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4747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57268.1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IPC: G01N27/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损检测领域,特别是一种检测不同螺栓孔径表面裂纹的涡流检测方法,采用锥台形骨架的涡流检测传感器对不同孔径大小的螺栓孔进行检测,锥台形骨架从上到下圈口逐渐减小,将线圈绕组呈放射状绕设在锥台形骨架上,若干线圈绕组沿着锥台形骨架的周向等距设置;检测时,将涡流检测传感器放置在待检的螺栓孔上,微动旋转,使线圈绕组扫查覆盖检测区域并获取待检的螺栓孔边缘的裂纹情况。本发明解决了检测不同孔径大小的待检孔位时需要频繁更换探头、调试参数的问题,实现了在一定范围内可不考虑变径问题,通过微旋即对周向裂纹进行检测。结构简单、适配性强、便于操作,环形阵列的线圈排布方式可以形成的多种检测方式,提高检测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5400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729304.2
申请日:2022-12-31
Applicant: 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 北京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海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双声道复合材料粘接质量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用于如航空航天或者高铁等的三层式复合板的检测,特别是复合板的板层之间的粘接均匀度的检测评估,电连接于检测仪器(3)的检测装置(2)包括壳体(20)、声发射装置(21)和声接收装置(22),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发射装置(21)包括第一声激励源(211)和第二声激励源(212)、第一声接收单元(221)和第二声接收单元(222);其中,检测过程中第一声激励源(211)和第二声激励源(212)分别发射不同频率声信号,叠加后通过被检测复合材料由第一声接收单元(221)和第二声接收单元(222)接收。本发明利用压电超声传感器和电容式麦克风组成复合式接收单元,在发射和接收均设置可以从次声到超声的宽频检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65552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1910086030.1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IPC: G01N27/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种金属铆接表面微裂纹的检测方法,通过施加可变幅度过饱和涡流激励信号,接收输出信号进行分析,制作频谱/相位特性分布曲线,将无质量缺陷的标准异种金属铆接零件作为参考对象,通过与标准异种金属铆接零件的频谱/相位特性标定曲线作对比分析,间接判定被检异种金属铆接零件表面是否存在微裂纹缺陷。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对异种金属铆接表面微裂纹进行准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47021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31635.4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PC: G01N15/1031 , G01N15/06 , G01R33/032 , F16N3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滑油铁磁性颗粒电磁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航空发动机滑油铁磁性颗粒磁吸传感器,设计了双壳体结构磁吸传感器并串联在发动机滑油系统的回油管段上,其中第一壳体部分与回油管尺寸相适配,第二壳体部分内封装U型磁铁,所述U型磁铁的中间通道作为滑油流动通道,并通过在U型磁铁开口端的内侧面上设置导电涂层同时为保证其两端电极具有开关功能还设置有电隔离层,当U型磁铁两端电极间被铁磁性颗粒填满时便可发出报警信号,实现对发动机油液系统中铁磁性颗粒的有效捕捉和监测。本发明这一改进型的磁吸传感器结构大大增强了磁吸效果,使其用于在线滑油监测时更具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14542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110446782.1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IPC: G01N27/90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阵列涡流探头移动速度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系统装置,用于检测计算阵列涡流探头与检测对象之间的位移速度,使用涡流检测探头具有多个阵列排列的相同涡流传感器单元,包括检测信号图像处理和移动速度计算两个步骤。使涡流检测探头在无需额外增加检测位移传感器装置的情况下,即可实现位移速度的计算,更利于阵列涡流检测传感器探头的集成化简单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79502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92811.9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IPC: G01N27/90 , G01N27/904 , G01N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主轴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发动机试验台主轴疲劳裂纹的实时监测方法,通过实际工程应用经验或发动机主轴运维记录获取发动机主轴易产生疲劳裂纹的部位信息,采用涡流法实时监测试验台上发动机主轴上关键部位在不同载荷及转速下其内侧壁的疲劳裂纹扩展情况,根据所述疲劳裂纹尺寸变化的时域图以及转速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拟合输出载荷‑幅值变化趋势图以及转速‑幅值变化趋势图,建立疲劳裂纹在不同载荷及转速下扩展情况的数据模型,研究其疲劳源裂纹扩展情况,为发动机主轴的检查、维修周期,以及不同位置、不同长度裂纹的维护措施等提供指导和支撑依据,有利于后续工艺的改进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029887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110293425.6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IPC: G01N15/06 , G01N15/00 , G01N15/1031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油液铁磁性颗粒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用于长期在线动力系统管道(1)中油液的铁磁性颗粒数量和质量的检测,通过导线支架(31)、涡流传感器线圈L3(32)和一对差动式电磁检测线圈L1、L2(3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1)为空心圆柱形结构,所述涡流传感器线圈(32)和一对差动式电磁检测线圈(33)分别缠绕于支架(31)的外围。通过二组电磁检测线圈差分常规电磁检测和涡流绝对式检测,实现评估一个周期时间内的铁磁性颗粒总质量。(21)连接于检测仪器(2),所述检测装置(3)包括
-
公开(公告)号:CN11726930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463313.6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心轴检测领域,涉及动车空心轴内孔阵列涡流检测系统,无需采用轴孔端适配器和收线电机,无需人工调节对中,可实现快速对位检测和快速收线,包括移动小车、控制器、显示器和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包括壳体以及收线、推拔检测、导向结构,收线结构采用了变径的三段滑轨式导槽,推拔检测结构中的检测探头为圆锥状且可进行拔插更换,检测线采用尼龙管封装,导向结构设置在壳体的探头出口端,用于将探头导入空心车轴内孔,导向结构可变径扩口适配不同结构、尺寸的空心轴,加装激光对中组件实现检测探头与内孔自动对中。本发明创新优化了现有阵列涡流检测设备的结构和性能,节约了生产制造成本,整体结构更加简单易于操作,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575396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628168.8
申请日:2022-12-17
Applicant: 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北京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容器式超声漏磁钢丝绳接头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用于如航空母舰阻拦索等大型金属绳索接头(1)的缺陷评估检测方法,一般的阻拦索接头(1)具有接座(11)和被锌合金浇注于接座内的金属绳索(12)的钢丝绳头部(13),检测装置(2)电联接于检测分析仪器(3),通过叠加被检测对象同一位置的旋转超声漏磁成像信息,综合分析钢丝绳索接座和浇注钢丝绳索头两部分的检测数据,来评估金属接头的疲劳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01084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13416.2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27/90 , G01N27/904 , G01N27/9093 , G01N27/72 , G01N27/82 , G01N27/00 , G01N29/04 , G01N21/84 , G01N21/88 , G01N21/01 , G01N29/22 , G01N29/2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空金属结构的无损检测,特别是发明一种可爬行与飞行的蛇形智能无损检测装置进行高铁候车室钢架上环焊缝的检测,设计可爬行的微型仿真蛇形机器人,在其结构基体上设置特殊的飞行组件,将检测组件设置在仿真蛇形机器人的蛇头端,蛇形机器人的各个节状骨架间可相互转动,增加爬行灵活性,飞行组件可换向,实现支撑和飞行功能的转换,检测组件的弯折探杆可展合变形,通过特殊结构的配合和智能化的控制,对高铁候车室钢架上大批量的环焊缝的进行自动查找定位和快速检测,实现了精确定位和高效识别,大幅度地减轻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有效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有效地保障了高铁候车室钢架结构的在役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