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束混凝土下空式预拱梯度梁的连接结构及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622027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0391622.0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束混凝土下空式预拱梯度梁的连接结构及施工工艺,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钢管束混凝土下空式预拱梯度梁、空心钢管束柱和用于梁柱连接的连接构件,连接构件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牛腿、多块锚固腹板和下牛腿;上牛腿、多块锚固腹板和下牛腿的第一端均固定于钢管束混凝土下空式预拱梯度梁的待连接端,上牛腿、多块锚固腹板和下牛腿的第二端均插入空心钢管束柱的待连接端内,并通过高强度对拉螺栓进行安装固定。本发明钢管束混凝土下空式预拱梯度梁的连接结构构造简单,受力合理,工业化程度高,采用预制构件的形式可以提高施工速度和建造质量,同时结构性能更加良好,防火性能好。

    一种自然循环系统低频流动失稳的实验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39958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12197.8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循环系统低频流动失稳的实验装置及控制方法,其可以综合研究过冷度、入口阻力、可压缩容积、可视化段空泡份额等热工水力参数,实现了自然循环系统在低频流量脉动下的参数耦合特性、流动失稳控制策略、诱发机理的研究。该实验装置包括:顺次连接并形成封闭自然循环回路的电加热实验通道本体、可视化上升段、冷却系统、第一质量流量计、旁通阀、预热器、入口阻力调节阀;还包括可视化测量系统,可压缩容积控制系统,旁通阀上并联布置强迫循环管路;实验通道本体通过程控直流电源供电,实验通道本体的进、出口通过引压管与第一差压变送器相连,入口阻力调节阀前、后通过引压管与第二差压变送器相连。

    一种非能动乏燃料水池冷却补水及余热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41715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563729.9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nventor: 王强 杨洲 许玉婷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设施安全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非能动乏燃料水池冷却补水及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乏燃料水池、冷却水池、乏燃料衰变余热冷却系统、余热利用系统和非能动补水系统;乏燃料水池内填充冷却剂对乏燃料组件进行冷却,冷却水池位于乏燃料水池的上方。乏燃料衰变余热冷却系统,依靠自然循环能力导出乏燃料水池内乏燃料组件产生的衰变余热;余热利用系统,用以实现乏燃料组件衰变余热能量的转化及利用;非能动补水系统,用以在系统正常运行工况及事故工况下保障乏燃料水池及时补水。本发明提出的系统能够在失去电力的事故工况下,通过非能动的方式实现乏燃料水池的正常及事故工况补水,并解决乏燃料水池存在的经济性较低的问题。

    挤压缩径式杆端关节轴承杆头座孔孔径修复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55564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62513.1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压缩径式杆端关节轴承杆头座孔孔径修复装置及方法,其包括底座和分瓣侧模,分瓣侧模设于底座中,且分瓣侧模包括第一侧模、第二侧模和第三侧模,第一侧模、第二侧模和第三侧模分别环绕设于侧板内侧,且第一侧模、第二侧模和第三侧模内侧均为弧面结构,且第一侧模、第二侧模和第三侧模的内侧弧面结构共同构成修复通道,修复通道自上而下依次分为压入段、整形段、回弹段以及取出段。本发明可以将杆端关节轴承杆头置于修复通道中,通过挤压冲头挤压,使得杆头座孔孔径收缩,进而对杆头座孔进行二次加工,从而完成杆头座孔修复,同时通过更换分瓣侧模,能够用于不同杆头直径的杆端关节轴承修复,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一种磁液双悬浮支承锥形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08050158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711178314.0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液双悬浮支承锥形轴承,包括液体静压支承系统和电磁悬浮支承系统;所述轴承构成包括轴承底座、轴承上盖、第一、二定子、第一、二漆包线圈、第一、二导磁套、转子轴、第一、二调节螺母、第一、二骨架密封圈和第一、二轴承端盖。所述磁液双悬浮支承锥形轴承采用了液体静压支承和电磁悬浮支承相结合的新型磁液双支承锥形轴承,包括液体静压支承系统和电磁悬浮支承系统。本发明与普通轴承相比有以下的特点:具有无接触、无润滑以及无磨损等特点;寿命相比普通轴承寿命更长;圆周运行速度高;油膜刚度高等。主要适用于大功率、重载荷、大刚度和高速运行的场合。

    一种磁液双悬浮主被动径向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06640966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710085041.9

