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41874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610340020.2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1L9/00
Abstract: 种可重构型并联多维力传感器,主要包括加载平台、弹性连杆A、弹性连杆B、横向悬臂梁、纵向悬臂梁、刚性梁、下平台、支撑板、正八边形支撑板、燕尾形支撑板和应变片。本发明通过测力分支的布置方式实现了传感器结构解耦,力的解耦性能良好,通过应变片的不同组合方式,可以方便的实现对三个力和力矩的测量,同时可以通过软件的自动检测、识别,选择相应的测量模型就建立了面向任务需求的测量模型,既实现基于任务的某个力或者某个力矩的测量要求。直接面向多任务或者关键任务的多阶段复杂的实际测量要求,可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任务要求,上下圆环形结构可以方便的与外界连接,更加适合多种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84187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40020.2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1L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9/00
Abstract: 一种可重构型并联多维力传感器,主要包括加载平台、弹性连杆A、弹性连杆B、横向悬臂梁、纵向悬臂梁、刚性梁、下平台、支撑板、正八边形支撑板、燕尾形支撑板和应变片。本发明通过测力分支的布置方式实现了传感器结构解耦,力的解耦性能良好,通过应变片的不同组合方式,可以方便的实现对三个力和力矩的测量,同时可以通过软件的自动检测、识别,选择相应的测量模型就建立了面向任务需求的测量模型,既实现基于任务的某个力或者某个力矩的测量要求。直接面向多任务或者关键任务的多阶段复杂的实际测量要求,可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任务要求,上下圆环形结构可以方便的与外界连接,更加适合多种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6286761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610891348.3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F16H4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差动机构式三轴转台,包括机座、俯仰部件组、差动机构部件组,差动机构部件组与俯仰部件组配合形成俯仰轴、滚动轴、方位轴三个转动轴系,俯仰轴采用独立的驱动单元实现上台面的俯仰转动,滚动轴和方位轴的转动通过差动机构实现,该差动机构具有三个锥齿轮,其中有两个锥齿轮的轴线重合,第三个锥齿轮轴线垂直于前两个锥齿轮的公共轴线且与前两个锥齿轮分别啮合,共轴线的两个锥齿轮分别与对称布置的驱动马达传动连接实现两个锥齿轮的复合运动,从而带动第三个锥齿轮完成两个自由度运动,第三个锥齿轮和上台面连接,这样便实现工作台面的滚动和方位转动。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滚动轴和方位轴尺寸小、质量轻的特点,适用于转台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76789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11547.7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1C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25/005
Abstract: 一种圆弧轨道式虚拟轴三轴转台是由方位实轴Ⅰ部件组,滚动虚拟轴Ⅱ部件组,俯仰虚拟轴Ⅲ部件组和机座四大部分组成。其中方位实轴Ⅰ的轴线与滚动虚拟轴Ⅱ的轴线垂直,滚动虚拟轴Ⅱ的轴线与俯仰虚拟轴Ⅲ的轴线垂直。两虚拟轴用圆弧轨道和滚轮替代传统的实轴转动支承系统,实现串联运动连接,并通过滚轮来约束圆弧轨道,使圆弧轨道连同机架支撑结构一起绕虚拟轴转动,实现机架运动。转台的三轴转动:即固定的竖直实轴实现方位转动;第一虚拟轴实现滚转运动;第二虚拟轴实现俯仰运动。本发明利用圆弧轨道实现圆周转动,不用增加额外的配重即可把负载配平,实现了转台的轻量化,提高了转台的动态机动性能,扩展了转台的负载能力和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841857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610340017.0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1L1/22
