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连杆衬套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38091C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710014522.7

    申请日:2007-04-11

    Inventor: 王进峰 李昌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连杆衬套,发动机连杆衬套,具有圆筒状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用于承受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时活塞销压力的下部承压区域,和用于承受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时活塞销压力的上部承压区域;所述上部承压区域设有油孔,所述本体的内壁设有沿周向延伸的主储油槽,所述主储油槽与所述油孔相通,所述本体内壁还设有副储油槽,所述副储油槽的一端与主储油槽相通、其另一端开口于所述本体的端面。本发明不仅承压能力强,而且润滑效果改善明显,增强了活塞连杆总成的可靠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一种柴油机及其进气装置、进气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5167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52914.5

    申请日:2012-0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进气装置,包括增压器、中冷器、柴油机进气管、温度传感器和柴油机电控单元,还包括辅助进气管和控制阀,所述增压器的出气口与所述控制阀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控制阀的第一出气口与所述中冷器的进气口连通、第二出气口与所述辅助进气管的进气口连通,所述中冷器和辅助进气管的出气口与所述柴油机进气管连通;所述柴油机电控单元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通过所述控制阀调整所述辅助进气管和中冷器的进气量。该装置能够实时控制柴油机进气温度,可以改善柴油的燃烧环境,减轻冒白烟现象,提高柴油的燃烧效率,从而提高柴油机在寒冷地区的排放水平和经济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柴油机进气控制方法和柴油机。

    一种机油泵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27913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470255.X

    申请日:2013-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油泵,用于润滑双列式发动机,所述机油泵包括进油口,以及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一出油口和所述第二出油口分布于所述机油泵的两侧,分别对应润滑所述双列式发动机的两列气缸。如此设计的机油泵,其泵出的机油可自两个油口流出,从而为双列发动机的两列气缸分别进行润滑,则一台机油泵即可实现对双列发动机的润滑。相较于背景技术,具有下述技术效果:第一、在发动机有限的空间内,一台机油泵易于布置,成本也得以降低,满足发动机小型化发展需求;第二、一台机油泵两个出油口可同时、同步泵出机油,使得被润滑的两列气缸具有一致的工况,从而保证发动机性能的充分发挥。

    一种机油泵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27913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70255.X

    申请日:2013-10-10

    Inventor: 王进峰 龚娜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油泵,用于润滑双列式发动机,所述机油泵包括进油口,以及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一出油口和所述第二出油口分布于所述机油泵的两侧,分别对应润滑所述双列式发动机的两列气缸。如此设计的机油泵,其泵出的机油可自两个油口流出,从而为双列发动机的两列气缸分别进行润滑,则一台机油泵即可实现对双列发动机的润滑。相较于背景技术,具有下述技术效果:第一、在发动机有限的空间内,一台机油泵易于布置,成本也得以降低,满足发动机小型化发展需求;第二、一台机油泵两个出油口可同时、同步泵出机油,使得被润滑的两列气缸具有一致的工况,从而保证发动机性能的充分发挥。

    发动机连杆衬套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42154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710014522.7

    申请日:2007-04-11

    Inventor: 王进峰 李昌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连杆衬套,发动机连杆衬套,具有圆筒状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用于承受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时活塞销压力的下部承压区域,和用于承受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时活塞销压力的上部承压区域;所述上部承压区域设有油孔,所述本体的内壁设有沿周向延伸的主储油槽,所述主储油槽与所述油孔相通,所述本体内壁还设有副储油槽,所述副储油槽的一端与主储油槽相通、其另一端开口于所述本体的端面。本发明不仅承压能力强,而且润滑效果改善明显,增强了活塞连杆总成的可靠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一种节温器总成及其节温器盖

    公开(公告)号:CN105041447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510379548.6

    申请日:2015-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节温器总成及其节温器盖,所述节温器盖为内部具有空腔的结构,包括:第一进液口,冷却液通过所述第一进液口进入所述节温器盖内部空腔;第一出液口,与液力缓速器连接,进入所述节温器盖内部空腔的冷却液通过所述第一出液口进入所述液力缓速器;第二出液口,与节温器连接,进入所述节温器盖内部空腔的冷却液通过所述第二出液口进入所述节温器。该节温器盖设有与液力缓速器和节温器连通的冷却液通道,可实现节温器盖在配套和不配套液力缓速器两种工况下的通用,减少零件数量,降低成本,并提高发动机的紧凑性。

    一种节温器总成及其节温器盖

    公开(公告)号:CN10504144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79548.6

    申请日:2015-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节温器总成及其节温器盖,所述节温器盖为内部具有空腔的结构,包括:第一进液口,冷却液通过所述第一进液口进入所述节温器盖内部空腔;第一出液口,与液力缓速器连接,进入所述节温器盖内部空腔的冷却液通过所述第一出液口进入所述液力缓速器;第二出液口,与节温器连接,进入所述节温器盖内部空腔的冷却液通过所述第二出液口进入所述节温器。该节温器盖设有与液力缓速器和节温器连通的冷却液通道,可实现节温器盖在配套和不配套液力缓速器两种工况下的通用,减少零件数量,降低成本,并提高发动机的紧凑性。

    一种柴油机进气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5167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352914.5

    申请日:2012-0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进气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预先标定阀门开度数据;步骤2:将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和进气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实际温度与标定温度进行比较;若实际温度不等于标定温度,则转入步骤(3)或步骤(4);步骤3:若实际温度之一不等于标定温度,则阀门开度为该实际温度落入的两个标定温度所对应的两个阀门开度的平均值;步骤4:若实际温度两者均不等于标定温度,则阀门开度为两个实际温度落入的四个标定温度所对应的四个阀门开度的平均值。该方法能够实时控制柴油机进气温度,可以改善柴油的燃烧环境,减轻冒白烟现象,提高柴油的燃烧效率,从而提高柴油机在寒冷地区的排放水平和经济性能。

    机油泵压力调节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82293A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710016036.9

    申请日:2007-06-06

    Inventor: 王进峰 李昌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油泵压力调节装置,它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为机油泵体的一部分,所述阀体的内腔安装有调节阀阀芯,所述调节阀阀芯一端的所述阀体上设有与柴油机气缸主油道相通的控制油道,所述调节阀阀芯另一端的所述阀体内腔内安装有弹簧,所述阀体上还设有机油泵进油油道和泄油油道,所述机油泵出油油道和泄油油道之间被所述调节阀阀芯关闭或连通;当柴油机主油道机油压力过高时,调节阀阀芯连通机油泵出油油道和泄油油道泄油,减小了柴油机主油道机油压力,泄掉的机油未经过机油滤清器过滤,机油冷却器冷却,减少了柴油机的功率消耗,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机油泵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026353U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20687488.X

    申请日:2015-09-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油泵,包括机油泵体和机油泵盖,所述机油泵体和机油泵盖上转动安装有主动齿轮轴和从动齿轮轴,所述主动齿轮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轴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将所述腔体分为低压腔和高压腔,所述机油泵体上设有连通所述低压腔的进油口和连通所述高压腔的出油口,所述主动齿轮轴伸出所述机油泵体的一端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平行设置,所述机油泵体的上方设有与发动机的气缸体下方连接的螺栓孔,所述进油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主动齿轮轴的轴向相同,所述出油口开口方向向上,机油泵体上还设有安全阀和主油道限压阀,整体结构紧凑,而且具有节能的功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