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7194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93252.4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DS四辊轧机的有载辊缝计算方法,该方法是考虑DS四辊轧机轧制特征的基础上,以DS轧机参数、轧制板材参数、初设辊缝及调节参数为输入变量,采用分割模型影响函数法分别建立DS四辊轧机受力平衡模块、DS四辊轧机辊系变形模块、DS四辊轧机轧制压力计算模块和DS四辊轧机有载辊缝三维模型并依次运算,得到DS四辊轧机有载辊缝形状的方法。本发明考虑了非对称轧制工艺下上下轧辊压下不均的问题,根据轧制工艺分配上下轧辊压下量并分开建立方程,随着DS四辊轧机中支承辊与工作辊的布置方式的变化,分别计算上下轧辊的轧制力和辊间压力,进而求解有载辊缝三维形状,计算结果能够为DS四辊轧机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92076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37413.3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DS轧机机组制备差厚板的工艺方法,将传统的单机架轧机组改为四机架轧机组,利用三机架轧制和末机架矫直结合的方式制备差厚板。第一步,利用蛇形交叉轧制增加板材心部轧制渗透性;第二步,利用差温轧制增加板材整体轧制均匀性;第三步,利用等温对中轧制控制差厚板板厚;第四步,利用矫直技术控制差厚板翘扣头和中边浪板形问题。利用温度控制模型和厚度多点动态设定模型,既能保证换辊过程中板带厚度方向的梯度温度场的稳定问题,又能保证差厚板的轧制稳定性和出口板材变厚度区的表面质量,进一步提高差厚板轧制生产效率、产品性能和产品表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49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19617.3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7/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圆饼状轧件的动态轧制力的确定方法,属于塑性成形技术领域,本发明考虑到圆饼状轧件的特殊性,即在轧制过程中边部金属时刻在咬入,变形区面积动态变化。通过分条运用主应力法计算出每个中部条元稳定轧制阶段和边部条元咬入阶段的单位轧制力分布,最后再进行积分以及求和可得出圆饼轧件在轧制过程中总轧制力的变化。结合变形区组成状态、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及实际接触弧长,采用二分法优化确定准确的接触弧中性点,进而精确求解总轧制力变化,为轧制工艺设计和轧机结构稳定性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59581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393253.9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7/13 , G06F17/12 , G06F119/14 , G06F111/10 , G06F11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非均匀应力分布的DS轧制薄板力学参数计算方法,属于塑性成形技术领域,特征是根据实际DS轧制过程中塑性变形区变形特点,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倾斜变形区模型,垂直侧剪切应力及非均匀应力的分布情况加入到力能参数计算模型当中;结合变形区组成状态、边界条件、初始条件,采用二分法和四阶龙格‑库塔算法优化确定准确的上下轧辊接触弧中性点,可得轧制应力、平均剪切应力沿DS轧制变形区接触弧分布规律图,用于分析各力学参数随板带尺寸及轧制工艺参数变化规律,进而精确求解多道次DS轧制的轧制力及轧制力矩,为DS轧制工艺设计和轧机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77662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05768.5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辊轧机轧制圆饼状板材的有载辊缝计算方法,在考虑圆饼状板材特征的基础上,以轧辊参数、轧制圆饼状板材参数、轧件入口宽度、初设辊缝等调节参数为输入变量,建立单道次轧制全流程五阶段:刚咬入阶段、咬入四分之一阶段、中心阶段、抛出四分之三阶段、抛出阶段。采用分割模型影响函数法依次运算辊系受力平衡模块、轧制压力计算模块、辊系弹性变形模块。建立圆饼状板材轧制全流程有载辊缝三维模型,收集轧件在不同入口宽度下负载辊缝横向分布,分析辊系动态弹性变形过程,绘制轧后圆饼状板材形状,从而得出轧制全流程圆饼状板形横向厚度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646013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64007.8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大型H型钢交叉差温协同轧制的工艺方法,将传统七道次“X‑H”万能轧机机组可逆连轧过程,改为前两道次UR立辊和UF立辊交叉差温协同轧制,后五道次万能轧机机组可逆连轧差温轧制,并用气雾冷却装置在轧前使H型钢腹板、翼缘内外侧及腰腿连接处形成温度梯度,轧中维持差温轧制所需温度梯度,轧后对H型钢超快冷,并在气雾冷却装置前设置热成像仪等装置,实时监测超大型H型钢温度及尺寸偏差,动态调控立辊交叉角及轧制规程。本方法能够降低因温度不均匀而产生的残余应力,改善翼缘部位的渗透性,细化腰腿连接部分以及翼缘部位的晶粒,缩短冷床时间,节约冷床面积,防止或降低H型钢的翘曲和弯曲,提高超大型H型钢力学性能及成材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