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28892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929281.7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芬顿耦合电絮凝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以铁或不锈钢电极作为阳极,以碳纤维或改性碳纤维为阴极,溶解氧在阴极表面通过发生两电子的氧还原反应生成过氧化氢,生成的过氧化氢与阳极生成的Fe(II)催化反应生成强氧化剂羟基自由基;阳极产生的及亚铁氧化生成的Fe(III),经过一系列水解、聚合过程,形成多种羟基络合物和氢氧化物,使得垃圾渗滤液中的胶态杂质、悬浮杂质和重金属离子絮凝沉淀而分离。本发明原位产生过氧化氢避免了其在运输储存和使用时产生的危险,处理过程清洁,无需外部持续投加双氧水和絮凝剂。本发明将电絮凝和电芬顿技术相结合,电极材料廉价易得,制备方法简单,处理周期短,可有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
公开(公告)号:CN10760162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1019400.7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载型活性炭纤维的电芬顿阴极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溶解氧在活性炭纤维阴极表面通过发生两电子的氧还原反应产生过氧化氢,生成的过氧化氢与活性炭纤维表面负载的铁离子或铜离子络合物催化剂反应产生强氧化剂羟基自由基,可在pH中性条件下氧化去除难降解有机物。此活性炭纤维电芬顿阴极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原位产生过氧化氢避免了其在运输、储存时可能产生的危险;处理过程清洁,无需外部持续投加Fe(II)药剂,减少了污泥产量,不产生二次污染。本发明原材料廉价易得,制备方法简单,处理周期短,易与其他处理方法结合,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和综合治理有机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055343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63294.7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监测沉积物速效磷负荷污染的特异性引物,主要针对河流、湖泊等沉积物磷素累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进行风险预判。本发明的步骤如下:根据对河湖底泥中速效磷变化敏感的浮霉菌门Pla3目种属设计特异性引物:5'-GCTCACCAAGCCGAAGATG-3',与16s通用引物806R 5'-GGACTACHVGGGTWTCTAAT-3'配对使用能够从各类沉积物样品DNA中直接扩增出长度大约为534bp的不可培养浮霉菌门Pla3目菌属目的片段,根据环境样品目的片段拷贝数的相对丰度评价沉积物磷素累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风险。本发明是基于生态学统计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克服传统指标评价和生物培养的局限性,能够从混合DNA样品中直接扩增出速效磷敏感指示菌靶标序列进行综合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0055343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363294.7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监测沉积物速效磷负荷污染的特异性引物,主要针对河流、湖泊等沉积物磷素累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进行风险预判。本发明的步骤如下:根据对河湖底泥中速效磷变化敏感的浮霉菌门Pla3目种属设计特异性引物:5'‑GCTCACCAAGCCGAAGATG‑3',与16s通用引物806R 5'‑GGACTACHVGGGTWTCTAAT‑3'配对使用能够从各类沉积物样品DNA中直接扩增出长度大约为534bp的不可培养浮霉菌门Pla3目菌属目的片段,根据环境样品目的片段拷贝数的相对丰度评价沉积物磷素累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风险。本发明是基于生态学统计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克服传统指标评价和生物培养的局限性,能够从混合DNA样品中直接扩增出速效磷敏感指示菌靶标序列进行综合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760162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711019400.7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载型活性炭纤维的电芬顿阴极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溶解氧在活性炭纤维阴极表面通过发生两电子的氧还原反应产生过氧化氢,生成的过氧化氢与活性炭纤维表面负载的铁离子或铜离子络合物催化剂反应产生强氧化剂羟基自由基,可在pH中性条件下氧化去除难降解有机物。此活性炭纤维电芬顿阴极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原位产生过氧化氢避免了其在运输、储存时可能产生的危险;处理过程清洁,无需外部持续投加Fe(II)药剂,减少了污泥产量,不产生二次污染。本发明原材料廉价易得,制备方法简单,处理周期短,易与其他处理方法结合,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和综合治理有机污染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