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机组混凝土塔筒安全监测、预警与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0815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89793.7

    申请日:2025-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混凝土塔筒安全监测、预警与评估方法,属于风电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混凝土塔筒受力机理,对混凝土塔筒不同受力阶段进行分析;确定主风向和频率最低拉索所在方位作为监测方位;在监测方位布置横向加速度传感器和应变计;确定被监测混凝土塔筒的预警值;采集加速度和应变信号,计算得到拉索一阶频率、混凝土实际应变,并和预警值进行比对,实现风电机组混凝土塔筒的安全监测和预警。本发明根据风电机组混凝土塔筒结构的受力特点,将拉索频率和混凝土应变相结合,实现了对拉索索力损失和混凝土极限应变的准确预警和评估,有效保障混凝土塔筒结构的安全。

    一种混凝土受拉状态下钢-混凝土组合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576181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010032095.0

    申请日:2020-0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凝土受拉状态下钢‑混凝土组合连接结构,通过利用自带约束构造的栓钉抗剪连接件利用其在钢‑混凝土界面抗剪刚度方面优越稳定的受力性能,提出了一系列新型结构构造方法。在混凝土轴心受拉或弯拉状态下采用上述新型结构构造方法可有效减小钢‑混凝土组合连接中混凝土受拉开裂的不利影响,可简单有效的补强或增强组合连接在轴心受拉或弯曲受拉状态下的连接强度及连接刚度。例如该新型连接构造方法应用在组合梁负弯矩区,可有效控制和防止组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受拉开裂,从而可补强或增强组合梁负弯矩区的抗弯刚度,解决负弯矩区钢‑混凝土组合连接由于混凝土开裂而导致组合应用程度低的工程难题。

    陆上风力机基础损伤程度监测、预警及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4170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74644.2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陆上风力机基础损伤程度监测、预警及评估方法,属于风电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资料收集和现场检测以确定主风向;在主风向及比对方位上分别布置若干位移测点和应变测点;接入采集器和电脑进行数据采集:将全部传感器信号接入到动态采集仪和电脑,开启应变和位移的实时采集和分析;基于塔筒应变和基础位移的比值变化,即基础连接刚度K值进行基础损伤程度的实时预警与损伤评估。本发明基于圣维南原理和风力机受力特点,提出将上部塔筒应变作为基础“等效载荷”,相比现有方法通过采集轮毂转速等机组载荷参数,本发明不仅消除了上部机组载荷传递到下部位移测点时的时滞性和方位偏差,而且简化了操作工艺,降低了监测成本。

    一种风力机塔筒法兰连接螺栓松动识别方法及监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94184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77317.5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力机塔筒法兰连接螺栓松动识别方法及监控系统,包括获取风力机待测塔筒法兰连接处多个测试点的实测应变数据和风力机的实测运行数据;根据实测运行数据,以及多个测试点对应的实测应变数据,分别构建每个测试点对应的机头方位角‑柔度系数曲线为测试曲线;根据多个测试点对应的理论曲线和测试曲线,确定风力机待测塔筒法兰连接处是否存在松动螺栓;理论曲线为根据待测塔筒法兰连接处的历史应变数据和风力机的历史运行数据构建的机头方位角‑柔度系数曲线。本发明通过构建测试曲线和理论曲线,能够识别风力机塔筒法兰圆周处多个螺栓的松动状态及松动螺栓的位置,提高风力机塔筒法兰螺栓松动识别的准确性。

    一种FRP格栅混凝土组合板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81730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610402143.4

    申请日:2016-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RP格栅混凝土组合板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包括FRP格栅,以及浇筑于格栅孔洞内的混凝土、或者浇筑于格栅孔洞内和格栅面层上的混凝土;所述FRP格栅包括纵横两方向的中间承载杆,或者包括纵横两方向的中间承载杆和周围的边缘承载杆,由中间承载杆、或者由中间承载杆和边缘承载杆形成所述格栅孔洞;所述中间承载杆和边缘承载杆的断面形状为楔形,即上部较窄,下部较宽。本发明组合板的制造方法除采用常规的浇筑方法外,因其灵活多样的组合结构还可采用一些较特殊的工艺方法。本发明自重较小、设计灵活、承载能力强、耐腐蚀性能好,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应用广泛的特点。

