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5678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913165.8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和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系统、冷却液循环系统和末端换热组件;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制热流路流经第一换热器,制冷流路流经第二换热器;末端换热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末端换热组件,第一末端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末端部件和第一切换阀,第一切换阀设置有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和连通回路,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和连通回路之间相互隔断;或连通回路与第一通路连通形成第一换热流路;或连通回路与第二通路连通形成第二换热流路。本发明由于第一切换阀设置有多个不同的通路,通路之间的连通关系不同,利于增加末端部件的数量,实现更丰富的热管理模式切换。

    一种空调系统及具有该空调系统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6824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58789.4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具有该空调系统的车辆,空调系统包括冷媒循环系统和水循环系统;冷媒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冷媒换热器和冷媒回路,第一冷媒换热器设置在冷媒回路上;第一水换热器设置在第一支路上,第二水换热器设置在第二支路上;第一阀件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且第一阀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地设置,当第一阀件为第一状态时,第一水换热器和第二水换热器并联设置;当第一阀件为第二状态时,第一水换热器和第二水换热器串联设置。本发明第一阀件通过切换不同的状态,控制水流路径,实现两个水换热器并联或串联的水流配置,将行车空调和驻车空调集成为一套高安全性的行驻一体空调。

    热管理系统
    3.
    发明公开
    热管理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5901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61923.9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子系统及载冷剂循环子系统,载冷剂循环子系统包括热流体循环回路以及冷流体循环回路,还包括多个换热负载末端,当换热负载末端处于制热状态时,换热负载末端具有的进口与出口与热流体循环回路形成连通以使处于制热状态下的各换热负载末端形成并联,当换热负载末端处于制冷状态时,换热负载末端具有的进口与出口与冷流体循环回路形成连通以使处于制冷状态下的各换热负载末端形成并联。本发明能够独立调整各个换热负载末端的状态,进而满足各调温对象的功能需求,减少了一个换热负载末端波动对其他换热负载末端的不利影响。

    驻车喷淋冷却系统及车辆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7516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58713.3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驻车喷淋冷却系统及车辆,驻车喷淋冷却系统包括:喷淋装置和供水系统,喷淋装置与供水系统相连通,喷淋装置设置在车顶,喷淋装置能够对车顶以及设置在车顶上的驻车空调外罩进行持续喷水降温;本发明通过供水系统对喷淋装置提供持续供水,使喷淋装置将水喷洒到车顶对车顶进行持续降温,降低了车内的温度,减小了驻车空调的负荷,驻车空调外罩设置在车顶,同时可以对驻车空调外罩进行持续喷水降温,降低了空调周围换热环境的温度,对冷凝器有一定的冷却作用,提高了驻车空调的制冷效率,因此相对于传统的风机单冷,改善了冷却效果,大大缩短了冷却时间,同时节省了电池电量,能耗下降30%。

    双冷却系统及汽车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5604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416225.1

    申请日:2021-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冷却系统及汽车,双冷却系统,包括:空调冷却系统和水冷却系统,空调冷却系统包括冷凝器,水冷却系统与冷凝器进行热交换以及对车挡风玻璃进行降温。通过设置空调冷却系统和水冷却系统,水冷却系统与空调冷却系统的散热组件进行热交换提高空调冷却系统的效率,同时水冷却系统对车挡风玻璃进行降温,达到快速降低车舱内温度的效果。

    排水装置、空调器及车辆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836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76457.3

    申请日:2023-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水装置、空调器及车辆,排水装置设置在蒸发器组件的排水孔的一侧,排水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包括容纳腔和与容纳腔连通的壳体入口和壳体出口;海绵,海绵设置在壳体出口处;叶片组件,叶片组件绕自身中心线可转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且位于壳体入口和海绵之间;叶片组件的中心线与容纳腔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与容纳腔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叶片组件包括多个沿靠近或远离自身中心线的方向可运动地设置的叶片部;当两个叶片部分别与容纳腔的顶面和底面保持接触时,能够将容纳腔分隔为分别与壳体入口和壳体出口连通的入口腔和出口腔,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驻车空调的制冷能力因受到车上的电池的限制而比较差的问题。

    一种车载空调和汽车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01324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1549556.2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车载空调和汽车,其中,车载空调包括室外机,室外机包括:壳体,其适于设置在汽车的车头的后壁上,壳体内具有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冷凝区和蒸发区,壳体上设有蒸发进口和蒸发出口;蒸发器,其设置在壳体中,并位于蒸发区内,蒸发进口和蒸发出口与蒸发区相连通;冷凝器,其设置在壳体中,并位于冷凝区内。因此,其不会管路外置而降低车载空调的可靠性,即使为了开发更大冷量的空调而增大蒸发器和/或冷凝器的大小也不会导致汽车的高度增加,保障了汽车的稳定性。因此,本发明的车载空调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在提升制冷效果时会增加车头的高度的缺陷,其稳定性好,制冷量大且不会增加车头高度。

    一种车载空调和汽车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1324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549556.2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车载空调和汽车,其中,车载空调包括室外机,室外机包括:壳体,其适于设置在汽车的车头的后壁上,壳体内具有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冷凝区和蒸发区,壳体上设有蒸发进口和蒸发出口;蒸发器,其设置在壳体中,并位于蒸发区内,蒸发进口和蒸发出口与蒸发区相连通;冷凝器,其设置在壳体中,并位于冷凝区内。因此,其不会管路外置而降低车载空调的可靠性,即使为了开发更大冷量的空调而增大蒸发器和/或冷凝器的大小也不会导致汽车的高度增加,保障了汽车的稳定性。因此,本发明的车载空调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在提升制冷效果时会增加车头的高度的缺陷,其稳定性好,制冷量大且不会增加车头高度。

    车用空调箱、车辆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901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61915.4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空调箱、车辆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车用空调箱,包括箱体外壳,箱体外壳具有内部空间,内部空间中形成有主换热风道,箱体外壳上构造有进风口及送风口,主换热风道内设置有车内换热器及与之对应配置的车内风机,车用空调箱还包括回风风道,回风风道的入口与车内换热器的出风侧空间可控连通,回风风道的出口与车内换热器的进风侧空间连通,且进风侧空间及出风侧空间皆处于主换热风道内。本发明通过在空调箱上设置回风风道能够将与车内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之后的气流中的一部分引流至车内换热器的进风侧空间内再次进入车内换热器进行二次换热,保证空调系统的出风温度能够达到用户设定温度值,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以及满意度。

    一种排水装置和空调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8678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63571.7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水装置和空调器,排水装置包括:壳体,蒸发腔连接口和排水孔,蒸发腔连接口与空调的蒸发腔连通,以能接纳蒸发器中产生的冷凝水,排水孔能将壳体内部的冷凝水排出;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储水槽和第一运动件,蒸发腔连接口能通过第一储水槽与排水孔连通,第一运动件能在第一储水槽中转动,当第一储水槽中的液位高度上升到第一预设高度时,第一运动件能运动自动打开第一储水槽,当第一储水槽中的液位高度下降到第二预设高度时,第一运动件能运动而自动关闭第一储水槽;第二预设高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高度。根据本发明能够避免排水时外界热空气吸入驾驶舱,实现正常排水的同时还能增强蒸发器的换热,提高能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