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的分区、分段动态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8271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82124.0

    申请日:2020-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的分区、分段动态评价方法,步骤如下:获取影响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的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引入附加动量项形成改进型BP神经网络;对改进型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BP神经网络测试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的稳定性;根据输出结果绘制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等值线图;根据得出的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等值线图设计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的控制方案,实现分区、分段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控制;实施了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的控制方案后,持续监测其影响因素的实时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测试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的实时稳定性,当实时的稳定性等值线图与实施措施不对应时,调整控制方案,实现动态控制。

    一种间接测量岩石碎胀系数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319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010956990.1

    申请日:2020-09-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间接测量岩石碎胀系数的装置及方法,包括体积测量机构、碎岩筛选机构和碎岩输送机构,体积测量机构包括测量壳体、设有刻度尺的测量活塞,碎岩筛选机构包括筛选壳体、多层碎岩筛网,碎岩输送机构用于输送不同粒径范围碎岩,通过体积测量机构测量出岩石体积V0,将待测量岩石破碎后通过碎岩筛选机构筛选出不同粒径范围的碎岩,再通过体积测量机构得到该粒径范围碎岩体积V′0,根据待测量岩石重量M0、该粒径范围碎岩重量M1、待测岩石体积V0,根据#imgabs0#得到该粒径范围碎岩完整时的理论体积V1,根据公式#imgabs1#计算得到该粒径范围碎岩的碎胀系数k,本申请操作方便、计算简单、测量速度快。

    一种测量巷道顶板、底板和帮部位移量的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9048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25020.7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测量巷道顶板、底板和帮部位移量的装置,装配简单,解决了现有的巷道围岩位移测量手段操作不方便,精确度也得不到保证的问题,安装板通过轴承与夹持固定机构连接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铅锤,自动测角仪水平安装在安装板下部,通过调节转轴安装激光测距仪;通过采用上述装置可以测量该装置到各个测点的测角及直线距离,再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里利用三角函数程序计算得到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距离;然后通过测量该装置到定位长锚杆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距离进行定位修正,将第二次测量后利用定位长锚杆修正过的数据减去第一次的数据即可得到巷道实际的顶板下沉量、底板底鼓量和帮部片帮量。

    一种基于热交换的煤炭资源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092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10710.8

    申请日:2022-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交换的煤炭资源利用方法,包括输氧站、冷液输入站、热液回收站、瓦斯抽采站、起爆站、瓦斯抽采主管、氧气输入主管和冷热液管组;在对具有地质空间的深部煤层热能开采利用时,仅需先对煤层划分区段,然后设置巷道及多种管路,后续进行热能开采过程无需人员下至巷道内进行工作,并且无需大型设备参与开采,开采时先将瓦斯浓度降低,然后注入所需的氧气,接着点燃地质空间内剩余的瓦斯,使其带动煤体燃烧,地质空间为燃烧提供了空间,煤层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交换的方式被转移至地面进行后续利用,因此本发明能在保持较低开采成本、人员更安全、且开采更简便的前提下,对煤层内部存在地质空间的深部煤层进行开采利用。

    一种基于热交换的煤炭资源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0920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710710.8

    申请日:2022-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交换的煤炭资源利用方法,包括输氧站、冷液输入站、热液回收站、瓦斯抽采站、起爆站、瓦斯抽采主管、氧气输入主管和冷热液管组;在对具有地质空间的深部煤层热能开采利用时,仅需先对煤层划分区段,然后设置巷道及多种管路,后续进行热能开采过程无需人员下至巷道内进行工作,并且无需大型设备参与开采,开采时先将瓦斯浓度降低,然后注入所需的氧气,接着点燃地质空间内剩余的瓦斯,使其带动煤体燃烧,地质空间为燃烧提供了空间,煤层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交换的方式被转移至地面进行后续利用,因此本发明能在保持较低开采成本、人员更安全、且开采更简便的前提下,对煤层内部存在地质空间的深部煤层进行开采利用。