    一种受力良好防倾覆的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环

    公开(公告)号:CN104895105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16682.4

    申请日:2015-04-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7 Y02E1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力良好防倾覆的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环。本发明包括钢筒,钢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上法兰和下法兰,位于上法兰之下的钢筒埋置于混凝土内;所述钢筒外壁位于表层混凝土内设置有加强环,加强环下方沿钢筒外壁均匀设置有若干片状的上加劲肋;下法兰上方沿钢筒外壁均匀设置有若干片状的下加劲肋;下法兰锚栓通过在下法兰上均匀开孔,以螺栓连接的方式与下法兰连接;埋入混凝土内的钢筒外壁上根据计算均匀布置有筒身栓钉。本发明通过设置加强环、加劲肋、筒身栓钉和下法兰锚栓等构造措施,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抗混凝土局部破坏、抗滑移、抗倾覆能力的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环。

    大直径圆筒圆度异常区的快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4300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0288232.5

    申请日:2024-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直径圆筒圆度异常区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运用全站仪的激光非接触测量模式对圆筒内表面沿360°方向自动均匀确定n个测点;通过后视点建立测站,建立坐标系,确定各测点坐标;基于得到的测点坐标进行圆度自动计算,得到圆度检测结果,并输出大直径圆筒的圆度、圆度异常点坐标及圆度异常区。本发明将高精度全站仪的非接触自动测量模式和圆度自动计算程序相结合,可实现大直径圆筒圆度的现场快速检测,并且通过增加圆筒内部测点密度,可大幅度提高异常点和异常区的测量精度,具有现场操作简单,快速高效、精准度高等优势。

    一种风电混塔体外预应力拉索索力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9247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84029.0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混塔体外预应力拉索索力检测方法,属于风电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待检测拉索的基本数据;设计局部刚性耦合装置;安装局部刚性耦合装置;部署加速度传感器:在局部刚性耦合装置上布置两个相互垂直的加速度传感器;获取拉索频率;验证局部刚性耦合条件;计算拉索索力。本发明通过局部刚性耦合条件计算结果,合理选择耦合剂,确定耦合剂的弹性模量、钢绞线束等效直径和钢绞线束之间的等效间隙宽度,计算得到耦合剂浇筑高度,从而满足局部刚性耦合条件,消除测试中局部频率的干扰,得到统一的整体拉索频率,能够提高拉索索力的检测精度。

    锚栓有效预拉力现场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9048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396262.8

    申请日:2024-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栓有效预拉力现场检测方法,属于锚栓现场检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压力垫圈内、外圈侧壁上均布第一应变片,将第二应变片贴到待检锚栓的螺母侧面,压力垫圈上放置张拉器,将第一应变片和第二应变片接线经由压力垫圈预留孔接到信号采集仪;通过油压装置控制张拉器进行锚栓张拉加载,信号采集仪将同步第一应变片和第二应变片应变信号输入电脑;电脑根据输入张拉加载过程数据进行分析,绘制F‑ε曲线,识别F‑ε曲线拐点后,计算确定被检锚栓有效预拉力。本发明具有现场操作简单、快速高效、精度高等优点,可为锚栓张拉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一种自保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8632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0978166.5

    申请日:2022-0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自保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自保温混凝土,包含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胶凝材料350~450份、页岩陶粒250~320份、页岩陶砂100~120份、废弃风电叶片再生树脂颗粒30~50份、废弃风电叶片再生纤维1~2份、水90~110份、聚羧酸减水剂0.6~1.2份;所述胶凝材料包含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水泥140~180份、粉煤灰80~140份、矿渣粉60~80份、硅灰32~48份、废弃风电叶片再生树脂微粉20~40份、空心玻璃微珠8~20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