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9536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12967.1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堤越浪海向直排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海堤排水领域,包括:海堤构建模块、越浪量获取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排水设置模块,其中海堤构建模块、越浪量获取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排水设置模块依次连接;海堤构建模块,用于获取堤顶高程,采用允许越浪方式构建海堤;越浪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海堤的最大越浪量;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最大越浪量造成的堤后越浪排水压力,得到分析结果;排水设置模块,基于分析结果,设置海堤越浪海向直排方式,通过海堤越浪海向直排方式将最大越浪量海向直排至地下。本发明针对越浪水量进行排水方式的精准匹配,减轻了堤后越浪排水压力,提高了堤顶挡浪和堤后排浪效能的综合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36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11212967.1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河海大学 ,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堤越浪海向直排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海堤排水领域,包括:海堤构建模块、越浪量获取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排水设置模块,其中海堤构建模块、越浪量获取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排水设置模块依次连接;海堤构建模块,用于获取堤顶高程,采用允许越浪方式构建海堤;越浪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海堤的最大越浪量;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最大越浪量造成的堤后越浪排水压力,得到分析结果;排水设置模块,基于分析结果,设置海堤越浪海向直排方式,通过海堤越浪海向直排方式将最大越浪量海向直排至地下。本发明针对越浪水量进行排水方式的精准匹配,减轻了堤后越浪排水压力,提高了堤顶挡浪和堤后排浪效能的综合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02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905521.6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模拟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植物树冠空隙度模拟植物消浪的试验方法。本发明模型树揭示了空隙度与消波率的相关关系,证明了空隙度是植物模拟的一个关键参数,此模型树显著地提高了植物消波率的模拟精度,提升了海岸植物消浪的防灾减灾评估效果,为防灾海堤的建设提供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597010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78622.X
申请日:2017-02-14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PS的波向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其将多节可浮动于海面的杆体连成前端可由锚固组件拉住的浮动组件,并在浮动组件前端和后端的杆体上分别安装第一GPS定位仪和第二GPS定位仪,将前端通过拉索与定位锚连接的浮动组件伸展开放置在海面随波浪浮动,并经一定时间的浮体运动和姿态调整后,在最小势能原理驱动下,最终各节杆体的稳定运动状态会与波峰线一致,此时,根据GPS定位信息接收终端接收的关于第一GPS定位仪和第二GPS定位仪的第一位置信息P1(x1,y1)和第二位置信息P2(x2,y2),通过公式α=arctan[(y2‑y1)/(x2‑x1)],可得到浮动组件的方位角α,从而在近岸浅水区实现波浪的波向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91007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0866820.8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晓建 , 侯堋 , 胡晓张 , 朱小伟 , 刘霞 , 王其松 , 王强 , 刘诚 , 蒋昌波 , 邓忠杰 , 郭辉群 , 王世俊 , 刘琴琴 , 周晨琦 , 岳鸿禄 , 李静怡 , 陈伟昌 , 韦三刚 , 陈杰 , 邓斌 , 伍志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桩及海缆稳定性的监测预警系统,涉及预警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监测器一,用以监测风电桩根部的地形冲刷信息并生成监测数据;监测器二,用以监测海缆振动信号并生成监测数据;远程处理器,远程处理器中建立有北斗数据接收模块、监测数据接收模块以及数据分析模块;其中:通过北斗数据接收模块对大数据进行正和分析,选出最优指标模型公式一和最优指标模型公式二,基于最有指标模型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由于北斗数据接收模块中的数据处于实时更新状态,从而保证数据分析模块始终根据当下最精准的分析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可以使得数据的处理结果更加准确,提高对于海上风电桩及海缆稳定性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575178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58521.6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广东工业大学
