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5999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1130081.8
申请日:2022-09-16
IPC: F24D19/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供热系统的热能数据的处理方法及供热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构建目标,获取供热系统中的至少一个供热支路的第一流量信息,以及供热支路的第一首端温度信息和第一末端温度信息;在确定预设的多个约束条件组均满足第一要求的情况下,至少基于第一流量信息、第一首端温度信息和第一末端温度信息,确定供热系统的储能模型;基于检测目标,获取供热支路的第二流量信息,以及供热支路的第二首端温度信息和第二末端温度信息;至少基于第二流量信息、第二首端温度信息和第二末端温度信息,利用储能模型,确定供热系统的目标储能信息,以基于目标储能信息,控制供热系统。该方法能够获取储能模型,进而利用其控制供热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520492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393347.7
申请日:2021-04-1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获取营运车辆上线服务流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计算运营商的出行服务平台中用户出行的实际需求参数;基于实际需求参数、行程平均费用和运营商抽成比例计算系统营运收益;基于实际需求参数、行程平均费用、运营商抽成比例、上线服务的营运车辆数、载客营运车辆的单车行驶里程、单位里程能耗成本和固定成本计算驾驶员营运收益;计算在系统营运收益为最大时的第一营运车辆上线服务流量、在驾驶员营运收益为最大时的第二营运车辆上线服务流量;对第一营运车辆上线服务流量和第二营运车辆上线服务流量进行加权计算而获得均衡的营运车辆上线服务流量。这可以均衡出行市场中的服务供给和出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33332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210712510.6
申请日:2022-06-22
IPC: G06Q50/06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营运电动车辆充电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预期收益信息、第一价格信息和第二价格信息;基于所述预期收益信息、所述第一价格信息和所述第二价格信息,确定用于表征充电成本与第一车辆信息,以及第二车辆信息之间关联关系的关系模型;在满足第一约束条件和第二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系模型确定所述第一车辆信息和所述第二车辆信息;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为所述充电成本低于目标成本;所述第二约束条件包括目标区域中的营运电动车辆在目标时间范围内的充电量大于等于耗电量。利用该方法在基本保证电能供需平衡的基础上,能够实现优化充电计划,降低充电成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68833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850053.2
申请日:2021-07-27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14 , G06F119/0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网动态状态估计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建立热网动态状态估计的时域窗和频域窗;构建所述时域窗内热网动态状态估计的量测向量;构建所述时域窗内热网动态状态估计的状态向量;根据所述量测向量和所述状态向量,建立热网动态状态估计的目标函数;建立热网动态状态估计的约束条件,所述约束条件包括热网管道的温度动态约束,所述热网管道的温度动态约束与所述频域窗内每一个频率分量的热网管道温度动态约束、热网管道首端温度的时域-频域映射约束及热网管道末端温度的时域-频域映射约束相关;根据所述目标函数和所述约束条件构建热网动态状态估计模型;求解所述热网动态状态估计模型获得所述状态向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398752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111461293.X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电‑气耦合系统区间能流交流模型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区间能流交流模型,以及基于建立的区间能流交流模型,建立天然气系统支路及电力系统节点状态量求解模型,进而对天然气系统支路及电力系统的节点状态量进行求解分析,同时结合约束条件,得到区间能流交流模型中天然气系统支路参数区间及电力系统节点状态量参数区间。本发明考虑了不可忽略的可再生能源注入的不确定性,通过区间能流交流模型的建立,实现了对高渗透可再生能源的电‑气耦合系统不确定能流的建模与计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气耦合系统区间能流交流模型的分析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469267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111590533.6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清源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性离散系统信源初值信息损失分析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建立线性离散系统模型;基于线性离散系统模型,建立并优化线性离散系统最小信息损失动态状态估计的目标函数;结合线性离散系统的特性,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输出状态初值信源损失函数模型;预设状态条件,对状态初值信源损失函数模型的信源初值信息损失进行分析;本发明基于线性离散系统最小信息损失动态状态估计模型,结合线性离散系统特性进行优化,得到状态初值信源损失函数;并针对线性离散系统的状态初值信源损失函数进行分析;本发明的推导过程对线性离散系统的信源损失的初值部分进行量化,方便根据最小信息损失状态估计模型研究线性离散系统的信源初值信息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439880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111463451.5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7/12 , G06F113/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潮流计算的气体管道泄漏检测方法,通过建立管道的动态水力模拟的FDTD模型,结合管道状态量的实测序列和根据该模型计算出来的管道状态量估计序列,分析判断管道的泄漏情况。具体是将待检测管道的状态量实测序列作为模型的初始边界条件输入模型计算,输出对应的估计序列,再将估计序列与对应的实测序列进行比较,当估计序列与实测序列匹配度较低时,则判断管道发生了泄漏。本发明的方法是在FDTD模型与管道泄漏特性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潮流计算的泄漏检测模型,适用于天然气长输管道的泄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77987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110989053.0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2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13/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热耦合系统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其存储介质。本方法首先构建一个用于电热耦合系统调度的强化学习网络;实时采集电热耦合系统中的量测数据,根据量测数据及电热耦合系统对控制信号的反应情况,对所述强化学习网络进行训练,更新强化学习网络中的参数;利用训练好的强化学习网络,根据实时采集的量测数据输出动作,对电热耦合系统进行控制。克服传统基于模型的优化方法和传统强化学习算法的不足之处,基于附加记忆的强化学习,不依赖于建筑物的精确模型,且可处理电热耦合系统中热传递大时延带来的难以学习的问题,最大限度挖掘负荷侧的灵活性,适于在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4218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32223.3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碱性电解槽的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涉及碱性电解槽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碱性电解槽,依据电极动力学建立碱性电解槽的电流‑电压经验关系模型与产氢量的产氢表达式;根据通入的交流电功率与整流器的整流效率,得到碱性电解槽的输入电功率的第一表达式,根据功率、电流与电压间的关系,得到输入电功率的第二表达式;结合电流‑电压经验关系模型、产氢表达式、第一表达式与第二表达式,得到关于交流电功率与产氢量的关系式;对关系式进行求解,其中,求解过程中将电流‑电压经验关系模型中的对数项采用分段线性拟合的方式进行简化。本申请能够使含有碱性电解槽模型的优化问题的求解难度大幅减低,并保证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65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511416.9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浙江大学
Inventor: 黄晓尧 , 吴至复 , 孙宏斌 , 戴铁潮 , 徐昱 , 黄红兵 , 郭庆来 , 黄宇腾 , 杨强 , 张旭东 , 张建松 , 沈思琪 , 葛怀畅 , 王彬 , 潘昭光 , 俞天奇 , 董伟 , 刘艺娴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配电网全局碳流分布式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分布式输配电网中的电力属性数据确定全网功率分布;基于全网功率分布,进行潮流追踪,确定对应的基础矩阵及基础向量,构建逆流追踪矩阵;基于基础矩阵、基础向量及逆流追踪矩阵,对发输电主系统进行潮流追踪,计算得到发输电主系统中各节点的电碳因子分布;根据发输电主系统中各节点与配电从系统的连接关系确定边界节点,并将边界节点的电碳因子加入等值的发电机组作为配电从系统的输入,并通过对配电从系统进行潮流追踪,确定配电从系统中各节点的电碳因子分布,从而确定全局碳流分布。采用本方法能够在得到准确的计算结果的同时,也极大的节约了计算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