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楸树微繁殖的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13961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610981483.7

    申请日:2016-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楸树微繁殖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外植体的获取;2)转接培养;3)继代增殖培养;4)扦插培养;5)炼苗与移栽;采用本发明的楸树微繁殖的培育方法繁殖材料来源于母体即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母树,确保生产出来的种苗全部是代表母本无性系的优良品种,不存在品种混杂不清的现象,显著提高了育苗的繁殖系数,提高了扦插苗的生根率、成活率和壮苗率,而且去除了楸树组培苗的组培生根过程,直接以高度为2~3cm的无根苗进行微型扦插培养,在保证苗木扩繁系数的同时大大节省了培养时间和生产成本。

    一种杉木新品种与油茶的套种模式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5510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55099.9

    申请日:2024-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杉木新品种与油茶的套种模式及其方法,属于人工造林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杉木新品种‑‘鄂杉1号’(罗田垂枝杉,简称垂枝杉)树冠窄小、树干高直的变异特性,营建了一种可以与油茶共生互补的复层栽培与复合经营模式;本发明所选树种结构科学合理,油茶的宽大冠幅与垂枝杉的窄小冠幅相互间隔,垂枝杉的高干型和油茶的低干型空间错落,早期可为油茶遮阴,后期树冠分层可保持林间光照充足,两树种形成共生互补的空间结构关系,同时林分结构更加优化,提高幼林郁闭度,减少林地裸地,改善林地环境,有效提升林分质量、健康状况、经营效益和生态景观效果,实现一地多用和一地多收,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发挥人工林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多功能效益,保障油料、木材等林产品供给多样化、优质化,实现人工林林地的可持续经营和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双重目标。

    一种健化用栽培基质及其在石斛组培苗健化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83100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1004162.8

    申请日:2023-08-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种苗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健化用栽培基质,包括体积比为1:(1‑2):1的松树疫木、新鲜松树皮和饼肥。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体积比将松树疫木、新鲜松树皮和饼肥混合后发酵6‑10个月;用水冲淋发酵产物至70‑80%黑水流出后,晾干至留存50%‑60%水份,制得所述栽培基质。这种健化用栽培基质中增加了松树疫木无害化处理后形成的颗粒物的使用,既实现了松树疫木的高效利用,又在保证健化苗木正常生长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药用石斛组培苗健化的生产成本。本发明还提供了石斛组培苗健化方法,采用二次健化法进行苗木健化,缩短了健化时间,有效提高了健化组培苗的成活率和后期苗木保存率。

    一种非贴近式林木直径测量器

    公开(公告)号:CN220524848U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22211978.X

    申请日:2023-08-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林木胸径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非贴近式林木直径测量器,主要解决了难以靠近林木时主干直径的远距离测量问题,该测量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滑动设置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前端面靠一侧位置开设有测量槽,所述测量槽内壁滑动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后端面固定设置有多个齿块,所述延伸杆中间内底面固定设置有小型电机,所述小型电机输出端固定设置有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小型电机带动齿轮使内测量卡条与外测量卡条之间的开口打开或闭合,从而控制该开口可以夹紧林木主干,同时小型电机转动的圈数会通过数显系统传递到测量器的显示屏,由显示屏显示对应的林木直径数值,整个测量过程简便易操作。

    一种用于测量林木胸径的工具

    公开(公告)号:CN217465624U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21431553.9

    申请日:2022-06-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木胸径测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林木胸径的工具,包括第一直尺、第二直尺、第三直尺和第四直尺,还包括数量为若干个的连接机构和锁紧机构。该用于测量林木胸径的工具,通过连接机构便于快速对若干个第一直尺、第二直尺、第三直尺和第四直尺进行安装及拆卸,使得该工具适合不同胸径的林木测量使用,并通过锁紧机构选择性同步锁定连接机构与第一直尺、第二直尺、第三直尺或第四直尺两两之间的滑动间距及折叠角度,进一步使得该工具在测量过程中便于快速高精度同步测量林木不同方向上的胸径,达到简单方便高精度测量的效果。

    一种林木种子收集器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850218U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22174057.6

    申请日:2022-08-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木种子收集器,属于种子收集工具技术领域,解决了设备结构复杂、装置笨重、不利于野外携带使用,同时对树体本身也有一定损害的问题。该种子收集器包括支撑杆和支撑架;支撑架共设置有四组,且支撑架采用伸缩杆结构;支撑架还包括有:卡点,卡点共设置有八组;布兜,布兜固定设置于四组支撑架的内侧顶部,且布兜与卡点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支撑杆、第一夹板、支撑架、卡点、布兜和第二夹板,使得本装置能够精准的对于当前树木的球果或种子进行收集,便于在野外对本装置进行拆分携带,且本装置在收集的过程中不会对于树体造成任何损伤,保证了种子的质量。

    一种室内组培苗健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756195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555150.3

    申请日:2016-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146 Y02P60/2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组培苗健化装置,包括培养架,健化炼苗套装,光照机构和微电脑光控开关;健化炼苗套装包括托盘、多个育苗容器和透明罩,多个育苗容器放置在托盘上,透明罩罩住托盘和育苗容器,透明罩上表面设有多个透气孔,健化炼苗套装放置在培养架上,光照机构设置在健化炼苗套装上方,光照机构与微电脑光控开关电连接。该室内组培苗健化装置利用托盘补控水方式完成组培苗的水分控制,利用带孔透明罩保证健化炼苗过程不同空气湿度条件的控制,利用微电脑光控制开关人工调控组培苗健化的光照时间,该装置组装方便、灵活,可重复多次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高效、快捷、实用、耐用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