    一种预留极近距离薄煤层分采-合采中沿空留巷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1764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914697.3

    申请日:2021-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留极近距离薄煤层分采‑合采中沿空留巷支护方法,其通过在液压支架前的巷道侧肩角上钻出多个处于同一平面的钻孔以形成平整的预裂面,克服了现有的顶板预裂爆破难以形成平整预裂面,导致切顶卸压效果差而引发的实体煤帮和巷旁支护体的严重变形、采空区顶板大面积垮冒,造成瓦斯的大量涌出和瓦斯泄漏的危险。同时,此预裂爆破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效率高。以及采用“墙体+墙墩”组合支撑体结构,通过槽钢实现支护金属网与混凝土砌块墙的锁紧,以及通过方木实现密实接顶,使支护体的稳定性高、让压效果佳,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以及采用钢管混凝土柱体对顶板进行支护,具有强度高、成本低、支护密度小等优点,且操作简单。

    岩石碎胀系数间接测量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376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11896.5

    申请日:2020-09-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岩石碎胀系数间接测量装置,包括体积测量机构、碎岩筛选机构和碎岩输送机构,体积测量机构包括测量壳体、设有刻度尺的测量活塞,碎岩筛选机构包括筛选壳体、多层碎岩筛网,碎岩输送机构用于输送不同粒径范围碎岩,通过体积测量机构测量出岩石体积#imgabs0#,将待测量岩石破碎后通过碎岩筛选机构筛选出不同粒径范围的碎岩,再通过体积测量机构得到该粒径范围碎岩体积#imgabs1#,根据待测量岩石重量M0、该粒径范围碎岩重量M1、待测岩石体积#imgabs2#,根据#imgabs3#得到该粒径范围碎岩完整时的理论体积#imgabs4#,根据公式#imgabs5#计算得到该粒径范围碎岩的碎胀系数k,本申请操作方便、计算简单、测量速度快。

    一种预留极近距离薄煤层分采-合采中沿空留巷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17640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0914697.3

    申请日:2021-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留极近距离薄煤层分采‑合采中沿空留巷支护方法,其通过在液压支架前的巷道侧肩角上钻出多个处于同一平面的钻孔以形成平整的预裂面,克服了现有的顶板预裂爆破难以形成平整预裂面,导致切顶卸压效果差而引发的实体煤帮和巷旁支护体的严重变形、采空区顶板大面积垮冒,造成瓦斯的大量涌出和瓦斯泄漏的危险。同时,此预裂爆破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效率高。以及采用“墙体+墙墩”组合支撑体结构,通过槽钢实现支护金属网与混凝土砌块墙的锁紧,以及通过方木实现密实接顶,使支护体的稳定性高、让压效果佳,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以及采用钢管混凝土柱体对顶板进行支护,具有强度高、成本低、支护密度小等优点,且操作简单。

    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的分区、分段动态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8271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011082124.0

    申请日:2020-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的分区、分段动态评价方法,步骤如下:获取影响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的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引入附加动量项形成改进型BP神经网络;对改进型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BP神经网络测试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的稳定性;根据输出结果绘制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等值线图;根据得出的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等值线图设计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的控制方案,实现分区、分段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控制;实施了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的控制方案后,持续监测其影响因素的实时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测试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的实时稳定性,当实时的稳定性等值线图与实施措施不对应时,调整控制方案,实现动态控制。

    基于遗传算法及坐标连续化的割煤路径确定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773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39515.X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遗传算法及坐标连续化的割煤路径确定系统及方法,涉及井下工作面割煤领域,包括信号收发模块,用于向工作面不同高度同时发射多个电磁波信号,并且接收经工作面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以及根据所述反射的电磁波信号计算煤岩界面坐标点集;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利用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融合算法对所述煤岩界面坐标点集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煤岩界面优化路径坐标点集;路径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煤岩界面优化路径坐标点集使用三次b样条曲线连续化,得到割煤路径。本发明能够对割煤滚筒进行连续调整,提高了割煤的工作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