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的波向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97010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78622.X

    申请日:2017-0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P13/02 G01S19/42 G01S19/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PS的波向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其将多节可浮动于海面的杆体连成前端可由锚固组件拉住的浮动组件,并在浮动组件前端和后端的杆体上分别安装第一GPS定位仪和第二GPS定位仪,将前端通过拉索与定位锚连接的浮动组件伸展开放置在海面随波浪浮动,并经一定时间的浮体运动和姿态调整后,在最小势能原理驱动下,最终各节杆体的稳定运动状态会与波峰线一致,此时,根据GPS定位信息接收终端接收的关于第一GPS定位仪和第二GPS定位仪的第一位置信息P1(x1,y1)和第二位置信息P2(x2,y2),通过公式α=arctan[(y2‑y1)/(x2‑x1)],可得到浮动组件的方位角α,从而在近岸浅水区实现波浪的波向观测。

    囊体结构、防淤积装置及防淤积装置的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3752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1910064127.2

    申请日:2019-0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囊体结构、防淤积装置及防淤积装置的使用方法。防淤积装置包括囊体组件及水泵。充水后囊体组件的尺寸与待填充的沉坞坑的尺寸相匹配,囊体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囊体结构。根据沉坞坑待填充部分的尺寸,选择囊体结构的数量,若采用多个囊体结构,多个囊体结构并列设置。水泵连接于囊体结构的囊本体的充水口处,启动水泵,向囊本体的空腔内充水。随着空腔内的水量越来越多,囊体组件逐渐变重下沉,进而沉入到沉坞坑待填充部分内。因此,泥沙无法落入沉坞坑内,起到防止泥沙在沉坞坑内淤积的效果。同时,防淤积装置施工简单快捷,施工时不会对水生态和水环境造成影响,且可重复使用,具有环保节能、经济方便的特点。

    一种河口咸潮盐淡水密度分层流的分层示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0694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54540.2

    申请日:2014-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口咸潮盐淡水密度分层流的分层示踪方法,包括步骤:(1)配制示踪溶剂:根据密度分层流的密度分布及上下限,选用两种不同密度的油脂按比例配制成多级不同密度的示踪溶剂,通过在不同密度的示踪溶剂中加入不同颜色的染色剂,搅拌均匀,得到不同颜色的示踪溶剂;(2)投放示踪粒子:将配好的示踪溶剂装入不同的透明塑料瓶内,并在塑料瓶盖上连接一根细小的铜管,在试验时将铜管前端伸至水面以下,挤压塑料瓶的同时均匀摆动铜管,产生连续的示踪粒子,根据不同密度和颜色的示踪粒子对应的分层及运动情况分析确定盐度的分层情况。本发明利用不同密度和颜色的示踪粒子可以直观地显示密度分层和各层的流动特征,适用性强,操作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