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套结构及预制破片战斗部

    公开(公告)号:CN11454360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183694.1

    申请日:2022-02-2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衬套结构及预制破片战斗部。该衬套结构包括:多个单层衬套;多个单层衬套层叠设置,且每个单层衬套是由多个单胞沿同一平面围成封闭的衬套,每个单胞包括承载结构以及固定结构;承载结构具有容纳空间,固定结构设置在容纳空间中,且固定结构与承载结构连接,固定结构用于固定破片;其中,在沿单层衬套的轴向方向,相邻两层单层衬套中的承载结构连接,在沿单层衬套的周向方向,相邻两个承载结构连接。

    一种异质材料梯度结构连接接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80022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0407316.2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崔一南 吴俊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质材料梯度结构连接接头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材料连接技术领域,包括:连接部、第一母材部和第二母材部,其中,连接部包括相互嵌合的第一渐变结构和第二渐变结构,第一母材部连接在连接部的靠近第一渐变结构的一端,第二母材部连接在连接部上的远离第一母材部的一端,且第二母材部的材料和第二渐变结构的材料相同,在连接部的远离第一母材部的方向上,第一渐变结构的空间密度逐渐减小,第二渐变结构的空间密度逐渐增大。以便能够使不同材料的结构在连接部形成梯度过度结构,从而实现材料性能的过度,避免了不同材料在连接处材料的突变,从而增强异种材料的连接强度,并同时提供了一种异质材料梯度结构连接接头的制备方法。

    躯干防护结构防爆炸冲击波性能测试装置、评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21460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0404568.5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躯干防护结构防爆炸冲击波性能的测试装置、评价、制作方法、以及检测其有效性的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变形约束结构、类皮肤软物质块、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缓冲层,变形约束结构为顶端开口、其余各端封闭的结构,类皮肤软物质块、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缓冲层均位于变形约束结构的内部,缓冲层放置于变形约束结构的底部;类皮肤软物质块置于缓冲层上方,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处于类皮肤软物质块内部且其感应面与类皮肤软物质块的顶面之间相隔预设距离。本发明实施例的躯干防护结构防护爆炸冲击波性能的测试装置,作为躯干防护结构的材料防护爆炸冲击波性能的有效测试手段,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舱室防护结构防爆炸冲击波性能测试装置和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743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404079.X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舱室防护结构防爆炸冲击波性能的测试装置和检测其有效性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力学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等效舱室系统、防护结构支撑系统、测试系统,等效舱室系统按照真实舱室内部空间的各个尺寸基于等比例原则对真实舱室结构进行重建得到,用于模拟真实舱室;防护结构支撑系统为待测结构挡板提供约束力,以真实反映待测结构挡板在真实舱室条件下受爆炸冲击波作用时的约束和变形状态;测试系统用于研究冲击波在舱室结构内的动态演化过程,测量压力数据和加速度数据。本发明的性能测试装置作为舱室防护结构防爆炸冲击波性能的有效测试手段,还可用于研究舱室结构防爆炸冲击波性能的尺度律效应,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极高的实用性。

    衬套结构及预制破片战斗部

    公开(公告)号:CN11454360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83694.1

    申请日:2022-02-2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衬套结构及预制破片战斗部。该衬套结构包括:多个单层衬套;多个单层衬套层叠设置,且每个单层衬套是由多个单胞沿同一平面围成封闭的衬套,每个单胞包括承载结构以及固定结构;承载结构具有容纳空间,固定结构设置在容纳空间中,且固定结构与承载结构连接,固定结构用于固定破片;其中,在沿单层衬套的轴向方向,相邻两层单层衬套中的承载结构连接,在沿单层衬套的周向方向,相邻两个承载结构连接。

