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模块冷却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8327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311635703.7

    申请日:2023-1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率模块冷却装置,其包括歧管盖和包含在歧管盖中的鳍板,其中,通过垂直于歧管盖的纵向方向配置的鳍板的散热鳍片来产生冷却流体的竖直湍流,从而使冷却流体垂直喷射至发热的表面,从而确保了冷却效率,并且改善了冷却流体的流动特性,使由于竖直湍流引起的流速损失最小化。与各个功率模块相对应的歧管盖的各个冷却通道部具有不同的冷却性能,从而以平衡的方式冷却各个功率模块。因此,消除了冷却不平衡,因此使得功率模块稳定并保持性能。

    用于功率模块的冷却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6238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1539625.6

    申请日:2022-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功率模块的冷却装置。实施方案的用于功率模块的冷却装置包括歧管盖、翅片板和导向壁,所述歧管盖设置有限定用于冷却流体的流动路径的内部空间并且功率模块能够嵌入所述流动路径,所述翅片板嵌入所述歧管盖以与功率模块接触并且在面向歧管盖的内表面的表面上包括多个冷却翅片,所述导向壁从歧管盖的内表面沿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延伸,以限定具有第一封闭端的多个第一通道和具有第二封闭端的多个第二通道,所述导向壁与冷却翅片重叠并且具有与冷却翅片接触的端部,以允许冷却流体在歧管盖中流向冷却翅片之间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用于功率模块的冷却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3359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1635699.4

    申请日:2023-1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功率模块的冷却装置,其包括歧管盖和鳍板,并且利用沿歧管盖的纵向和竖直方向配置的鳍板的散热鳍片产生冷却流体的竖直湍流,从而将冷却流体竖直喷射到发热的表面上,这确保了冷却效率,同时通过提高冷却流体的流动效率而使竖直湍流所引起的流速损失最小化。歧管盖设置有用于冷却流体的循环的多个流路,所述多个流路具有分别用于冷却流体的流入和循环的不同方向,并且体积或宽度不同,从而使流体循环过程中的压力损失最小化,并且通过散热鳍片解决了冷却不平衡的问题。

    电源模块的冷却设备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2217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211453490.1

    申请日:2022-11-21

    Abstract: 一种电源模块的冷却设备,包括:引导件,设置在歧管盖的内部以控制冷却流体的流动,其中,在歧管盖内循环的冷却流体通过引导件形成竖直湍流,使得仅使用歧管盖的内部结构来确保电源模块的冷却效率。由此,在没有单独的翅片板或单独的喷嘴喷射装置的情况下改善了散热性能。

    用于功率模块的双面冷却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64198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1286060.5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功率模块的双面冷却装置,其包括:第一冷却模块,设置为与功率模块的安装开关元件的第一表面相接,并且冷却流体在所述第一冷却模块的内部流动;以及第二冷却模块,设置为与作为功率模块的第一表面的相对侧的第二表面相接,并且设置有管,冷却流体在所述管的内部流动,第一冷却模块包括:歧管盖,通过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引导壁形成多个冷却通道;以及翅片板,设置有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翅片,冷却通道的部分区间形成有阻挡部,使得第一冷却模块的冷却流体能够以侧向流动和上下方向流动混合的形式流动。

    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8952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811091449.8

    申请日:2018-09-2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联接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其包括公连接器和与公连接器连接的母连接器。公连接器包括:基座;第一端子部,其设置在基座的上表面上;以及边缘部,其从基座的上表面突出以围绕第一端子部。特别地,边缘部包括从边缘部的外表面突出的联接突起。另外,母连接器包括:第二端子部,其与第一端子部连接;内密封件,其设置在第二端子部中并插入边缘部内;以及外壳,其包括设置有第二端子部的内部空间以及形状与联接突起对应的联接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