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热量回收系统、燃料电池和驾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05983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13238.3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热量回收系统、燃料电池和驾驶设备,包括中冷器、增湿器和电堆;中冷器包括尾排通路、空气通路以及冷却液通路;中冷器的空气出口与增湿器管路连接,增湿器与电堆的空气进口管路连接;电堆的尾排出口通过增湿器与中冷器中的尾排通路相连接;电堆产生的汽水混合物通过增湿器进入中冷器的尾排通路中,并在尾排通路中对进入空气通路的空气进行冷却。本申请通过将电堆产生的汽水混合物送入中冷器中进行二次利用,解决了电池尾排的汽水混合物直接排出至大气中存在能量浪费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系统利用率的技术效果。

    转运设备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876023U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21927704.9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电堆转运技术领域,公开了转运设备。该转运设备包括机架、升降组件、翻转组件和装夹组件,装夹组件设置于翻转组件上,翻转组件设置于升降组件上,升降组件设置于机架,升降组件带动翻转组件升降,装夹组件包括固定夹持件、翻转夹持件、连接件和锁紧件,固定夹持件、翻转夹持件和锁紧件配合使用夹持被夹持件,还包括磁吸防护件,磁吸防护件吸附被夹持件。这种转运设备的装夹组件不仅能够夹持被夹持件,还设置磁吸防护件对被夹持件进行吸附,提升了被夹持件的稳定性,且翻转组件带动装夹组件切换至水平状态后降低了被夹持件的重心,提升了对被夹持件的支撑稳定性,进一步确保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一种打孔装置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992503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398451.0

    申请日:2014-0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孔装置,包括钻夹头,钻夹头的前端装夹有中心钻,钻夹头的后端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后端设有莫氏锥柄,莫氏锥柄的后端设有扁尾,连接柱位于上方的侧壁上连接有竖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位于第二支撑杆的前方,第一支撑杆上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传动弯杆,传动弯杆的前端向下弯曲并延伸至中心钻附近的位置,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安装有百分表,百分表的测量杆指向下方,传动弯杆的后端部与百分表的测量头相接触,连接柱上位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部位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上端与传动弯杆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用来可以打出规格一致的中心孔,操作方便、简单易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