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火炸弹紧凑型大展弦比气动外形布局结构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61057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011068185.1

    申请日:2020-10-0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灭火炸弹紧凑型大展弦比气动外形布局结构,包括弹头、弹身、弹尾和四片可折叠尾翼;弹头设于弹身前端;弹身为标准圆柱体;弹尾主体采用方形体设计,弹尾前端与弹身圆柱之间光滑过渡,有利于保证气动外形的流畅性,方形的外表面有利于翼片折叠,方形体还增大了炸弹内部容积;四片可折叠尾翼沿着弹尾主体周向折叠,折叠后包络尺寸不超过弹身,能够适应圆形发射筒,此设计既可保证翼片折叠时结构更紧凑,又可保证展开时能完全突出弹体表面,更大程度地增大了翼片的受力面积,更利于提高炸弹的稳定性。本发明的气动外形布局结构具有高稳定性、高装填比,结构紧凑,特别适用于筒式发射。

    一种气象探测火箭的参数化气动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866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1385799.X

    申请日:2019-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象探测火箭的参数化气动设计方法,包括步骤S1、基于CATIA参数化建模;S2、基于Pointwise脚本Glyph2的自动网格划分;S3、基于参数化的计算流体力学仿真;S4、基于参数化的仿真结果后处理。本发明的方法的优点:1、基本自动化:气动设计过程中的几何建模、网格划分、计算流体力学仿真以及数据处理等流程都基本实现自动化,大部分工作通过程序自动完成,设计人员主要工作在于设计合理气动外形参数;2、精确性:网格划分的自动化,以及仿真参数设置的自动化并没有牺牲网格质量以及仿真计算精度,保证仿真结果的精确性;3、普适性:本发明适用于所有无控气象探测火箭的气动设计过程。

    一种空投式森林灭火弹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999544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1436033.2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投式森林灭火弹气动外形,采用稳定尾翼式布局,包括弹头,弹身,弹尾和8片尾翼;弹头位于前端,弹身位于中部,弹尾位于尾部,8片尾翼沿周向布置于弹体尾部;弹头为球形或椭球形,弹头占全弹长度12%‑14%;弹身为标准圆柱体,弹身占全弹长度43%‑50%,弹尾为锥柱组合体;弹尾占全弹长度36%‑44%,弹尾锥段与柱段的比例为1:(2.5‑3.5),弹尾柱段直径为弹身直径的0.43‑0.57;弹的长细比为3.7‑4.3。本发明装填空间大、稳定性高并且结构合理,存储时节约空间。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475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0949699.1

    申请日:2020-09-1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试验方法,S1、试车台总控室发出口令发动机点火,统一时标信号触发测力单元的电机转动,所述测力单元还包括应变天平、角度传感器,所述电机带动燃气舵的舵片在发动机的喷流中偏转,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测力单元的数据,包括角度传感器的电压数据、应变天平中的温度和分量的电压数据;S2、数据处理,将数据回收后上传远程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将角度传感器的电压数据转换为燃气舵的偏转角度数据,应变天平的电压数据处理,转换为燃气舵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喷流中感应的力与力矩的数据。试验方法系统,获得数据精度高,通过温度补偿,可获取更可靠的燃气舵性能数据,利于指导发动机与燃气舵设计与优化。

    一种燃气舵测力五分量天平及分力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4679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010949705.3

    申请日:2020-09-1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燃气舵测力五分量天平及分力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数据,发动机点火后燃气舵在发动机喷流中按照指定规律偏转,采集五分量天平中五分量的电压数据,及燃气舵舵偏角δ,所述五分量包括轴向力Fx、法向力Fy、X轴弯矩Mx、Y轴弯矩My、铰链力矩Mz;S2、计算校准。本方法测得数据丰富,规律性良好,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和较高的效率,获取的数据可以全面、准确地描述其性能,为相关专业提供有效数据支撑,同时降低工程研制成本和缩短研制周期,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针对具体的发动机与燃气舵系统结构形式、外形尺寸、性能指标等要求,可准确获取燃气舵性能参数,指导发动机与燃气舵设计与性能优化。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475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010949699.1

