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系统及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788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148814.8

    申请日:2025-02-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及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热泵系统用于提升供水系统中的流体温度,热泵系统包括第一回路系统,第一回路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换热件、补气组件、喷射组件以及第二换热件,第一压缩机包括补气口,第一换热件的进口连通于第一压缩机的出口,补气组件的进口连通于第一换热件的出口,补气组件的出口包括第一出口端和第二出口端,第一出口端连通于补气口。喷射组件的进口包括第一进口端和第二进口端,喷射组件的出口包括气体出口端和液体出口端,第一进口端连通于第二出口端,气体出口端连通于第一压缩机的进口,第二换热件的进口连通于液体进口端,第二换热件的进口连通于第二进口端。

    一种利用回热器热量防止蒸发器结霜的空气源CO2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2361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31222.7

    申请日:202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回热器热量防止蒸发器结霜的空气源CO2热泵系统。本发明空气源CO2热泵系统,主要包括空气源热泵系统、蓄热型换热罐和冷却泵通过一个蓄热型换热罐,一方面进一步增大系统回热温降,降低节流损失,提高系统性能,另一方面,将回热温降的热量用于蓄热除霜和过热温升,避免将热量都用于过热温升导致过热度偏大,系统性能衰减,同时为蒸发器防止结霜提供热量。本发明的空气源CO2热泵系统,将蓄热型换热罐和空气源二氧化碳热泵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变负荷工况下空气源二氧化碳热泵的性能和解决了蒸发器表面结霜的问题,实现了机组的稳定高效供热。而且本发明的蓄热型换热罐结构简单、紧凑,经济性好,利于推广应用。

    一种利用回热器热量防止蒸发器结霜的空气源CO2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23616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131222.7

    申请日:202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回热器热量防止蒸发器结霜的空气源CO2热泵系统。本发明空气源CO2热泵系统,主要包括空气源热泵系统、蓄热型换热罐和冷却泵通过一个蓄热型换热罐,一方面进一步增大系统回热温降,降低节流损失,提高系统性能,另一方面,将回热温降的热量用于蓄热除霜和过热温升,避免将热量都用于过热温升导致过热度偏大,系统性能衰减,同时为蒸发器防止结霜提供热量。本发明的空气源CO2热泵系统,将蓄热型换热罐和空气源二氧化碳热泵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变负荷工况下空气源二氧化碳热泵的性能和解决了蒸发器表面结霜的问题,实现了机组的稳定高效供热。而且本发明的蓄热型换热罐结构简单、紧凑,经济性好,利于推广应用。

    热泵系统压缩机频率的确定方法及热泵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028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44844.9

    申请日:2025-03-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泵系统压缩机频率的确定方法及热泵控制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利用热泵系统加热目标介质的现场环境温度;根据现场环境温度在预设数据库中调用目标工况参数,目标工况参数为现场环境温度下热泵系统的效率指标达到预设要求时对应的工况参数,工况参数包括膨胀阀开度、CO2冷媒流量、蒸发器入口温度、蒸发器出口温度中的至少一项;将目标工况参数输入预设数学模型,计算得到压缩机做功;根据压缩机做功,确定热泵系统中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本方法,通过实时获取到的现场环境温度,在已有数据库中调用对应的工况参数,利用该工况参数计算出满足性能指标的压缩机频率,进而实现了对热泵系统的高效精准控制。

    用于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换热器及空气源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93485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461164.X

    申请日:2023-11-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换热器及空气源热泵系统,换热器包括:筒体,包括第一容纳腔;换热部,换热部包括第二容纳腔和第一流体换热管,第一流体换热管位于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中设置有相变材料,第一流体换热管和第二容纳腔相互连通用于流通第一流体;第二流体换热管,设置于第一容纳腔,第二流体换热管用于加热第三流体并通过第三流体将热量传递至第一流体换热管中的第一流体,进而将热量传递至第二容纳腔的相变材料中。换热器实现对第三流体进行连续稳定的加热,同时将多余的热量传递至相变材料中储存,除霜过程中,第二流体换热管停止加热,利用第一流体循环流动,将相变材料存储的热量在第一流体换热管内释放加热第三流体。

    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换热器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472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464648.X

    申请日:2023-11-0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换热器的设计方法,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控制器、风冷蒸发器、压缩机、节流装置和换热器,换热器中设置有相变材料;控制器采集系统状态参数,并通过算法实现系统模式的切换,当结霜信息为未结霜时,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风冷蒸发器和换热器相连通,风冷蒸发器加热第一流体后流通至换热器;当结霜信息为已结霜时,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风冷蒸发器和换热器断开,相变材料在换热器中释放热量。在第一流体不对第三流体加热的时间段内,通过相变材料释放热量加热第三流体,保证第三流体的温度恒定。

    动力系统、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7647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0386160.9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系统、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动力系统包括涡轮驱动单元、冲压驱动单元、燃油供给单元、燃油供给管路、工质循环管路和热能转换单元;工质循环管路经过涡轮驱动单元、冲压驱动单元和热能转换单元,所述燃油供给单元通过所述燃油供给管路分别与所述涡轮驱动单元和所述冲压驱动单元相连通,以向所述涡轮驱动单元和所述冲压驱动单元提供燃油。本申请提供的动力系统、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对动力系统部分区域进行降温,提高动力系统驱动能力、使用寿命。

    动力系统、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7647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86160.9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系统、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动力系统包括涡轮驱动单元、冲压驱动单元、燃油供给单元、燃油供给管路、工质循环管路和热能转换单元;工质循环管路经过涡轮驱动单元、冲压驱动单元和热能转换单元,所述燃油供给单元通过所述燃油供给管路分别与所述涡轮驱动单元和所述冲压驱动单元相连通,以向所述涡轮驱动单元和所述冲压驱动单元提供燃油。本申请提供的动力系统、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对动力系统部分区域进行降温,提高动力系统驱动能力、使用寿命。

    一种用于自复叠制冷系统的气液分离器和自复叠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11113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01585.4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复叠制冷系统的气液分离器和自复叠制冷系统,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和换热筒,壳体具有高温高压混合介质进口、低沸点气体出口、高沸点液体出口、低温低压混合介质进口和低温低压混合介质出口,高温高压混合介质进口和低沸点气体出口均设在高沸点液体出口的上方,换热筒设在壳体内,换热筒和壳体在内外方向上间隔开,换热筒和壳体之间限定出分离腔室,高温高压混合介质进口、低沸点气体出口和高沸点液体出口均与分离腔室连通,低温低压混合介质进口和低温低压混合介质出口均与换热筒连通。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自复叠制冷系统的气液分离器具有结构简单和气液分离效果好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