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092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26003.3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9K17/08 , C09K17/06 , A01B79/0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金属同步长效稳定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步骤包括:将水滑石加入水中并搅拌均匀,滴加氯化铁溶液进行改性,直至铁元素占水滑石的质量百分比为20‑30%,滴加完成后保持搅拌,将得到的悬浊液过滤后烘干即得。本发明所制备得到多金属同步长效稳定化材料应用于土壤修复中。本发明中制备得到的多金属同步长效稳定化材料能够实现多阳离子包括铜、锌、镉、铅和多阴离子包括砷、锑的复合重金属污染的同步长效稳定化;还能通过固持土壤中的氮、磷、钾营养元素,长效提升土壤肥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35048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55158.9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30/018 , G06Q30/02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材料成本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提取待评估材料产品在生命周期中各个过程的消耗特征值,以及获取各个过程的消耗特征值对应的成本值,再根据各个过程的消耗特征值、各个过程的消耗特征值对应的成本值和待评估材料产品的当前用量,对待评估材料产品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上述方法中,由于考虑了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过程环节,以及材料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等多维度的因素,所以相比于传统的仅是基于材料本身的价值进行成本的评估方法,上述基于多维度的因素进行成本的评估的方法提高了材料成本评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60264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246426.X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重金属长期修复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修复剂与待检测土壤均匀混合,制成土壤样品;将所述土壤样品放置在实验环境中;对所述土壤样品进行碳化处理,以及周期性处理,在一个处理周期内对所述土壤样品依次进行降水处理、冻融处理和紫外照射处理。该土壤重金属长期修复模拟方法能够有效预测自然环境下修复剂稳定阴离子和阳离子效果的失效规律,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81270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0101460.8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本发明涉及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工业固废制备的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土壤修复剂及其应用。所述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铁尾矿、低品位菱镁矿和焦炭混合,所得混合物进行第一次煅烧;将第一煅烧的产物经磁选分离得到磁性产物和非磁性产物;将所述非磁性产物通过酸溶得到可溶溶液和难溶组分;向所述可溶溶液中加碱得到沉淀物;将所述磁性产物和所述沉淀物混合,混合物进行第二次煅烧。
-
公开(公告)号:CN115532806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33335.9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处理‑微生物技术联用修复场地氯代烃污染源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氯代烃污染场地实施热处理;在所述热处理后,将氯代烃降解工程菌注入到所述氯代烃污染场地中,氯代烃降解工程菌利用所述热处理阶段释放的电子供体进行氯代烃还原脱氯;监测所述氯代烃污染场地中的氯代烃浓度变化,当氯代烃浓度小于修复目标预设值时,表示修复完成。上述方法,采用热处理技术去除高浓度污染物,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释放电子供体;热处理完成后,联用微生物技术对场地进行深度修复,降解菌原位利用热处理阶段产生的电子供体。本技术能够对高浓度源区污染场地进行深度修复,避免向地下额外投加电子供体,实现污染场地的高效低耗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5466688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1431908.4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氯代烃污染的表层土壤接种于第一培养基,然后加入浓度为1mM~1.2mM的氯代烃,进行第一培养,收集第一富集菌液;将所述第一富集菌液接种于第二培养基,然后加入浓度为1.3mM~1.5mM的氯代烃,进行第二培养,收集第二富集菌液;以所述第二富集菌液重复步骤S2,并递增氯代烃的加入量,直至氯代烃的浓度上升至5.4mM~5.8mM,收集第三富集菌液;S4:将所述第三富集菌液接种于第三培养基,然后加入浓度为6.9mM~7.1mM的氯代烃,进行第三培养,在第三培养的过程中通入氢气。该制备方法制备的菌剂能够耐受高浓度氯代烃。
-
公开(公告)号:CN11457308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69466.9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水原位电产过氧化氢的电极井和方法。该电极井包括阳极、氧还原阴极以及安装于氧还原阴极上的气室;阳极和氧还原阴极能够分别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以用于为电极井提供电能;气室固定于氧还原阴极以用于为氧还原阴极提供氧气;氧还原阴极处发生的反应包括O2+2H++2e-→H2O2。在该电极井中,通过气室的设置提高氧还原阴极处的氧气浓度,促进氧还原阴极原位产生过氧化氢,提高氧气利用率和氧还原阴极处的过氧化氢的浓度,进而强化地下水原位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3860639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48973.6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修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处理水体中卤代有机物污染的方法。控释材料,包括以下各组分:蜂蜡、甘氨酸、六偏磷酸钠及修复剂,所述修复剂为氧化剂和/或活化剂,蜂蜡与甘氨酸及六偏磷酸钠的质量比为(5~10):(0.9~1.1):(0.05~0.07)。以蜂蜡作为缓释氧化材料的基底材料,既能作为骨架材料,又能起到缓释碳源的作用。使用甘氨酸和六偏磷酸钠作为络合剂增加了修复剂在水中的稳定性,同时甘氨酸和六偏磷酸钠作为微生物电子供体,即能够提供氮源和磷源。各个组分的协同配合使得控释材料能够同时进行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2779022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054793.5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9K17/50 , C09K17/48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包括内核和包覆所述内核的外壳,所述内核包括活性成分,所述外壳为生物可降解材料,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活性成分由以下组分组成:无机氧化物类重金属钝化剂20%~40%;碱性土壤pH调节剂10%~30%;粘土矿物20%~40%;硅酸钠10%~30%;其中,所述无机氧化物类重金属钝化剂的pH<9,所述碱性土壤pH调节剂的pH≥9。
-
公开(公告)号:CN11292080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47853.8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材料,其包括:a)重量比为(1:10)~(10:1)的变构延伸组分和钝化组分,及b)占a)组分质量0.1%~5%的长效促进组分,其中变构延伸组分选自轻烧菱镁矿粉末、水滑石、海泡石及凹凸棒土中的至少一种,且是无水的;钝化组分选自铁粉、磁铁矿及软锰矿中的至少一种,且表面包裹含有植物来源的酚类物质;长效促进组分选自高炉矿渣、钢渣及赤泥中的至少一种。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长效钝化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