Inventor: 王强 , 万东辉 , 邓长涛 , 杨芳 , 马喜荣 , 胡晓张 , 解玉磊 , 侯堋 , 刘晓建 , 朱小伟 , 王其松 , 张印 , 朱瑞 , 郭辉群 , 周晨琦 , 岳鸿禄 , 邓忠杰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污降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STIRPAT模型的水环境治理与碳减排协同度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流域水环境区域进行灰水足迹集成计算和碳排放估算,得到区域污染灰水足迹总量和区域碳排放总量;对流域水环境区域进行环境驱动影响分析,以得到区域人类活动环境驱动因子;对区域污染灰水足迹总量和区域碳排放总量以及区域人类活动环境驱动因子进行模型构建,以构建得到基于STIRPAT模型的区域灰水足迹模拟模型和区域碳排放量模拟模型;利用岭回归方法进行模型参数确定岭回归方程并进行协同度评估计算,以得到区域水环境治理与碳减排协同度。本发明能够科学评估水环境治理与碳减排协同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53752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1910064127.2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囊体结构、防淤积装置及防淤积装置的使用方法。防淤积装置包括囊体组件及水泵。充水后囊体组件的尺寸与待填充的沉坞坑的尺寸相匹配,囊体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囊体结构。根据沉坞坑待填充部分的尺寸,选择囊体结构的数量,若采用多个囊体结构,多个囊体结构并列设置。水泵连接于囊体结构的囊本体的充水口处,启动水泵,向囊本体的空腔内充水。随着空腔内的水量越来越多,囊体组件逐渐变重下沉,进而沉入到沉坞坑待填充部分内。因此,泥沙无法落入沉坞坑内,起到防止泥沙在沉坞坑内淤积的效果。同时,防淤积装置施工简单快捷,施工时不会对水生态和水环境造成影响,且可重复使用,具有环保节能、经济方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39810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50884.1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沙颗粒三维仿真运动监测实验装置,包括产生水流的水槽,所述水槽处设置有存放若干个仿真泥沙颗粒的储料器,该储料器的出料口打开后,仿真泥沙颗粒向水中释放;所述仿真泥沙颗粒安装有获取仿真泥沙颗粒的三轴方向受力和运动轨迹数据的传感器装置,且该仿真泥沙颗粒还安装有向电脑终端发送数据的无线装置;水槽的末端还设置有测量仿真泥沙颗粒输移率的测量装置,且该测量装置与电脑终端信号连接。本发明可以准确的模拟泥沙颗粒在水流中的挟带碰撞以及对运动轨迹过程进行分析,同时在水槽末端对仿真泥沙颗粒进行收集,测量其实时输沙率,这将为水流挟沙运动机理提供新见解和认识。
-
公开(公告)号:CN10400694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54540.2
申请日:2014-06-10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口咸潮盐淡水密度分层流的分层示踪方法,包括步骤:(1)配制示踪溶剂:根据密度分层流的密度分布及上下限,选用两种不同密度的油脂按比例配制成多级不同密度的示踪溶剂,通过在不同密度的示踪溶剂中加入不同颜色的染色剂,搅拌均匀,得到不同颜色的示踪溶剂;(2)投放示踪粒子:将配好的示踪溶剂装入不同的透明塑料瓶内,并在塑料瓶盖上连接一根细小的铜管,在试验时将铜管前端伸至水面以下,挤压塑料瓶的同时均匀摆动铜管,产生连续的示踪粒子,根据不同密度和颜色的示踪粒子对应的分层及运动情况分析确定盐度的分层情况。本发明利用不同密度和颜色的示踪粒子可以直观地显示密度分层和各层的流动特征,适用性强,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7792485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208661.7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赵帅 , 杨跃 , 陈伟昌 , 林柏涵 , 安雪 , 徐奕蒙 , 韦三刚 , 张兵 , 王天奕 , 何用 , 刘晓建 , 侯堋 , 刘诚 , 王高丹 , 王清正 , 田茂春 , 范光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卫星的大数据量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短报文数据集并进行指令特征融合,获得指令融合数据;获取海洋环境数据;对海洋环境数据进行降维处理,获得降维海洋环境数据;对桩基地形冲刷监测器进行地形冲刷分布分析,从而获得水下地形冲刷数据;根据水下地形冲刷数据以及桩基地形数据构建地形冲刷动态模型,对海洋环境数据进行地形冲刷模拟,获得地形冲刷模拟数据;获取北斗终端天线数据并进行最优天线朝向选择,获得最优天线朝向数据;根据最优天线朝向数据以及降维海洋环境数据进行通信传输策略分析,获得通信传输策略。本发明基于数据挖掘有效提高了通信成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