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96675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880100231.2
申请日:2008-07-11
Applicant: 瓦尔达微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1 , H01M4/525 , H01M4/622 , H01M10/0525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电极,其特别用于锂离子电池组,该电极包含基于至少一种多糖的基质以及至少一种电化学活性材料的颗粒,该颗粒包埋于该基质中,该电极不含有合成的聚合化合物。此外,描述了具有此类电极的电池组以及多糖作为特别用于此类电极的电化学活性电极材料用粘合剂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1563799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780046776.5
申请日:2007-12-07
Applicant: 瓦尔达微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73 , H01M2/1653 , H01M2/168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10/0525 , Y10T156/10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至少一个单个电池的电化学元件,其中在平面隔膜上布置着电极,其中电极是利用至少一种粘合剂被施加到隔膜上的,且特征在于,电极是利用粘合剂与隔膜连接的。另外,描述了粘合剂用于生产包含至少一个单个电池的电化学元件的应用,其中在平面隔膜上布置着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1657917A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880012240.6
申请日:2008-02-16
Applicant: 瓦尔达微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345 , H01M2/0222 , H01M2/027 , H01M2/0275 , H01M2/0285 , H01M4/242 , H01M4/623 , H01M4/6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300/0014
Abstract: 本发明说明了一种电化学元件,其具有正极、负极和隔离装置,所述正极、负极和隔离装置被布置在壳体中,该壳体包括电池座和电池盖,密封装置使所述电池座和电池盖彼此绝缘。该电化学元件的特征尤其在于以下事实,即该电化学元件具有负极,该负极以优选地片状物形状的、具有自支撑结构的压制体而存在,和/或该电化学元件具有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靠着电池座的内壁朝向该电池座的底部延伸。本发明还说明了一种压制体,其适于用作这样的电化学元件中的负极,该压制体包括储氢合金并且可能包括至少一种疏水的不溶于水的聚合物和/或至少一种导电辅助物。该压制体的特征在于以下事实,即其具有在5.0g/cm 3 至7.5g/cm 3 之间的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027620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80114090.4
申请日:2009-04-15
Applicant: 瓦尔达微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 大众汽车瓦尔塔微电池研究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2 , H01M2/0277 , H01M2/0287 , H01M2/348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一种可再充电的电化电池(1),其具有至少一个锂注入电极和薄柔性外壳,所述薄柔性外壳紧密地关闭且包括由粘合或密封层(4)连接到彼此的两个膜,其中所述电池具有至少一个主导线(2),该主导线具有整合的不可逆脱扣热熔断器(3),且所述熔断器布置于所述外壳内和/或嵌入于所述粘合或密封层(4)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573811A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780041308.9
申请日:2007-11-06
Applicant: 瓦尔达微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 , H01M2/0275 , H01M2/1653 , H01M4/0404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525 , H01M4/583 , H01M4/661 , H01M4/745 , H01M10/0525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原电池,其包括至少一个单一电池(600),该单一电池具有设置在平坦的隔离件(603)上的电极(601),至少一个电极具有集电器,该集电器具有与该隔离件的边缘区域重叠的泄电器突出部(602),至少一个薄层(605)如此设置在该边缘区域中:使得防止了泄电器突出部,特别是泄电器突出部的侧部边缘和隔离件之间的直接机械接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