    申请日:2020-09-1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试验方法,S1、试车台总控室发出口令发动机点火,统一时标信号触发测力单元的电机转动,所述测力单元还包括应变天平、角度传感器,所述电机带动燃气舵的舵片在发动机的喷流中偏转,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测力单元的数据,包括角度传感器的电压数据、应变天平中的温度和分量的电压数据;S2、数据处理,将数据回收后上传远程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将角度传感器的电压数据转换为燃气舵的偏转角度数据,应变天平的电压数据处理,转换为燃气舵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喷流中感应的力与力矩的数据。试验方法系统,获得数据精度高,通过温度补偿,可获取更可靠的燃气舵性能数据,利于指导发动机与燃气舵设计与优化。

    一种平流层气象探测火箭及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3985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1142789.3

    申请日:2019-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平流层气象探测火箭及应用方法。包括箭体结构单元、发动机单元、控制系统单元、载荷释放单元及探测载荷单元,载荷舱装载两套以上载荷释放单元。典型飞行程序如下:发动机点火后,探测火箭达到弹道顶点,载荷舱开舱,释放第一组探空仪,延时开伞;前一组探空仪释放后经延时后,释放下一组探空仪,释放后延时开伞;循环前步骤,直至全部探空仪释放完毕。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有益效果:探测火箭可装载多枚不同探测能力的探空仪,综合探测载荷装载能力较强;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的飞行高度释放单枚或分组释放多枚探空仪,覆盖不同探测高度及区域,有效提升探空效能;可以应用于恶劣环境条件下提供参数支撑。

    一种气象探测火箭的参数化气动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866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1911385799.X

    申请日:2019-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象探测火箭的参数化气动设计方法,包括步骤S1、基于CATIA参数化建模;S2、基于Pointwise脚本Glyph2的自动网格划分;S3、基于参数化的计算流体力学仿真;S4、基于参数化的仿真结果后处理。本发明的方法的优点:1、基本自动化:气动设计过程中的几何建模、网格划分、计算流体力学仿真以及数据处理等流程都基本实现自动化,大部分工作通过程序自动完成,设计人员主要工作在于设计合理气动外形参数;2、精确性:网格划分的自动化,以及仿真参数设置的自动化并没有牺牲网格质量以及仿真计算精度,保证仿真结果的精确性;3、普适性:本发明适用于所有无控气象探测火箭的气动设计过程。

    一种平流层气象探测火箭及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39855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911142789.3

    申请日:2019-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平流层气象探测火箭及应用方法。包括箭体结构单元、发动机单元、控制系统单元、载荷释放单元及探测载荷单元,载荷舱装载两套以上载荷释放单元。典型飞行程序如下:发动机点火后,探测火箭达到弹道顶点,载荷舱开舱,释放第一组探空仪,延时开伞;前一组探空仪释放后经延时后,释放下一组探空仪,释放后延时开伞;循环前步骤,直至全部探空仪释放完毕。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有益效果:探测火箭可装载多枚不同探测能力的探空仪,综合探测载荷装载能力较强;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的飞行高度释放单枚或分组释放多枚探空仪,覆盖不同探测高度及区域,有效提升探空效能;可以应用于恶劣环境条件下提供参数支撑。

    一种空投式森林灭火弹气动外形

    公开(公告)号:CN11299954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11436033.2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投式森林灭火弹气动外形,采用稳定尾翼式布局,包括弹头,弹身,弹尾和8片尾翼;弹头位于前端,弹身位于中部,弹尾位于尾部,8片尾翼沿周向布置于弹体尾部;弹头为球形或椭球形,弹头占全弹长度12%‑14%;弹身为标准圆柱体,弹身占全弹长度43%‑50%,弹尾为锥柱组合体;弹尾占全弹长度36%‑44%,弹尾锥段与柱段的比例为1:(2.5‑3.5),弹尾柱段直径为弹身直径的0.43‑0.57;弹的长细比为3.7‑4.3。本发明装填空间大、稳定性高并且结构合理,存储时节约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