地损害鉴定装置,包括承载台以及位于承载台上端的若干个分别用于测量土壤不同指标的土壤分析仪和位于承载台下端的履带行走总成底盘,承载台和履带行走总成底盘的中间设有移动区,若干个土壤分析仪对称分布在移动区的周围;承载台上设有升降机,且升降机位于移动区上方,升降机的驱动端设有土壤采样组件,土壤分析仪的上端设有进料盘。本发明通过将土壤分析仪和履带行走总成底盘合并,并通过设置的采样组件,结构简单,便于行走在物种栖息地领域,采样完成后可以立即对一些土壤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增加土壤损害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1147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689291.4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鱼类监测装置,包括充气浮垫、固定箱、拆卸结构、操作结构,所述充气浮垫的下表面设置有拆卸结构,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设置有操作结构,所述充气浮垫的侧面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盖板。将摄像头与装置进行安装,将插杆插入到插孔的内部,进一步启动电机带动导向杆进行转动,当导向杆运动时会带动齿轮进行转动,当支撑板运动时会带动竖板进行运动,当竖板运动时会带动长杆插入到孔槽的内部,当齿条运动时会带动滑块在滑轨的表面进行滑动,便于对齿条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从而将摄像头安装好在充气浮垫的下方,反之可以将摄像头拆卸,从而起到电动推杆带动摄像头往水内下移,进而可以对鱼进行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425585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11208481.7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态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的一种生态生物防治诱虫捕虫装置,包括固定板块,所述固定板块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移动撑腿,所述移动撑腿的底部设置滚轮,所述移动撑腿的下端外壁活动设置支撑杆架,所述固定板块的顶部设置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顶部设置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顶部设置遮雨板,所述遮雨板的顶部设置太阳能光板,所述固定框架的顶部设置蓄能盒,所述固定框架的内壁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内侧活动设置内壳体,可以在固定的同时通过保护壳体对滚轮进行保护,从而可以保证滚轮的使用寿命,内壳体可以随着内壳体进入蓄水箱中,并通过清洁刷进行清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