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的椭圆拟合优化算法测量锻件倾斜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9626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682961.X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改进的椭圆拟合优化算法测量锻件倾斜度的方法,属于锻件关键几何量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距离数据的采集并进行坐标变换、筛选样本点、通过正交几何距离模型利用PSO算法拟合椭圆、利用拟合椭圆中心拟合锻件在三维空间上的中轴线并计算倾斜度。本发明通过随机划分区域选取样本点及加权分位数筛选消除异常值簇对拟合结果的干扰并节省算力;通过构建正交几何距离残差模型可以消除高曲率偏差问题,且可获得更好的逼近效果;通过改进的PSO算法拟合椭圆获得精确度、稳定度更高的拟合椭圆;在‑3°~3°范围内的测量误差均小于0.05°,满足锻件倾斜度的测量要求。

    基于黑体点在线校准的红外辐射铝合金板温度场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8390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16191.1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黑体点在线校准的红外辐射铝合金板温度场测量方法,其通过热电偶测温仪和红外热像仪测量喷涂黑体材料的铝合金板的温度,获得325K~625K范围内黑体材料的发射率;根据获得的黑体材料的发射率,进行喷涂黑体点的铝合金板的表面黑体点和离散点温度测量,基于黑体点和铝合金表面离散点的温度采用回归模型进行黑体点和铝合金表面离散点所在层的温度场构造;根据回归构造得到的黑体点所在层温度场与铝合金表面离散点所在层温度场的关系获得校正公式,利用校正公式对铝合金板温度场进行校正,获得高精度铝合金板温度结果。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不需要预先测量不同氧化程度的铝合金板的发射率,可以快速、准确地的实现铝合金板的温度测量。

    基于测距原理的大型锻件同心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8087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810005285.6

    申请日:2018-01-0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27 G01B11/272

    Abstract: 一种基于测距原理的大型锻件同心度检测装置,包括激光检测装置、检测驱动装置、控制处理装置和显示装置;其中激光检测装置主要由Z字架及五台激光测距仪组成;检测驱动装置主要由底座、支架、第一与第二横架及三台伺服电机组成;激光检测装置包括直角Z字架和五台激光测距仪;检测驱动装置用于实现非检测位置与检测位置之间的转换;控制处理装置用于对五台激光测距仪和三个伺服电机发送控制信号,接收五台激光测距仪采集到的距离信息,对距离信息进行滤波去噪、信息分离、多参数分析及最优中心算法处理,得到被测件中心位置坐标及中心偏移量的大小与方位。本发明测量速度快,测量所需时间短,同心度结果误差达到1mm。

    一种氧气和臭氧的吸收截面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888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35084.7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气和臭氧的吸收截面测量装置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光路单元放置于密封的氮气保护室,采集氮气背底光谱;S2:通入标准氧气浓度,配置不同浓度的氧气紫外吸收光谱,进一步获得氧气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数据;S3:通过设置臭氧发生器的强度控制氧气向臭氧的转化,间接获得不同浓度的臭氧吸收光谱;S4:通过S2和S3获得的氧气紫外差分吸收光谱和臭氧吸收光谱,构建吸收强度与不同浓度之间的关系,确定氧气和臭氧的线性吸收区域;S5:根据S2的转化和S4的线性吸收区域,得到氧气和臭氧的吸收截面。本发明解决了氧气到臭氧的转化和非线性效应对吸收截面的偏差问题,实现了基于吸收截面对浓度的反演。

    基于多峰相关性分析的高温铝轧制油浓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2455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03125.4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多峰相关性分析的高温铝轧制油浓度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包括铝轧制油的吸收光谱数据的采集及处理、变分模态分解降噪及基线校正、多峰高斯拟合方法分离吸收峰、多峰相关性分析及与浓度相关吸收峰的确定、建立定量关系并测量铝轧制油的浓度;本发明通过变分模态分解降噪和基线校正,消除了光谱噪声和基线干扰;通过多峰高斯拟合方法将轧制油的宽带吸收光谱分解为多个吸收单峰;通过多峰相关性分析,确定与轧制油浓度相关性强的吸收峰;建立相关吸收峰面积和轧制油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测量浓度值并计算绝对测量误差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消除了宽带吸收光谱中非相关吸收峰的干扰,解决了高温环境下测量困难的问题。

