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4592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31580.4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IPC: C25B1/02 , C25B3/07 , C25B3/26 , C25B1/50 , C25B9/19 , C25B15/02 , C25B15/027 , C25B15/08 , C12M1/107 , C12M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高压电化学技术的CO2气体高值转化设备,该设备包括加热装置、密封壳体、工作电极、对电极、参比电极和搅拌装置,加热装置被设置成包围密封壳体,密封壳体设置有阴极腔室和阳极腔室,在阴极腔室中包含同型产乙酸菌或产甲烷菌,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由密封壳体的顶盖外部延伸到阴极腔室内,对电极由密封壳体的顶盖外部延伸到阳极腔室内,搅拌装置分别由密封壳体的顶盖外部延伸到阴极腔室和阳极腔室内,在密封壳体的顶盖上设置有进出液口和进出气口,进出液口和进出气口与阴极腔室和阳极腔室连通。该设备例如以水和CO2/CO作为原料,通过微生物电合成制备高价值的化学品。
-
公开(公告)号:CN116355752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52141.1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IPC: C12M1/42 , C25B3/07 , C25B3/26 , C25B9/19 , C12P7/54 , C12P7/6409 , C12R1/145 , C12R1/63 , C12R1/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过微生物电解池协同实现CO2还原与纤维素电发酵的方法。本申请通过在H型电解池的阴极和阳极上构建不同的微生物菌群,使得CO2在阴极处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甲酸、乙酸、乙醇等);同时使纤维素在阳极处进行电发酵,逐步转化为有机酸。通过构建不同的微生物菌群,实现CO2和纤维素的定向转化,本申请的方法可以最大化利用纤维素,成本低、效率高,并集合CO2资源化利用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65665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68566.3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Abstract: 一种利用农业废弃物微纳粉体进行发酵产酶的方法,包括:将农业废弃物进行一次粉碎,得到农业废弃物颗粒,所述农业废弃物颗粒的粒径为毫米级;采用改性剂对所述农业废弃物颗粒进行表面改性,使所述农业废弃物颗粒表面引入含氧基团;将经过表面改性的农业废弃物颗粒进行二次粉碎,得到表面改性的农业废弃物微纳粉体,所述表面改性的农业废弃物微纳粉体的粒径为微米级;以所述表面改性的农业废弃物微纳粉体作为生物质基质,进行发酵产酶。本申请的发酵产酶方法可显著提升产酶效率和酶产量,大幅提高产酶速率,显著提高生物基质利用率和降低单位酶产量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5902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68558.9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IPC: C12N9/00
Abstract: 一种生物基质预处理方法及微生物发酵产酶方法,所述生物基质预处理方法包括:采用含有金属阳离子的表面改性溶液对生物基质进行表面电荷改性,得到含有所述金属阳离子的改性生物基质;将所述改性生物基质进行至少两个冻融循环,其中,一个所述冻融循环包括一次冷冻和一次解冻;将经过所述冻融循环的改性生物基质烘干。本申请实施例的微生物发酵产酶方法可以提升酶产量和产酶效率、缩短产酶周期、操作简便易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37687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568564.4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Abstract: 一种生物基质修饰促进微生物发酵产酶的方法,包括:将含有木质纤维素的生物基质原料分散在水中,得到第一生物基质悬浊液;对所述第一生物基质悬浊液进行超声破碎处理,得到第二生物基质悬浊液;将所述第二生物基质悬浊液与固体酸混合,并对所述第二生物基质悬浊液与所述固体酸的混合液进行高压微射流处理,使得在固体酸和高压微射流作用下,所述第二生物基质悬浊液中的生物基质的木质纤维素发生水解反应,得到生物基质料液;采用所述生物基质料液进行发酵产酶。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大幅提高产酶效率、产酶量和单位生物基质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884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57979.X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IPC: C25B3/07 , C12M1/42 , C12M1/04 , C12M1/00 , C12N1/20 , C12N1/38 , C12N13/00 , C12P39/00 , C12P7/54 , C12P7/52 , C12P7/40 , C12P7/06 , C25B3/26 , C25B9/01 , C25B9/17 , C25B11/073 , C25B11/091 , C25B11/052 , C25B11/065 , C12R1/145 , C12R1/01 , C12R1/88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构建多层生物膜电极的方法及多层生物膜电极。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包括由阴极腔室和阳极腔室构成的H型电解池、工作电极、对电极、参比电极和培养基的反应体系,向阴极或阳极腔室中添加培养基;向阴极和/或阳极腔室中添加第一微生物菌种,然后施加电势,使第一微生物菌种生长在工作电极和对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的外表面上以形成第一生物膜;然后向体系中接种第二微生物菌种,使第二微生物菌种利用第一微生物菌种的代谢产物,在第一生物膜外形成第二生物膜;向阴极或阳极腔室中通入气体,设定恒定电势,培养并驯化生物膜,进行微生物电合成;根据微生物菌种的最适生长pH和温度,调节体系的pH和温度,并对pH进行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93012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08094.2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2F11/0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提升厌氧消化产甲烷和废弃物能源转化的预处理方法及装置、废弃物处理方法及系统。该预处理方法包括:利用分离装置对废弃物中的有机质和无机质进行分离,其中,分离装置包括一个分离单元或者依次串联连接的多个分离单元;将分离单元的溢流口排出的废弃物排入超声波反应器进行超声处理。该方法可利用分离装置快速实现废弃物中的有机质、无机质的高效分离,并利用超声波反应器对高有机质含量的废弃物进行超声处理,实现废弃物结构破解、甚至细胞破壁,增加溶解性有机质浓度,降低废弃物粒径,进而加速后续废弃物厌氧消化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87009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09387.2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废弃物旁路处理方法及装置、废弃物处理系统。该废弃物旁路处理方法包括:利用分离装置对经厌氧消化装置处理的废弃物中的有机质和无机质进行分离,其中,分离装置包括一个分离单元或者依次串联连接的多个分离单元;将分离装置的溢流口排出的废弃物排入超声波反应器进行超声处理;将经过超声处理的废弃物输送回厌氧消化装置。该方法可利用分离装置快速实现废弃物中的有机质、无机质的高效分离,并利用超声波反应器对高有机质含量的废弃物进行超声处理,实现废弃物结构破解、甚至破壁,同步提升溶解性有机质浓度及其生化降解性,降低废弃物粒径,进而增加废弃物的有机质转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976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88882.X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2F3/34 , C02F3/28 , C02F101/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使用双菌菌剂将废水中的硝态氮还原为氨氮的方法、用途。该方法包括将给电子菌和异化硝酸盐还原产铵菌分别扩培、洗涤、重悬后混合在共培养基中共同培养形成双菌菌剂;将包含双菌菌剂的共培养基引入待处理的废水中,在厌氧环境下将废水中的硝态氮还原为氨氮。本申请的方法可将废水中的硝态氮还原转化为高能量密度的储能物质,还能缓解铵态氮肥利用率低和面源污染问题,对氮污染控制与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