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63466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527940.2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恒流型用于电阻阻值检测的ADC前置电路,包括缓冲器1、缓冲器2、恒流发生器、待测电阻Rx和信号端V_ADC;缓冲器1和缓冲器2均用于阻值变换,恒流发生器用于产生相应的直流恒流源。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直流恒流型用于电阻阻值检测的ADC前置电路,在保证精度和效率的前提下,它可以替代传统四线法电路,将电流测量回路和电压测量回路合二为一,不但具有开路保护功能,而且可以检测直流电阻,还具有电路结构较简单、硬件成本较低的突出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068306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0727438.8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IPC: B64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飞机跑道加氧助飞控制装置,包括氧气储罐、主管总气阀、主气管、分支管气阀、喷气管、起飞跑道和多路气阀切换器;氧气储罐内存有高压氧气,其出口处通过主管总气阀与主气管连接;主气管上设有多条供气的分支管道,每条分支管道通过分支管气阀与喷气管连接,每条喷气管分别预设在起飞跑道下,其出口处均嵌在起飞跑道的表面,且间隔分布在预设飞机起飞加力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之间;多路气阀切换器用于控制主管总气阀和分支管气阀的开通与关断。本发明提供的飞机跑道加氧助飞控制装置,能够兼顾当前不减少飞机载荷同时能降低最短起飞距离跑道现实需求,特别适用于高原机场、非高原机场和舰船上对最短起飞跑道距离要求苛刻的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849671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49544.8
申请日:2017-03-14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IPC: H02M3/335 , H02M7/5387 , H02J5/00 ,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4 , H02M3/3353 , H02J3/38 , H02J5/005 , H02M3/33561 , H02M7/538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匹配直流微电网三通道交直流隔离型全桥变换器,包括由直流高压侧全桥变换器、补偿型三绕组隔离型变压器、交流侧全桥变换器、三相桥逆变器和直流低压侧全桥变换器组成,补偿型三绕组隔离型变压器,其主要由1个一次侧绕组和2个二次侧绕组的正激式结构高频变压器组成,并且每个绕组的一端均串接有一个移相补偿型电感,另外,以补偿型三绕组隔离型变压器为中心构建了匹配三个交流与直流双向工作通道直流微电网,本发明结构合理、构建方便、通用性好,不仅能够直接匹配直流微电网以适应不同电压等级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而且还能够实现直流微电网之间高效的直流和交流电源的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0668123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144713.9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IPC: G05B19/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23 , G05B2219/254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系统中多路手动优先介入的起停电控调试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相同的输入光隔离模块、一个手动起动约束模块、一个手动停止约束模块、一个以上相同的控制逻辑模块和一个以上相同的输出光隔离模块,输入光隔离模块分别与手动起动约束模块和手动停止约束模块连接外,还与对应的控制逻辑模块连接,控制逻辑模块分别与手动起动约束模块和手动停止约束模块连接外,还与对应的输出光隔离模块连接;本发明设计简单、结构合理、构建方便,解决了不同自动系统控制逻辑电平转换问题,不但能够克服现有的自动系统中起停电控调试装置通用性不强的缺陷,而且能够降低自动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和节约调试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65583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144709.2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压且可调的单相光耦倍流型降压整流器,包括主电路模块、同步降压模块和控制电路模块三大部分,所述的主电路模块包含两个交流输入端口、两个直流输出端口和一个主电路,所述的同步降压模块包含两个交流输入端口、两个降压的同步输出端口和一个同步降压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包含两个同步输入端口和一个控制电路。本发明与传统倍流整流器相比,可直接应用于高压型整流电路,无需在输入端增加降压变压器进行降压,既适用于常规的方波,又适用于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等交直流电源转换,也可以对直流输出端口的电压进行调整,并且还能够减少和改善输出电压的纹波。
-
公开(公告)号:CN105781892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73241.5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5 , Y02P70/523 , B01F5/00 , F04F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虹吸式液气混合管和复合爆气池的爆气发电装置,包括液气混合管、爆气室、出水管和风力发电机,所述液气混合器的上部为开口的漏斗状结构,所述的爆气室是一个外侧通过三个端口与外界连通的空腔体,所述出水管为管道结构,所述的出气管与所述的爆气室相对应的端口相连接,另一端引至所述风力发电机的风扇前方,用于发电作业。本发明不但能够克服单独利用现有的水力或风力发电所带来的缺陷,而且能提供一种水能和风能相结合的技术,用以提高以水力和风力为代表的可再生资源综合能量利用率,大幅度降低风力发电装置的体积,以及制造和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226938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65389.3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恒流二极管与均压电阻并联分压的直流辅助电源,包括由M个恒流模块和N个稳压模块依次串联组成,其首端和尾端分别接直流电源输入的正端HV+和直流电源输入的负端HV-,其中,M={1,2,…,i,…,m},N={1,2,…,j,…,n},m≥n≥1,另外,M和N数量确定的原则是,保证任一所述恒流模块运行在其恒流的工作电压范围,保证任一所述稳压模块运行在其稳压的工作电压范围。本发明设计简单、结构合理、构建方便、通用性好,不但能够克服现有的直流辅助电源高压适应性的不足,而且能有效地实现高低压直流电源的直接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05224010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38249.7
申请日:2015-11-03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IPC: G05F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恒流二极管与稳压二极管并联分压的直流辅助电源,包括由M个恒流模块和N个稳压模块依次串联组成,其首端和尾端分别接直流电源输入正端HV+和直流电源输入负端HV-,其中,M={1,2,…,i,…,m},N={1,2,…,j,…,n},m≥n≥1,另外,M和N数量确定的原则是,保证任一所述恒流模块运行在其恒流的工作电压范围,保证任一所述稳压模块运行在其稳压的工作电压范围。本发明设计简单、结构合理、构建方便、通用性好,不但能够克服现有的直流辅助电源高压适应性的不足,而且能有效地实现高低压直流电源的直接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05094191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608965.3
申请日:2015-09-23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IPC: G05F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流型恒流电路分压的直流辅助电源,包括由M个恒流模块和N个稳压模块依次串联组成,其首端和尾端分别接直流电源正端HV+和直流电源负端HV-,其中,M={1,2,...,i,...,m},N={1,2,...,j,...,n},m≥n≥1,在设计和使用时,由于所述的任一个恒流模块都有一个恒流的工作电压范围,任一个稳压模块都有一个稳压的工作电压范围,故M个恒流模块和N个稳压模块具体数量的确定都有一个动态范围,其产生的累计电压差之和不能超过直流电源正端HV+与直流电源负端HV-的电压差。本发明设计简单、结构合理、构建方便、通用性好,不但能够克服现有的直流辅助电源高压适应性的不足,而且能有效地实现高低压直流电源的直接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03281023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10207958.3
申请日:2013-05-30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湘潭牵引电气设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H02P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功率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的功率给定方法。在机组工作的最大风速以下,由风力机最佳叶尖速比,得到该风速下对应的电机最佳转速 ,由最佳转速减去电机转速的反馈值后得到差值,再经过PI调节模块和限幅模块1后,得到有功功率的总损耗,再由风力机输出的功率减去总损耗,得到差值,再经过限幅模块2后,最终得到双馈型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的给定值。其中, 为转矩的给定值。本发明产生的效果是,在原有的双馈型风力发电机功率给定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转速闭环,提升了系统速度与功率实时匹配的动态性能,增强了系统抗冲击能力,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