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13961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610981483.7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楸树微繁殖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外植体的获取;2)转接培养;3)继代增殖培养;4)扦插培养;5)炼苗与移栽;采用本发明的楸树微繁殖的培育方法繁殖材料来源于母体即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母树,确保生产出来的种苗全部是代表母本无性系的优良品种,不存在品种混杂不清的现象,显著提高了育苗的繁殖系数,提高了扦插苗的生根率、成活率和壮苗率,而且去除了楸树组培苗的组培生根过程,直接以高度为2~3cm的无根苗进行微型扦插培养,在保证苗木扩繁系数的同时大大节省了培养时间和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21887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086532.0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IPC: C12N15/29 , C12N15/84 , C12N15/11 , C07K14/415 , C12Q1/6895 , A01H4/00 , A01H5/12 , A01H6/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杨树PdeMYB194基因及应用,所述基因能够调控植物叶色叶形且具有抗旱性,本发明通过具体试验将PdeMYB194基因导入南林895杨中来说明PdeMYB194基因在控制杨树的生长发育及抗逆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植物基因工程及遗传改良基因上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83498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975670.9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79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业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鉴定山桐子雌雄单株性别的InDel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对山桐子样品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最终得到2对分子标记引物。这两对InDel分子标记在山桐子雌性个体中均能扩增出清晰稳定的PCR产物电泳条带,但在雄性个体和雌雄同株个体中不能扩增出任何PCR产物,可以在山桐子性别鉴定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00495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0554407.3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楸树全株资源进行无性繁殖的方法,属于楸树繁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方法:(1)萌条获取:通过采穗圃促萌和/或根段促萌和/或茎段促萌获取萌条;(2)激素处理:将获得的萌条其基部蘸取促生根激素溶液;(3)萌条扦插:经激素处理后的萌条,将其扦插种植到装有扦插基质的育苗容器中人工温控培养20‑25天,扦插深度3‑4cm,得到生根的楸树嫩枝;(4)炼苗与移栽:将装有生根的楸树嫩枝的育苗容器,置于阴凉、通风的自然环境中炼苗,即可移栽到大田。解决扦插过程仅采用枝条扦插,浪费母本植物以及扦插苗生根率、存活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71888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1258.8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4/008 , A01G2/30 , A01G2003/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滇楸与梓树的试管苗微型嫁接方法,该方法在进行滇楸与梓树的组培苗微型嫁接时,使用透明硅胶管作为接穗与砧木的绑缚和固定材料,除了具有不受季节环境限制,占地面积小,繁殖系数高,嫁接苗后期管理简单,成苗快等试管苗微型嫁接的一般优势之外,还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耗时短,接穗与砧木容易固定,形成层容易对齐,嫁接成活率高的优点,非常适合滇楸的种苗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55037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46317.4
申请日:2011-12-28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油茶轻基质育苗的基质配方,由如下体积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泥炭45%-55%、珍珠岩30%-40%和谷壳10%-20%。利用本发明的基质配方培养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苗的成活率均在94%以上,抽梢率达到90%以上,株高达到14cm以上,地径达到3.28mm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83100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1004162.8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种苗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健化用栽培基质,包括体积比为1:(1‑2):1的松树疫木、新鲜松树皮和饼肥。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体积比将松树疫木、新鲜松树皮和饼肥混合后发酵6‑10个月;用水冲淋发酵产物至70‑80%黑水流出后,晾干至留存50%‑60%水份,制得所述栽培基质。这种健化用栽培基质中增加了松树疫木无害化处理后形成的颗粒物的使用,既实现了松树疫木的高效利用,又在保证健化苗木正常生长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药用石斛组培苗健化的生产成本。本发明还提供了石斛组培苗健化方法,采用二次健化法进行苗木健化,缩短了健化时间,有效提高了健化组培苗的成活率和后期苗木保存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0495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54407.3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楸树全株资源进行无性繁殖的方法,属于楸树繁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方法:(1)萌条获取:通过采穗圃促萌和/或根段促萌和/或茎段促萌获取萌条;(2)激素处理:将获得的萌条其基部蘸取促生根激素溶液;(3)萌条扦插:经激素处理后的萌条,将其扦插种植到装有扦插基质的育苗容器中人工温控培养20‑25天,扦插深度3‑4cm,得到生根的楸树嫩枝;(4)炼苗与移栽:将装有生根的楸树嫩枝的育苗容器,置于阴凉、通风的自然环境中炼苗,即可移栽到大田。解决扦插过程仅采用枝条扦插,浪费母本植物以及扦插苗生根率、存活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96676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242941.4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业丰产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用牡丹覆膜复合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林地选择;2)整地做床;3)覆膜;4)油用牡丹种苗选择;5)辣椒种苗选择;6)油用牡丹+辣椒套种;7)抚育管理。采用本发明的油用牡丹覆膜复合种植方法进行油用牡丹造林定植栽培,可大幅度减少幼苗期生产管护中的除草成本,确保苗木的生长质量;同时采用油用牡丹+辣椒的复合种植模式,由于辣椒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种植当年就能见效,在油用牡丹的幼苗期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很好地解决了油用牡丹幼苗期林地无收入无产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076874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443103.5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楸树嫩枝扦插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嫩枝插穗获取;2)激素处理;3)嫩枝扦插;4)炼苗与移栽;采用本发明的楸树嫩枝扦插繁殖方法繁殖材料来源于母体即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母树,确保生产出来的种苗全部是代表母本无性系的优良品种,不存在品种混杂不清的现象,而且从扦插到扦插苗大田移栽只需要25~30天,显著提高了育苗时间,同时人工扦插环境的控制保证了扦插苗的生根率、成活率和壮苗率,大大节省了培养时间和生产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