    一种基于高温转化和光谱技术的硫化氢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577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84312.8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温转化与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结合的硫化氢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其包括氘灯、第一石英凸透镜、20cm石英样品池、光屏障、第二石英凸透镜、光纤、光谱仪、计算机、加热系统、水冷装置、石英螺旋管、紫外激发光灯、30cm石英样品池、氧气储气罐、硫化氢储气罐、电磁阀以及流量计等装置。氘灯发出的光依次经同轴的第一石英凸透镜、20cm石英样品池及第二石英凸透镜后汇聚到光纤上,光纤与光谱仪相连,光谱仪的输出端连接计算机。紫外激发光灯用于激发30cm石英样品池中的气体分子,被激发的气体分子进入加热系统发生化学反应。本发明可以独立完成各种气体流速下的硫化氢实时浓度测量,测量速度快且准确度高。

    基于红外热成像与迭代算法的铝合金温度场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60376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50691.4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与迭代算法的铝合金温度场在线测量方法,属于红外辐射测温技术领域,其中包括原始红外热图像的测量采集;对原始红外热图像的预处理,预处理包括检测筛选铝合金板上发射率异常的区域、剔除温度场的异常值、对剔除异常温度值后空缺区域的填补、对预处理之后温度场进行平滑处理;对红外辐射温度场进行迭代演算,逼近真实的铝合金板温度场,并通过实验验证,利用热电偶点测量以及红外温度场测量两个方面,计算测量误差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本发明减少了红外热成像测温对于被测物体发射率的依赖性,提高了红外辐射测温测量铝合金温度场的测量精度,最终实现了铝合金温度场的实时动态测量。

    基于飞秒激光引导高压放电的SF6分解机理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8777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10679.6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飞秒激光引导高压放电的SF6分解机理实验装置,其包括气体供应系统、激光传导系统、气体反应系统和数据记录系统,其中气体供应系统包括储气罐和供气管路,激光传导系统包括飞秒激光、棱镜、透镜和束流收集器,气体反应系统包括放电引导装置和气体反应池,放电引导装置包括高压电源、高压电极对、可调限流电阻和导线,数据记录系统包括球面透镜、光谱仪和ICCD。其利用飞秒激光引导高压放电实现放电过程的时间和空间可控,进而通过获得放电之后的SF6等离子光谱研究其成分的变化规律和SF6分解物产生机制,实现对高压放电过程中SF6分解物的动态检测。

    搅拌头压下量的在线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1456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18117.6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搅拌头压下量的在线检测装置,其包括温控箱、距离测量装置、工控机以及温度控制装置,距离测量装置以及温度控制装置与工控机双向通讯连接,距离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激光测距仪以及第二激光测距仪,温度控制装置设置有两组,第一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一温度调节模块,第二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二温度调节模块,第一温度调节模块以及第二温度调节模块均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微控制器以及外围电路。其利用三角激光测距技术对在焊接过程中搅拌头压下量进行在线测量的检测系统,通过对搅拌头压下量的实时检测可以了解到焊接压力的变化情况,从而进一步实现对焊接压力的有效控制,提高焊接的质量。

    基于自适应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的气体浓度线性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0230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941183.7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自适应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的气体浓度线性测量方法,其包括待测气体全光谱数据的采集及处理、自适应滑动窗自动选取测量波段并计算估计系数、自适应动态筛选最优估计系数、反演待测气体最优测量浓度值并计算相对测量误差;本发明通过自适应滑动窗完成测量波段的自动划分,并计算不同测量波段下的估计系数;通过自适应动态筛选待测气体的最优估计系数,反演待测气体最优测量浓度值,并计算相对测量误差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本发明消除了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气体测量过程中的非线性效应,解决了气体测量中的定标困难问题,提高了测量精度,最终实现未知浓度气体的准确测量,同时拓展了检出限,实现气体动态测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