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440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33075.7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芯极片孔隙率测定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芯极片孔隙率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排出电芯极片孔隙中的气体,将测试液体充满电芯极片的孔隙,确保最终电芯极片的孔隙中的气体充分被测试液体所替代;对电芯极片上的测试液体进行固化;计算获得电芯极片的孔隙率k=(m2‑m1)/(ρ*V),其中,m1表示电芯极片吸附测试液体前的质量,m2表示电芯极片吸附测试液体后的质量,ρ表示测试液体的密度,V表示电芯极片的总体积。对电芯极片上的测试液体进行固化,则可以确保使测试液体固化在电芯极片的孔隙中不再流出,避免后续称重过程中测试液体流失,有利于获得精准的孔隙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8766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10407.5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B22F1/16 , H01M50/449 , H01M50/431 , H01M50/414 , H01M10/052 , B22F1/054 , B22F9/2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包覆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隔膜和锂硫电池。该碳包覆合金复合材料包括碳包覆层和双金属纳米合金,碳包覆层包覆在双金属纳米合金的表面,碳包覆层为多孔材料,碳包覆层的厚度为30~100nm,其中,双金属纳米合金中的元素为过渡金属元素。以上碳包覆合金复合材料中碳包覆层和双金属纳米合金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有利于降低锂硫电池中可溶性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且还有助于提高可溶性多硫化物向不溶性Li2S的转化效率。将该碳包覆合金复合材料制备成的隔膜应用于锂硫电池中有助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锂硫电池中存在的可溶性多硫化物引起的穿梭效应、反应动力学缓慢、体积变化大等问题,从而提高锂硫电池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69106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15391.3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G53/00 , C01B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包括NiCoO2和NiCoP,NiCoO2和NiCoP具有层状纳米片结构,并堆叠形成中空纳米笼结构。纳米笼结构暴露出丰富的活性位点,有利于Li+的嵌入与脱出,中空结构有效缓冲了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此外,相比于实心结构,明显缩短离子/电子传输距离,提供更多的质量传输通道,从而加速材料表面的电化学反应。另一方面,由NiCoO2和NiCoP形成异质结构,降低了反应势垒,加快了Li+的扩散速率,从而有效增强材料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
-
公开(公告)号:CN220796915U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22236966.2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50/209 , H01M50/471 , H01M10/0525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池包,电芯组件包括:外壳,外壳具有容纳腔;分隔板件,设置在容纳腔内,以通过分隔板件将容纳腔分隔为至少两个安装腔;至少两个电芯本体,至少两个电芯本体与至少两个安装腔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电芯本体与对应的安装腔相适配,各个电芯本体安装在对应的安装腔内。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芯空间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