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蜂窝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7865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2010145220.9

    申请日:2020-03-0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蜂窝结构,包括多个孔格,在外力的传递方向上可视为间隔分布有多个垂直于外力传递方向的参考平面,外力的传递方向与孔格的某一径向一致,多个孔格的于参考平面上的构造面的面积之和从外力的接触侧向外力的扩散侧逐渐增大或缩小;还提供了一种新型蜂窝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板材的表面上涂布粘接剂;S2、将另一张板材叠放于涂覆有粘接剂的板材上;S3、在另一张板材的远离粘接剂的表面上涂布粘接剂;S4、重复S2和S3,直至多张板材堆叠成待拉伸件;S5、等待粘接剂干燥;S6、将待拉伸件拉伸形成新型蜂窝结构。本申请提供的新型蜂窝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了蜂窝结构无法满足沿孔格的某一径向实现变强度要求的问题。

    一种可控变形蒙皮结构的成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097665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2010137503.9

    申请日:2020-03-03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成型模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控变形蒙皮结构的成型模具,其包括压制机构和支撑导向机构,支撑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框架、第一固定框及分隔组件,导向框架设置于待加工蒙皮内,用于支撑待加工蒙皮;第一固定框套设于待加工蒙皮的外侧,并与待加工蒙皮的一端紧固连接;多个分隔组件套设于待加工蒙皮上,且沿待加工蒙皮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压制机构套设于导向框架上并与固定框抵接。本发明的成型模具,通过将多个分隔组件依次间隔套设于待加工蒙皮上,经过多次加压和拉伸,相邻的分隔组件之间的待加工蒙皮能够向外发生折叠,折叠处的蒙皮强度减弱,制成可控变形的蒙皮结构,避免蒙皮变形不可控侵入内部的吸能单元,影响产品性能。

    蜂窝结构强度调整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62402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2010136190.5

    申请日:2020-03-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蜂窝结构强度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2、制作出对应多种胶宽的多个蜂窝结构,测试多个蜂窝结构的强度;S03、针对目标强度值,找出与目标强度值相邻的两个测试强度值;S04、将两个测试强度值作为端点值,对目标强度进行插值计算,得出涂布有不同胶宽的箔材的配比关系;S05、按照配比关系制作蜂窝结构,并且测试蜂窝结构的强度;S06、如果测试强度满足目标强度的要求,结束蜂窝结构强度调整。本申请由于只需采用一种箔材和有限的几种涂胶辊,并且不超过次的数据调整,即可实现一系列不同蜂窝结构强度的调整,进而将得出的箔材配比关系应用在批量化生产中,从而解决了蜂窝结构强度调整耗材多、周期长及难以用于批量化生产的技术问题。

    一种可控变形蒙皮结构的成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0976659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37503.9

    申请日:2020-03-03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成型模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控变形蒙皮结构的成型模具,其包括压制机构和支撑导向机构,支撑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框架、第一固定框及分隔组件,导向框架设置于待加工蒙皮内,用于支撑待加工蒙皮;第一固定框套设于待加工蒙皮的外侧,并与待加工蒙皮的一端紧固连接;多个分隔组件套设于待加工蒙皮上,且沿待加工蒙皮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压制机构套设于导向框架上并与固定框抵接。本发明的成型模具,通过将多个分隔组件依次间隔套设于待加工蒙皮上,经过多次挤压和拉伸,相邻的分隔组件之间的待加工蒙皮能够向外发生折叠,折叠处的蒙皮强度减弱,制成可控变形的蒙皮结构,避免蒙皮变形不可控侵入内部的吸能单元,影响产品性能。

    基于缓冲器倾角变量确定着陆缓冲机构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27254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422768.3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航天器着陆缓冲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缓冲器倾角变量确定着陆缓冲机构参数的方法及装置,着陆缓冲机构包括一个主缓冲器,所述主缓冲器包括第一缓冲蜂窝结构和第二缓冲蜂窝结构,方法包括:根据着陆稳定性需求确定所述着陆缓冲机构的结构参数的取值范围,所述结构参数包括第一倾角、第一压溃载荷和第二压溃载荷,根据着陆冲击能量需求,确定使得所述结构参数满足第一关系、第二关系和第三关系的目标取值,其中,所述目标取值在所述取值范围内。本申请可以解决现有的着陆缓冲机构设计需要通过复杂的建模方法来确定缓冲机构的结构参数的问题。

