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7759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268553.6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鱼礁和人工鱼礁的制造方法,所述人工鱼礁包括:两个混凝土基座,每个所述混凝土基座上均设有过孔;多个叶片腔体,所述叶片腔体由风力发电机叶片沿垂直于所述风力发电机叶片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切割而成,每个所述叶片腔体内具有至少一端敞开的空腔,每个所述叶片腔体的两端分别浇筑在两个所述混凝土基座内,多个所述叶片腔体与所述混凝土基座的连接处位于该混凝土基座上的所述过孔的径向外侧且沿该过孔的周向间隔设置;锚固钢筋,所述锚固钢筋浇筑在所述混凝土基座内,每个所述叶片腔体上设有钢筋孔,所述锚固钢筋穿过多个所述钢筋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人工鱼礁具有制造难度低、聚集鱼类生物的能力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82469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799312.1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纤维板及预制纤维板与复合材料型材的连接方法,其中,纤维板包括:设置有碳纤维布浸渍胶的环氧树脂胶层;与环氧树脂胶层相连的碳纤维布层,碳纤维布层设置有碳纤维布;与碳纤维布层相连的胶砂混合层,胶砂混合层设置有砂粒;垂直设置于碳纤维布层的多个钢纤维。基于该预制纤维板及预制纤维板与复合材料型材连接方法的锚固性能增强技术,可显著改善复材型材与混凝土之间的锚固性能,且施工便捷,在复材-混凝土组合结构中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040971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663101.X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E04C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预应力复材-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梁,其包括:复材拉挤型材梁、超高性能混凝土翼缘面板、剪力连接件和预应力组合件。复材拉挤型材梁通过剪力连接件与超高性能混凝土翼缘面板连接;预应力组合件通过粘结层与复材拉挤型材梁连接;预应力组合件包括:复材手糊矩形截面管、混凝土、预应力孔洞和预应力构件,超高性能混凝土填充于复材手糊矩形截面管内,混凝土中设有预应力孔洞,预应力构件设在预应力孔洞内。将复材与混凝土组合,形成上部混凝土受压、下部复材受拉的组合梁,可在提升梁构件刚度、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基础上,减轻梁自重,并获得更佳的耐腐蚀性能和施工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2469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1810982100.7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结构综合抗倒塌能力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结构,包括:多个立柱、设置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结构顶部和底部的多组钢筋组件和梁中部腰筋,多组钢筋组件的每组钢筋组件设置于相邻立柱之间,每组钢筋组件包括:套筒变形释放装置,套筒变形释放装置位于或临近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结构在竖向载荷作用下的弯矩最小处。该结构在正常使用时,不会对安全性造成影响;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结构形成“强柱弱梁”的破坏模式,从而提高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接近倒塌时,梁中承载力会实现二次上升,从而进一步提高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并在爆炸、冲击等荷载作用下使得结构发生局部柱子失效时,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结构的悬链线竖向拉结抗力,从而提高结构的防连续倒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40971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1910663101.X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E04C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预应力复材‑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梁,其包括:复材拉挤型材梁、超高性能混凝土翼缘面板、剪力连接件和预应力组合件。复材拉挤型材梁通过剪力连接件与超高性能混凝土翼缘面板连接;预应力组合件通过粘结层与复材拉挤型材梁连接;预应力组合件包括:复材手糊矩形截面管、混凝土、预应力孔洞和预应力构件,超高性能混凝土填充于复材手糊矩形截面管内,混凝土中设有预应力孔洞,预应力构件设在预应力孔洞内。将复材与混凝土组合,形成上部混凝土受压、下部复材受拉的组合梁,可在提升梁构件刚度、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基础上,减轻梁自重,并获得更佳的耐腐蚀性能和施工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64504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0942659.4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锚式碳纤维拉索,包括碳纤维索体和锚具,碳纤维索体是由单向碳纤维预浸料依次层叠环绕固化形成的具有多层碳纤维层的索体,碳纤维索体的纤维方向与碳纤维索体的长度方向相同,其中,碳纤维索体的两端形成封闭环,碳纤维索体在位于两个封闭环之间的部分为索体主体;两个锚具分别包括钢内芯、钢夹板和紧固件;两个锚具的钢内芯分别一一对应地位于两个封闭环中并与相应的封闭环的内表面贴合;两个锚具的钢夹板分别对应地设置在封闭环的外表面上;两个锚具的紧固件分别将对应的钢夹板与钢内芯紧固。本发明可以实现自锚,能有效地提高碳纤维拉索的锚固效率,结构简单且生产方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自锚式碳纤维拉索的加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94587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939168.4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E04B1/00 , E04G21/00 , E04C5/01 , E04G21/02 , B33Y70/00 , B33Y80/00 , B33Y99/00 , B33Y10/00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记忆合金增强3D打印混凝土结构及加工方法,其中,记忆合金增强3D打印混凝土结构包括3D打印混凝土本体和记忆合金组件;3D打印混凝土本体采用3D逐层打印方式制成;记忆合金组件包括记忆合金箍筋和记忆合金棒,记忆合金箍筋锚固于3D打印混凝土本体的层间位置;记忆合金棒沿3D打印混凝土本体的纵向方向锚固于3D打印混凝土本体中;记忆合金箍筋及记忆合金棒均呈收缩变形状态,为3D打印混凝土本体提供环向和纵向的预应力。本发明的记忆合金增强3D打印混凝土结构整体力学性能大大增强,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高,能够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882469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982100.7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结构综合抗倒塌能力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结构,包括:多个立柱、设置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结构顶部和底部的多组钢筋组件和梁中部腰筋,多组钢筋组件的每组钢筋组件设置于相邻立柱之间,每组钢筋组件包括:套筒变形释放装置,套筒变形释放装置位于或临近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结构在竖向载荷作用下的弯矩最小处。该结构在正常使用时,不会对安全性造成影响;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结构形成“强柱弱梁”的破坏模式,从而提高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接近倒塌时,梁中承载力会实现二次上升,从而进一步提高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并在爆炸、冲击等荷载作用下使得结构发生局部柱子失效时,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结构的悬链线竖向拉结抗力,从而提高结构的防连续倒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77759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1268553.6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鱼礁和人工鱼礁的制造方法,所述人工鱼礁包括:两个混凝土基座,每个所述混凝土基座上均设有过孔;多个叶片腔体,所述叶片腔体由风力发电机叶片沿垂直于所述风力发电机叶片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切割而成,每个所述叶片腔体内具有至少一端敞开的空腔,每个所述叶片腔体的两端分别浇筑在两个所述混凝土基座内,多个所述叶片腔体与所述混凝土基座的连接处位于该混凝土基座上的所述过孔的径向外侧且沿该过孔的周向间隔设置;锚固钢筋,所述锚固钢筋浇筑在所述混凝土基座内,每个所述叶片腔体上设有钢筋孔,所述锚固钢筋穿过多个所述钢筋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人工鱼礁具有制造难度低、聚集鱼类生物的能力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82469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1810799312.1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纤维板及预制纤维板与复合材料型材的连接方法,其中,纤维板包括:设置有碳纤维布浸渍胶的环氧树脂胶层;与环氧树脂胶层相连的碳纤维布层,碳纤维布层设置有碳纤维布;与碳纤维布层相连的胶砂混合层,胶砂混合层设置有砂粒;垂直设置于碳纤维布层的多个钢纤维。基于该预制纤维板及预制纤维板与复合材料型材连接方法的锚固性能增强技术,可显著改善复材型材与混凝土之间的锚固性能,且施工便捷,在复材‑混凝土组合结构中应用前景广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