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45305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586045.6
申请日:2015-09-16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地松大树针叶束的水培育苗方法,属于松类无性繁殖技术领域。本发明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生长优势明显的8~10年生湿地松大树为母株,在保持其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仅采取少量的侧枝幼化处理并利用针叶束快速、高效地繁殖成无性系。本发明方法是通过离休水培方式打破针叶束的休眠状态,并提供必要的养分促进细胞分化逐步形成愈伤组织、根原基、不定根以及芽的萌动与生长,继而萌发出形态与实生苗完全一致的针形初生叶,发育成新的苗木,因此本发明方法不受湿地松母株年龄的制约。另外,本发明仅需对优良母株进行少量侧枝的弱度修剪,保证了母株的完整性和遗传测定系统的稳定性,易于在生产中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31430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202213.4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咸宁市林业科学院
IPC: A01G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杉木超短周期小径材造林方法,属于人工造林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造林地选择、苗木规格、林地准备、栽植技术、抚育管理和主伐处理等关键技术点;本发明通过高密度造林,将造林密度提高1.5倍左右,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通过超短轮伐期,将主伐年龄缩短一半左右,既能控制林分密度过高造成林木激烈竞争而发生自然枯死现象,又可在常规经营周期内进行2次连作或轮作,可成倍提高林地生产力和经营效益;同时无需进行间伐,只需对造林后1~3年进行幼林管护,3~4年时林分即可完全郁闭并进行自然竞争状态,直到开始发生林木自然稀疏前即进行主伐,降低了间伐等经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145305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86045.6
申请日:2015-09-16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地松大树针叶束的水培育苗方法,属于松类无性繁殖技术领域。本发明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生长优势明显的8~10年生湿地松大树为母株,在保持其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仅采取少量的侧枝幼化处理并利用针叶束快速、高效地繁殖成无性系。本发明方法是通过离休水培方式打破针叶束的休眠状态,并提供必要的养分促进细胞分化逐步形成愈伤组织、根原基、不定根以及芽的萌动与生长,继而萌发出形态与实生苗完全一致的针形初生叶,发育成新的苗木,因此本发明方法不受湿地松母株年龄的制约。另外,本发明仅需对优良母株进行少量侧枝的弱度修剪,保证了母株的完整性和遗传测定系统的稳定性,易于在生产中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5510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55099.9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杉木新品种与油茶的套种模式及其方法,属于人工造林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杉木新品种‑‘鄂杉1号’(罗田垂枝杉,简称垂枝杉)树冠窄小、树干高直的变异特性,营建了一种可以与油茶共生互补的复层栽培与复合经营模式;本发明所选树种结构科学合理,油茶的宽大冠幅与垂枝杉的窄小冠幅相互间隔,垂枝杉的高干型和油茶的低干型空间错落,早期可为油茶遮阴,后期树冠分层可保持林间光照充足,两树种形成共生互补的空间结构关系,同时林分结构更加优化,提高幼林郁闭度,减少林地裸地,改善林地环境,有效提升林分质量、健康状况、经营效益和生态景观效果,实现一地多用和一地多收,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发挥人工林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多功能效益,保障油料、木材等林产品供给多样化、优质化,实现人工林林地的可持续经营和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双重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0484644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1910835241.0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本落叶松种质的指纹图谱构建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是基于SSR分子标记鉴定方法构建的,利用9对SSR引物构建92份收集自中国和日本共10个省市的日本落叶松种质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种质鉴定的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不仅能够准确、高效地构建不同日本落叶松种质的指纹图谱,还能对日本落叶松种质进行鉴定,有利于日本落叶松种质的利用和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02524277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187567.0
申请日:2011-07-06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扦插繁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植物扦插繁殖组合物,它是由占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吲哚丁酸0.5~1.5份,吡唑啉酮0.5~1.5份,丁酰肼0.5~1.5份,硫胺0.5~1.5份,滑石粉61~71份,克菌丹15~25份,食糖8~12份。植物扦插繁殖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将吲哚丁酸、吡唑啉酮、丁酰肼、硫胺素溶入到植物扦插繁殖组合物总重量0.6~0.8倍的无水丙酮中充分溶解,定量移入钵中,加入滑石粉,置于轻微气流上,不断搅拌其混合浆直至完全干燥,用50目活动筛过滤后与克菌丹、食糖充分混合,按此制备方法制作的植物扦插繁殖组合物能有效提高扦插植物的生根率和生根质量,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48464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35241.0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本落叶松种质的指纹图谱构建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是基于SSR分子标记鉴定方法构建的,利用9对SSR引物构建92份收集自中国和日本共10个省市的日本落叶松种质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种质鉴定的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不仅能够准确、高效地构建不同日本落叶松种质的指纹图谱,还能对日本落叶松种质进行鉴定,有利于日本落叶松种质的利用和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07125118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710351829.X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田垂枝杉基部萌条的培育和扦插育苗方法。该方法通过选择8~25年生的罗田垂枝杉孤立木、稀疏林分或萌芽林优良单株,以不砍伐林木、保存现有资源为前提,无需新建采穗圃,采取基部促萌的方法培育萌条,有针对性地解决了罗田垂枝杉扦插育苗的关键性问题。所得扦插苗比较粗壮,根系发达,造林成活率高,造林当年苗木生长较快,可节约造林成本,提高造林质量;同时本发明技术简单,操作容易,同时节约用地,耗材少,产量高,成本低,可缩短育种周期5年以上,非常适合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125118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351829.X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田垂枝杉基部萌条的培育和扦插育苗方法。该方法通过选择8~25年生的罗田垂枝杉孤立木、稀疏林分或萌芽林优良单株,以不砍伐林木、保存现有资源为前提,无需新建采穗圃,采取基部促萌的方法培育萌条,有针对性地解决了罗田垂枝杉扦插育苗的关键性问题。所得扦插苗比较粗壮,根系发达,造林成活率高,造林当年苗木生长较快,可节约造林成本,提高造林质量;同时本发明技术简单,操作容易,同时节约用地,耗材少,产量高,成本低,可缩短育种周期5年以上,非常适合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9027840U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21845149.X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原土取样器,包括第一手柄、第一半圆容器体、第二半圆容器体,第一手柄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外螺纹连接有脚蹬杆,脚蹬杆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连接有凸起块,凸起块固定连接有顶盖,顶盖上固定设有第二通孔,顶盖上螺纹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固定设有弹簧,弹簧固定设有固定杆,固定杆螺纹连接有第一推杆,第一半圆容器体和第二半圆容器体固定卡槽和卡块,第二半圆容器体上固定设有刻度,第一半圆容器体和第二半圆容器体连接有环刀,环刀固定设有螺纹刀刃。本实用新型便于样品的保存和运输,保证了土样的完整性,可配置不同取样深度的取样杯,同时拆装方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