    一种工件的蚀刻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339693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425512.8

    申请日:2020-05-19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工件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工件的蚀刻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在采用第一蚀刻速度对工件进行第一次数的蚀刻之后,获取工件的第一重量;基于第一重量、第一次数和工件的参数信息,确定采用第一蚀刻速度对工件进行蚀刻的第二次数;在采用第一蚀刻速度对工件进行第二次数的蚀刻之后,获取工件的第二重量;若第二重量大于预设重量范围,则提高蚀刻速度至第二蚀刻速度,并基于第二蚀刻速度蚀刻工件,直至工件满足预设重量范围;本申请通过获取工件的重量,进而通过重量计算蚀刻次数,避免了蚀刻中多次人工测量厚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蚀刻精度,同时通过调整蚀刻速度可以使蚀刻的工件精度更高。

    一种金属蜂窝成型的拉伸装置及拉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78562B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511013963.6

    申请日:2015-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蜂窝成型的拉伸装置及拉伸方法,拉伸装置包括设置在待拉伸蜂窝坯料上表面的第一连接板组,及设置在待拉伸蜂窝坯料下表面的第二连接板组;与第一连接板组连接的、可竖向伸缩的第一连杆机构,与第二连接板组连接的、可竖向伸缩的第二连杆机构;当待拉伸蜂窝坯料被拉伸至一定厚度时,固定在待拉伸蜂窝坯料的左侧的第一滑动机构,和固定在待拉伸蜂窝坯料的右侧的第二滑动机构。本发明有效改善了金属蜂窝在拉伸成形过程中的受力状态,有效控制其拉伸成形过程中的变形形态,进而提高金属蜂窝的品质及成品率;同时通过改善金属蜂窝成型的连接机构,极大的提高了拉伸法制作金属蜂窝的轴向尺寸及生产效率。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蜂窝式排障吸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99781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86616.1

    申请日:2016-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F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蜂窝式排障吸能装置,包括排障吸能器高刚度支撑背架,所述排障吸能器高刚度支撑背架可拆卸式的设置在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上;至少一个蜂窝式排障吸能单元,所述蜂窝式排障吸能单元螺接固定在所述排障吸能器高刚度支撑背架上,用于通过塑性变形吸收撞击产生的冲击能;所述蜂窝式排障吸能单元包括蜂窝结构容纳腔,及设置在所述蜂窝结构容纳腔内的蜂窝结构。本发明中通过在排障吸能器高刚度支撑背架上加装蜂窝式排障吸能单元的方式,使障碍物与车体发生刚性撞击前,已经通过蜂窝式排障吸能单元吸收部分能量,从而削弱了车体所受到的较大冲击力,进而降低了障碍物对车体的破坏。

    蜂窝材料生产检测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8801787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1810549522.5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窝材料生产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01、对蜂窝条的相对两侧施加相背方向的拉力;S02、实时采集蜂窝条的拉力数据,判断拉力数据与预先得到的试验数据是否一致;S03、当拉力数据与试验数据不一致时,调整拉力大小;S04、实时采集蜂窝结构的几何数据,根据几何数据判断蜂窝结构中蜂窝单元的形状尺寸是否合格;S05、当蜂窝单元的形状尺寸合格时,停止对蜂窝条拉伸。本发明根据在蜂窝条拉伸的过程中采集的拉力数据和几何数据对拉伸强度、拉伸距离和拉伸时间作动态调整,使得蜂窝条拉伸一次即可达到所需的形状尺寸,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蜂窝材料生产过程中因材料回弹现象需多次拉伸、蜂窝结构难以精确控制的技术问题。

    可快速组装的防爬吸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263417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155641.2

    申请日:2018-0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快速组装的防爬吸能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及套设于安装支架上的吸能单元;安装支架包括用于连接被防护物的安装座,穿设于安装座中并可引导安装座移动的导向柱,及固设于导向柱的正对于安装座所在端的一端并具有防爬齿的防撞板,吸能单元包括串联于安装座和防撞板的间隔处并套设于导向柱上的至少二吸能模块。本发明采用了预先设计好的具有标准化、系列化特点的吸能模块,依据客户需求按照特定数量和特定排列方式套设在导向柱上,再将安装座套接在导向柱上,通过安装座配合防撞板将吸能模块夹固后完成组装,实现防爬吸能装置的快速和大批量组装,从而解决了防爬吸能装置无法实现大批量生产、无法保障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