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06113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510575290.7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46 , H01M2/1673 , H01M2/1686 , H01M4/13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2300/0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用电极体及锂电池。提供在反复充放电时可确保安全性防止正负极间的短路、可得到充分大的输出且也可大容量化的锂电池以及适合制造锂电池的锂电池用电极体。一种锂电池用电极体(30),包括:集电极(2);负极活性物质层(21),设置为与集电极(2)的一个面抵接并含有Li金属和/或Li合金;湿砂状电解质层(22),设于负极活性物质层(21)的、与集电极(2)侧相反一侧;以及无机固体电解质层(23),设于湿砂状电解质层(22)的、与负极活性物质层(21)侧相反一侧。湿砂状电解质层(22)在多个粒子中浸渗有常温熔融盐电解质。
-
公开(公告)号:CN105047856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410852976.1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6 , H01M2/1673 , H01M4/13 , H01M4/38 , H01M4/622 , H01M4/623 , H01M4/625 , H01M4/661 , H01M4/70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锂硫电池的阴极结构,其包括层叠在铝箔上的硫阴极、以及设置在硫阴极与浸渍有硫的碳结构层之间的碳涂层。硫阴极包括硫、导体和粘合剂。浸渍有硫的碳结构层是与对电极分隔的聚酯(PE)分隔膜。阴极结构内的硫的加载量分散于硫阴极和浸渍有硫的碳结构层。
-
公开(公告)号:CN105680086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510882522.3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25 , H01M10/42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86 , H01M2/145 , H01M2/1653 , H01M2/1673 , H01M10/0525 , H01M2200/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括含聚合物颗粒的热敏层的锂离子电池。该热敏层可以设置在电极和隔膜之间。当锂离子电池在热失控的条件下,并且内部温度上升到临界温度的时候,聚合物颗粒发生热相变过程(熔融),以形成在电极上的绝缘屏障,其阻隔了电极之间的锂离子传输并且关闭了电池的内部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6415914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580005149.1
申请日:2015-10-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04 , B30B15/00 , H01M2/145 , H01M2/1673 , H01M10/0413 , H01M10/045 , H01M10/0459 , H01M10/0468 , H01M10/058 , H01M10/0583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层叠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结合电极组件和分离隔膜的该二次电池层叠装置包括:转移部,转移部用于在电极组件被设置于分离隔膜上的状态下转移电极组件;和结合部,结合部被设置在转移部的转移路径上,以通过与电极组件的整个表面接触并且向该整个表面加热而结合分离隔膜上的电极组件。相应地,压力被均匀地施加到电极组件,从而使得能够将电极组件牢固地结合到分离隔膜,由此提供可以生产具有优良耐久性的二次电池的二次电池层叠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35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405828.X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 , H01M2/14 , H01M2/16 , H01M4/04 , H01M4/13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73 , H01M2/145 , H01M4/0435 , H01M4/13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隔膜一体化的制备方法,属于电池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正负极极片辊压时极片弯曲、波浪边、极耳褶皱等不良现象,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隔膜一体化的制备方法,包括选取电池的隔膜,将正极浆料涂覆在隔膜的一侧表面,辊压至所需的厚度形成正极面;再将负极浆料涂覆在隔膜的相对的另一侧表面,辊压至所需的厚度形成负极面;在正极面和负极面的表面涂覆或镀设导电金属层分别形成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得到相应的一体化锂离子电池极片/隔膜。本发明能够实现极片和隔膜一体化的结构特性,通过减少接触电阻降低电池内阻和提高能量密度的特性,实现较好的电池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17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167778.6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美国亚德诺半导体公司
IPC: H01M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27 , H01M2/0217 , H01M2/022 , H01M2/1673 , H01M2/30 , H01M2/0202 , H01M2002/0205 , H01M222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外壳。电池外壳可包括第一腔室,被配置为容纳第一电极材料,所述第一腔室至少部分地由第一可膨胀套管界定。电池外壳可包括第二腔室,被配置为容纳第二电极材料,所述第二腔室至少部分地由第二套管界定。离子导电隔板可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腔室之间。第一电接触件可以与第一可膨胀套管耦合或由第一可膨胀套管形成。第二电接触件可以与第二可膨胀套管耦合或由第二可膨胀套管形成。第一可膨胀套管可被配置为响应于将第一电极材料注入第一腔室而膨胀。第二可膨胀套管可被配置为响应于将第二电极材料注入第二腔室而膨胀。
-
公开(公告)号:CN108701855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02349.0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73 , H01M2/145 , H01M2/266 , H01M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隔板片;以及分别粘附至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的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其中具有不同粘合力的图案化掩模分别设置在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上,第一电极片粘附至两个表面中具有相对较高的粘合力的第一表面的掩模,且第二电极片粘附至具有相对较低的粘合力的第二表面的掩模。
-
公开(公告)号:CN105938897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10126330.4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5 , H01M10/0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2/1673 , H01M4/366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4235
Abstract: 锂离子二次电池包含:包含电极活性材料和具有25或更高的介电常数的有机铁电体的电极混合物层;和包含双(氟磺酰基)亚氨基化锂和非水溶剂的电解溶液。有机铁电体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电极活性材料为0.5质量份至10质量份。非水溶剂中具有10或更高的介电常数的高极性溶剂的比例为10体积%或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258307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1456933.1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5 , H01M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86 , H01M2/1653 , H01M2/1673 , H01M10/052 , H01M2220/20 , H01M2220/30 , H01M2300/0082 , H01M2300/0094 , H01M10/0565 , H01M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电池和/或锂‑电池组的具有改善的接触性的保护层。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锂‑电池和/或‑电池组(1),尤其用于锂‑金属‑电池和/或‑电池组的隔膜(4)。为了改善配备其的电池和/或电池组的使用寿命,隔膜(4)包括至少一个保护层(4a)和至少一个接触层(4b、4b')。此外,本发明涉及这类电极以及电池和/或电池组(1)及其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258175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1457873.5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IPC: H01M2/16 , H01M4/13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1653 , H01M2/1686 , H01M2/18 , H01M4/366 , H01M4/382 , H01M4/485 , H01M4/5825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 H01M2/1646 , H01M2/1673 , H01M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电池和/或锂‑电池组的具有改善的接触性的保护层。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锂‑电池和/或‑电池组(1),尤其用于锂‑金属‑电池和/或‑电池组的隔膜(4)。为了改善配备其的电池和/或电池组的使用寿命,隔膜(4)包括至少一个保护层(4a)和至少一个接触层(4b、4b')。此外,本发明涉及这类电极以及电池和/或电池组(1)及其制造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