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0005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23598.2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50/609 , H01M50/673 , H01M8/04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液加注结构及方法与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属于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领域,其中,冷却液加注结构包括连接于燃料电池与散热器之间的供冷却液循环流动的两条冷却管路,每条冷却管路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三通换向阀,三通换向阀的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分别与其所在的冷却管路串联,且至少一个三通换向阀的第三通口为冷却液加注口。本发明通过在冷却管路中增加一个三通换向阀,可以实现散热器侧管路和燃料电池侧管路的分开单侧加注,散热器侧的冷却液加注过程不受燃料电池入口水压限制,提高了加注效率;同时,单侧加注冷却液可以大大减少管路中气泡的产生,减少后期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售后维修,降低燃料电池冷却不良造成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022382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428420.X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功率分配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该方法包括在整车处于驱动状态下,根据当前动力电池的SOC的值、以及获取的上一驱动状态的动力电池平均放电量以及放电时间、上一制动状态的动力电池平均充电量以及充电时间,按照预设方法调整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以使动力电池的SOC处于正常使用范围。由于当整车处于驱动状态时,能够通过预设方法调整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以使动力电池的SOC处于正常使用范围。因此,能够防止在对燃料电池的功率修正过程中,因动力电池的SOC升高导致燃料电池功率处于极值的现象的发生,从而保障了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02254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322149.1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及其模式切换与换挡协调控制方法及控制器,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与换挡协调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混合动力汽车的当前模式;根据混合动力汽车为纯电动模式切换至混动模式判断是否出现换挡指令;根据出现换挡指令控制电动机和变速箱执行换挡操作,判断离合器是否处于分离状态;根据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控制离合器消除空行程,根据离合器不处于分离状态控制离合器保持当前位置,控制发动机启动或控制发动机保持启动状态,控制发动机调速至第一设定范围后控制离合器闭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合动力汽车在模式切换与换挡协调时存在离合器频繁结合分离以及导致的费时、使用寿命低和舒适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4201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30247.0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调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车辆,该车辆调速控制方法包括:根据目标挡位、变速箱输入轴实际转速、变速箱输出轴实际转速和离合器状态,计算第一输入速差以及目标调节系数;根据第一输入速差和目标调节系数,计算目标需求扭矩并按照目标需求扭矩进行调速。本发明中,第一输入速差和目标调节系数考虑了变速箱输入轴转速和变速箱输出轴转速的影响,所以得出的目标需求扭矩也是考虑了车重、坡道、湿滑路面、输入轴需求扭矩变化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基于该目标需求扭矩进行电机调速,那么该调速控制方法能够适应车重、坡道、湿滑路面、变速箱输入轴需求扭矩变化等不同情况的换挡调速过程,提高调速效率和精度,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08545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274632.6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动AMT挂挡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换挡气缸的初始气压值和目标挡位,确定换挡执行机构的基础气缸充气时长,监测能够体现挂挡过程中换挡执行机构运动工况的工况表征值;按照预设间隔时间循环进行换挡执行机构气缸充气时长修正;根据换挡气缸的初始气压值、目标挡位和当前气缸充气进行时长,确定当前时刻工况表征值的理论值;根据当前气缸充气进行时长和当前时刻工况表征值的实际值与当前时刻工况表征值的理论值之间的差值对基础气缸充气时长进行修正,得到本次换挡执行机构气缸充气时长修正的第一修正后气缸充气时长;如果当前气缸充气进行时长不小于第一修正后气缸充气时长,则停止向换挡气缸内充气。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05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0523598.2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50/609 , H01M50/673 , H01M8/04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液加注结构及方法与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属于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领域,其中,冷却液加注结构包括连接于燃料电池与散热器之间的供冷却液循环流动的两条冷却管路,每条冷却管路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三通换向阀,三通换向阀的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分别与其所在的冷却管路串联,且至少一个三通换向阀的第三通口为冷却液加注口。本发明通过在冷却管路中增加一个三通换向阀,可以实现散热器侧管路和燃料电池侧管路的分开单侧加注,散热器侧的冷却液加注过程不受燃料电池入口水压限制,提高了加注效率;同时,单侧加注冷却液可以大大减少管路中气泡的产生,减少后期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售后维修,降低燃料电池冷却不良造成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02257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311682.8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换挡调速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器和并联混合动力车辆,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根据变速箱的当前输出转速和目标档位计算变速箱的目标输入转速;根据目标输入转速和变速箱的驱动电机的当前转速计算初始调速扭矩;根据当前转速计算驱动电机的角加速度,以及根据角加速度生成扭矩补偿系数;根据初始调速扭矩以及扭矩补偿系数控制换挡过程的实际调速扭矩。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换挡调速的控制方法,通过初始调速扭矩结合扭矩补偿系数的方式控制实际调速扭矩,且扭矩补偿系数与驱动电机的角加速度有关,因此,在换挡的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驱动电机的响应趋势,以此减少驱动电机出现调速过调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302257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11682.8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换挡调速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器和并联混合动力车辆,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根据变速箱的当前输出转速和目标档位计算变速箱的目标输入转速;根据目标输入转速和变速箱的驱动电机的当前转速计算初始调速扭矩;根据当前转速计算驱动电机的角加速度,以及根据角加速度生成扭矩补偿系数;根据初始调速扭矩以及扭矩补偿系数控制换挡过程的实际调速扭矩。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换挡调速的控制方法,通过初始调速扭矩结合扭矩补偿系数的方式控制实际调速扭矩,且扭矩补偿系数与驱动电机的角加速度有关,因此,在换挡的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驱动电机的响应趋势,以此减少驱动电机出现调速过调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302254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22149.1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及其模式切换与换挡协调控制方法及控制器,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与换挡协调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混合动力汽车的当前模式;根据混合动力汽车为纯电动模式切换至混动模式判断是否出现换挡指令;根据出现换挡指令控制电动机和变速箱执行换挡操作,判断离合器是否处于分离状态;根据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控制离合器消除空行程,根据离合器不处于分离状态控制离合器保持当前位置,控制发动机启动或控制发动机保持启动状态,控制发动机调速至第一设定范围后控制离合器闭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合动力汽车在模式切换与换挡协调时存在离合器频繁结合分离以及导致的费时、使用寿命低和舒适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7291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08438.3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辆制动控制方法及车辆,电动车辆制动控制方法包括:监测车辆工况,按照设定步长循环判断车辆是否满足能量回收条件,如果车辆满足能量回收条件,则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制动能量回收包括:判断当前车速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车速,如果当前车速大于或等于设定车速,则根据当前车速及当前刹车踏板开度确定当前标准制动扭矩和当前车辆目标加速度,并且根据当前车辆实际加速度与当前车辆目标加速度的差值确定当前第一制动扭矩修正系数;根据当前第一制动扭矩修正系数和当前标准制动扭矩确定当前目标制动扭矩;控制电机扭矩向当前目标制动扭矩进行调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