    一种异种材料的椭圆锁扣接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72394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407561.3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崔一南 吴俊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种材料的椭圆锁扣接头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材料连接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连接材料本体和第二连接材料本体,其中,第一连接材料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椭圆锁扣,第二连接材料本体的材料与第一连接材料本体的材料不同,第二连接材料本体上设置有与第一椭圆锁扣相配合的第二椭圆锁扣,第一连接材料本体与第二连接材料本体通过第一椭圆锁扣和第二椭圆锁扣连接,通过第一椭圆锁扣和第二椭圆锁扣将第一连接材料本体和第二连接材料本体连接起来,在第一连接材料本体和第二连接材料本体连接处交错咬合,兼顾接头的抗拉、抗剪、耗能等多项性能,能够提高异质材料结合强度。并同时提供了一种异种材料的椭圆锁扣接头的制备方法。

    一种听力保护装置防护爆炸脉冲波性能评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255319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998595.X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听力保护装置防护爆炸脉冲波性能评估系统,属于听力保护装置防护技术领域。包括:性能测试平台和有限元评估模型,有限元评估模型用于为听力保护装置筛选出装置参数;性能测试平台包含爆炸脉冲波发生装置、声学测量装置和信号处理系统;爆炸脉冲波发生装置用于模拟真实情况下的爆炸脉冲波;声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听力保护装置对爆炸脉冲波进行防护的声压数据;信号处理系统用于采集爆炸脉冲参数和声压数据,以此确定听力保护装置防护爆炸脉冲波的性能参数。使用本申请提供的听力保护装置防护爆炸脉冲波性能评估系统,解决了听力保护装置防护爆炸脉冲波性能实验不确定性大,无法保证听力保护装置的有效防护性能的问题。

    一种钼基结构件的电弧增材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43110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742395.8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钼基结构件的电弧增材制造方法,属于钼基结构件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目标结构件的三维实体模型,然后经切片处理,生成加工程序,并导入控制系统;以钼基丝材为原料,采用重熔法按照所述加工程序在基板上进行电弧增材制造,得到钼基结构件;所述重熔法为逐点重熔、逐层重熔或逐段重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重熔法,可将熔池内的气体溢出,减少了气孔缺陷,能够得到致密度较高的高质量钼基结构件。

    一种异质材料梯度结构连接接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8002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07316.2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崔一南 吴俊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质材料梯度结构连接接头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材料连接技术领域,包括:连接部、第一母材部和第二母材部,其中,连接部包括相互嵌合的第一渐变结构和第二渐变结构,第一母材部连接在连接部的靠近第一渐变结构的一端,第二母材部连接在连接部上的远离第一母材部的一端,且第二母材部的材料和第二渐变结构的材料相同,在连接部的远离第一母材部的方向上,第一渐变结构的空间密度逐渐减小,第二渐变结构的空间密度逐渐增大。以便能够使不同材料的结构在连接部形成梯度过度结构,从而实现材料性能的过度,避免了不同材料在连接处材料的突变,从而增强异种材料的连接强度,并同时提供了一种异质材料梯度结构连接接头的制备方法。

    一种反射式耐辐照相机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279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28938.4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反射式耐辐照相机优化设计方法,属于辐照相机技术领域,包括:将辐射场等效为放射源;确定反射式耐辐照相机所需的目标剂量值;根据目标剂量值,设计相机屏蔽外壳,并将相机屏蔽外壳划分为多个单元,多个单元分别具有初始形状和初始尺寸;计算相机屏蔽外壳的各个单元分别去除后相机的耐辐照剂量值,并将反射式耐辐照相机去除各个单元后的耐辐照剂量值与初始耐辐照剂量值对比,得到对比信息;根据对比信息调整相机屏蔽外壳的各个单元的初始形状和初始尺寸,直至相机屏蔽外壳的指标满足需求。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反射式耐辐照相机优化设计方法,可以保证一定耐辐照性能的前提下,实现相机的轻量化和成本的降低;同时,进一步将屏蔽外壳分层划分,通过优化分层后的各单元不同屏蔽材料的配置,在保证耐辐照剂量需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减轻相机质量。本申请还探索了屏蔽材料厚度与其屏蔽辐照效果的关系,证明了屏蔽材料优化配置的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