Abstract: 一种并联式五维力传感器,主要包括受力平台,固定圆台、刚性连杆A、刚性连杆B、刚性连杆C、刚性连杆D、横向悬臂梁A、横向悬臂梁B、横向悬臂梁C、横向悬臂梁D、弹性连杆、纵向悬臂梁A、纵向悬臂梁B、十字梁、刚性梁A、刚性梁B、正八边形支撑板和应变片。本发明采用竖直设置的弹性连杆和横向设置的十字梁两种形式的布置方式实现了传感器结构上的解耦,可以方便的实现对x、y、z方向的力和绕x、y方向的力矩的测量,当传感器的某个分支发生故障或者错误时,通过软件的检测、诊断和识别能力,可以摒弃故障分支,进行其他方向力的测量,通过选择设计好的相应的数学测量模型即可实现对传感器的模型的重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628676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91348.3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F16H4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差动机构式三轴转台,包括机座、俯仰部件组、差动机构部件组,差动机构部件组与俯仰部件组配合形成俯仰轴、滚动轴、方位轴三个转动轴系,俯仰轴采用独立的驱动单元实现上台面的俯仰转动,滚动轴和方位轴的转动通过差动机构实现,该差动机构具有三个锥齿轮,其中有两个锥齿轮的轴线重合,第三个锥齿轮轴线垂直于前两个锥齿轮的公共轴线且与前两个锥齿轮分别啮合,共轴线的两个锥齿轮分别与对称布置的驱动马达传动连接实现两个锥齿轮的复合运动,从而带动第三个锥齿轮完成两个自由度运动,第三个锥齿轮和上台面连接,这样便实现工作台面的滚动和方位转动。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滚动轴和方位轴尺寸小、质量轻的特点,适用于转台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84185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40017.0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1L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2206
Abstract: 一种并联式五维力传感器,主要包括受力平台,固定圆台、刚性连杆A、刚性连杆B、刚性连杆C、刚性连杆D、横向悬臂梁A、横向悬臂梁B、横向悬臂梁C、横向悬臂梁D、弹性连杆、纵向悬臂梁A、纵向悬臂梁B、十字梁、刚性梁A、刚性梁B、正八边形支撑板和应变片。本发明采用竖直设置的弹性连杆和横向设置的十字梁两种形式的布置方式实现了传感器结构上的解耦,可以方便的实现对x、y、z方向的力和绕x、y方向的力矩的测量,当传感器的某个分支发生故障或者错误时,通过软件的检测、诊断和识别能力,可以摒弃故障分支,进行其他方向力的测量,通过选择设计好的相应的数学测量模型即可实现对传感器的模型的重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206130032U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21117745.7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F16H48/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差动机构式三轴转台,包括机座、俯仰部件组、差动机构部件组,差动机构部件组与俯仰部件组配合形成俯仰轴、滚动轴、方位轴三个转动轴系,俯仰轴采用独立的驱动单元实现上台面的俯仰转动,滚动轴和方位轴的转动通过差动机构实现,该差动机构具有三个锥齿轮,其中有两个锥齿轮的轴线重合,第三个锥齿轮轴线垂直于前两个锥齿轮的公共轴线且与前两个锥齿轮分别啮合,共轴线的两个锥齿轮分别与对称布置的驱动马达传动连接实现两个锥齿轮的复合运动,从而带动第三个锥齿轮完成两个自由度运动,第三个锥齿轮和上台面连接,这样便实现工作台面的滚动和方位转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滚动轴和方位轴尺寸小、质量轻的特点,适用于转台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6208274U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21234012.1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1C25/00
Abstract: 一种圆弧轨道式虚拟轴三轴转台是由方位实轴Ⅰ部件组,滚动虚拟轴Ⅱ部件组,俯仰虚拟轴Ⅲ部件组和机座四大部分组成。其中方位实轴Ⅰ的轴线与滚动虚拟轴Ⅱ的轴线垂直,滚动虚拟轴Ⅱ的轴线与俯仰虚拟轴Ⅲ的轴线垂直。两虚拟轴用圆弧轨道和滚轮替代传统的实轴转动支承系统,实现串联运动连接,并通过滚轮来约束圆弧轨道,使圆弧轨道连同机架支撑结构一起绕虚拟轴转动,实现机架运动。转台的三轴转动:即固定的竖直实轴实现方位转动;第一虚拟轴实现滚转运动;第二虚拟轴实现俯仰运动。本实用新型利用圆弧轨道实现圆周转动,不用增加额外的配重即可把负载配平,实现了转台的轻量化,提高了转台的动态机动性能,扩展了转台的负载能力和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205719350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466033.X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1L1/22
Abstract: 一种并联式五维力传感器,主要包括受力平台,固定圆台、刚性连杆A、刚性连杆B、刚性连杆C、刚性连杆D、横向悬臂梁A、横向悬臂梁B、横向悬臂梁C、横向悬臂梁D、弹性连杆、纵向悬臂梁A、纵向悬臂梁B、十字梁、刚性梁A、刚性梁B、正八边形支撑板和应变片。本实用新型采用竖直设置的弹性连杆和横向设置的十字梁两种形式的布置方式实现了传感器结构上的解耦,可以方便的实现对x、y、z方向的力和绕x、y方向的力矩的测量,当传感器的某个分支发生故障或者错误时,通过软件的检测、诊断和识别能力,可以摒弃故障分支,进行其他方向力的测量,通过选择设计好的相应的数学测量模型即可实现对传感器的模型的重构策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