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碳纳米管-镍”异质结的太赫兹电磁波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03399349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20137.0

    申请日:2013-07-26

    Abstract: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镍”异质结的太赫兹电磁波探测器,涉及一种太赫兹波段的电子学器件。本发明包括一段宏观长的碳纳米管束丝、两根镍电极,聚焦透镜、密封罩以及精度为纳安级电流表,其中碳纳米管束丝也可采用碳纳米管;碳纳米管束丝的两端分别与两根镍电极相连接,并真空封装在密封罩内。聚焦透镜安装在密封罩的侧面;所述的纳安级电流表与镍电极露出密封罩外部的接线端连接;太赫兹电磁波穿过密封罩上的聚焦透镜后直接照射在“碳纳米管-镍”异质结上。实验表明,当太赫兹波照射在该异质结上时,回路中即可产生显著的电流。本发明器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其响应时间为毫秒量级。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镍”异质结的太赫兹电磁波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203365697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452503.3

    申请日:2013-07-26

    Abstract: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镍”异质结的太赫兹电磁波探测器,涉及一种太赫兹波段的电子学器件。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段宏观长的碳纳米管束丝、两根镍电极,聚焦透镜、密封罩以及精度为纳安级电流表,其中碳纳米管束丝也可采用碳纳米管;碳纳米管束丝的两端分别与两根镍电极相连接,并真空封装在密封罩内。聚焦透镜安装在密封罩的侧面;所述的纳安级电流表与镍电极露出密封罩外部的接线端连接;太赫兹电磁波穿过密封罩上的聚焦透镜后直接照射在“碳纳米管-镍”异质结上。实验表明,当太赫兹波照射在该异质结上时,回路中即可产生显著的电流。本实用新型器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其响应时间为毫秒量级。

    一种硫酸钡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53425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44582.9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酸钡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适量钡液注入反应容器,接着将硫酸盐溶液雾化成超细雾滴后注入反应容器,搅拌使两者反应生成硫酸钡悬浮液,然后将悬浮液老化。经洗涤、过滤、干燥、研磨后即得到硫酸钡纳米材料。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硫酸钡粒径可控,且可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一种石墨烯与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3396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078539.4

    申请日:2013-03-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与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贴附有石墨烯薄膜的基底浸于PDDA(聚二烯丙基二甲基胺盐酸盐)水溶液中,浸泡,取出后用水冲洗;然后将吸附有PDDA分子的石墨烯薄膜浸于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浸泡,取出后用水冲洗;最后将所制备的复合薄膜吹干,并在300℃~800℃的保护气氛中充分还原,即得到石墨烯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复合薄膜。本发明实现了石墨烯与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可控制备,具有大面积、超薄、高透光性以及超低的电阻温度系数。

    基于硅线阵列掺磷的芯壳型结构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50763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222991.X

    申请日:2010-07-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硅材料器件、微米材料及太阳能电池应用技术领域的基于硅线阵列掺磷的芯壳型结构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芯壳型太阳能电池是由边长或者直径在微米量级、高度在微米量级、硅线间距可调控的硅线阵列组成。硅线阵列具有规则的形貌,光滑的表面,均匀的高度,较好的光吸收效率等优点。该硅线阵列由P型硅通过掺磷工艺,制备出外表为掺磷硅层(呈N型),芯部为呈P型硅层的芯壳型结构,实现了在1×1cm2面积上分布一百万个微米级太阳能电池并联的结构。掺磷工艺中,通过控制鼓入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掺磷温度和掺磷时间等来实现掺磷层厚度的控制。本发明的电池转换效率达到9.22%。

    一种三维碳纳米管纳米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294250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41023.0

    申请日:2011-05-27

    Abstract: 一种三维碳纳米管纳米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纳米复合催化剂含有碳纳米管海绵和硫化镉纳米粒子。其制备方法是将碳纳米管海绵浸于硫化镉纳米粒子的有机溶液中,使硫化镉纳米粒子附着在碳纳米管海绵的表面和孔隙内部,形成三维碳纳米管纳米复合催化剂。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复合催化剂在吸附-光催化降解水体中染料分子的应用。一方面,碳纳米管海绵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良好、易操作和加工;另一方面,硫化镉纳米粒子具有高的光催化活性,能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水中的染料分子,因此本发明得到的纳米复合催化剂在水处理时具有吸附量大、降解效率高、易操作和加工、能同时降解水中的多种污染物等优点。

    一种基于石墨烯/硅肖特基结的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71092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910219530.4

    申请日:2009-12-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47

    Abstract: 一种基于石墨烯/硅肖特基结的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将钛钯银TiPdAg背电极、n型单晶硅片n-Si、环形的二氧化硅SiO2层和环形的金膜从下往上层叠式放置,金膜的内孔、二氧化硅SiO2层中间的通孔和n型单晶硅片n-Si的上表面形成台阶孔;采用直接转移、甩膜、喷涂、浸沾、过滤的方法将石墨烯或石墨烯的有机悬浊液平铺在台阶孔表面上,干燥后的石墨烯薄膜与基底电极上的n-Si紧密结合;石墨烯薄膜一端引出导线做为光伏电池的正极,钛钯银TiPdAg背电极4一端引出导线做为光伏电池的负极即可,本发明的光伏电池降低了硅的使用率,且组装工艺简单、成本低,适于规模化应用。

    一种碳纳米管绵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07704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910088941.4

    申请日:2009-07-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绵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碳纳米材料合成和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碳纳米管绵是由多壁碳纳米管互相缠绕搭结在一起而形成的无序网络状多孔结构的宏观体材料。该碳纳米管绵具有超低密度,超疏水性,良好的吸附性、循环压缩性、形状记忆功能和绝热性。该碳纳米管可用作吸能减振,隔热吸声,吸附有毒有机溶液,油水分离和过滤等材料。该碳纳米管绵由催化裂解法直接制成,以二氯苯为碳源,二茂铁为催化剂。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可以批量生产。

    双壁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3931C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03143102.X

    申请日:2003-06-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范围的一种双壁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以正己烷为碳源,二茂铁为催化剂前驱体,氩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为载气,硫磺作为添加剂,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卧式电阻炉上合成双壁碳纳米管。直接采用硫磺代替噻吩,可以保证溶液中硫的浓度在反应过程中比较稳定,采用较大流量的氩气和氢气混合气体以获得双壁碳纳米管。本技术操作简单,稳定性较高,适合于批量合成双壁碳纳米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