    申请日:2017-02-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磁液双悬浮主被动径向轴承,包括电磁悬浮及液体静压两套支承系统,两套支承系统沿回转轴轴向并排布置,其中电磁悬浮支承系统包括定子和导磁套,定子上绕有漆包线,定子由多层硅钢片叠压而成,其上均布有8个磁极,采用NSSNNSSN方式布置,每相邻两磁极组成磁极对,各磁极对与导磁套之间可形成磁通回路;液体静压支承系统内部周向均匀分布4个静压支承腔,各个静压支承腔之间加工有C字型回油槽,能够将回油导向电磁悬浮支承系统一侧,进而冷却各磁极及漆包线。本发明能够集液体静压及电磁悬浮两支承系统的优势于一身,能够大幅度增加轴承的承载能力及刚度,无需单独配备辅助支承及循环冷却系统,提高了轴承系统的调节能力及精度。

    一种关节轴承超声振动滚压翻边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4820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589799.0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关节轴承超声振动滚压翻边固定装置,主要包括包括连接件、螺钉A、导电滑环、外壳、定位销、内环套、螺钉B、超声变幅杆、滚压压头、滚柱、双头螺柱、超声换能器和碟形弹簧组。本发明摒弃了将超声变幅杆和滚压压头一体的设计方法,采用将超声变幅杆和外壳分开设计,并在内环套和外壳间安装碟形弹簧组的设计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大幅度提高工具系统的承载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等特点,在关节轴承滚压翻边固定过程中,并实现输出载荷的稳定性,同时也加强了振动滚压翻边固定工艺的稳定性,提高关节轴承的翻边固定质量和装配效率。

    一种电磁-静压双重支承的径向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07165937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710265591.9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磁‑静压双悬浮支承径向轴承,其液体静压支承系统包括:转子轴、轴承底座、轴承上盖和定子。在轴承上盖与轴承底座内设有外周面与其对应的定子,该定子内周面上设有8个径向均布的磁极,每个磁极的向心自由端面周向弧面长度大于磁极其他部分的弧面长度且相邻两磁极向心自由端面间距≥漆包线圈厚度,在每个磁极的向心自由端面上各设一个静压支承腔,凹槽中部的端面上各设一个径向进油孔A,在两个磁极之间的基体上设有径向回油孔A,所述8个磁极的向心自由端面通过导磁套与转子轴相连,在定子每个磁极上各套一个漆包线圈,8个磁极采用NSSNNSSN方式分布。本发明能够大幅度增加轴承的承载能力及刚度,提高轴承系统的调节能力及精度。

    一种静压-永磁双重悬浮支承导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398739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533814.5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1/01 B23Q1/017

    Abstract: 一种静压-永磁双重悬浮支承导轨系统,其是由永磁悬浮系统及液体静压系统两套支承系统组成。现有导轨上下的4个条形凹槽内均设有并列安装且相邻两永磁铁条的磁极方向相反的永磁铁条,导轨及永磁体上、下及两侧分别设有将其围起的静压导板,上下静压导板内侧设有四个相同的矩形进油腔,在该四个进油腔四周设有一个连通的田字形回油腔A。所述四个进油腔中间实体内均设凹槽,每个凹槽内均设并列的永磁铁条,这些永磁铁条均与导轨凹槽上的永磁铁条位置相对且同名磁极相对。两侧的静压导板上设有矩形进油腔和日字形回油腔,油路管接头及紧固螺钉均设在两侧静压导板上。本发明能够增加导轨系统的承载能力和静刚度,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及稳定性。

    一种电磁‑静压双重悬浮的径向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06969033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66081.3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2/044 F16C32/0629

    Abstract: 一种电磁‑静压双重悬浮的径向轴承,其主要是:轴承底座顶面设有半圆柱形上开口槽,轴承底座与轴承上盖相连,轴承上盖底面设有与轴承底座上开口槽对应的下开口槽,两者的两个半圆槽孔组成两端为开口内径不等的圆柱腔,在该圆柱腔内设有外周面与其对应的定子,该定子内周面上设有8个磁极,在定子各磁极向心自由端面上设一个静压支承垫,在定子每个磁极上各套一个漆包线圈,8个磁极采用NSSNNSSN方式分布。本发明能够集液体静压及电磁悬浮两种支承系统的优势与一身,大幅度增加轴承的承载能力及刚度,无需单独配备辅助支承及循环冷却系统,能够解除回油槽的设计限制,提高轴承系统的调节能力及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