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70444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310500490.7
申请日:2013-10-22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巷道底板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巷道底板下设置注浆加固层,多个卸压孔开设在注浆加固层中,卸压孔的下方设置有锚固体,锚固体上固定有锚索,锚索穿过盖板连接在用于压置在多个所述盖板之上的钢梁上,钢梁上设置有用于张紧锚索的锁具。本发明中的卸压孔为巷道底板变形预留了变形空间,使得巷道底板应力向深处转移,有助于巷道底板浅部岩层维护;同时,锚固体位于稳定性较高的岩层深部,锚索将浅部围岩形成的注浆加固层与锚固体连接在一起,有效遏制了巷道底板浅部围岩的变形。另外,本发明中的钢梁将多个卸压孔和多个锚索连接为一整体,形成了整体支护结构,使本发明的巷道底板支护结构更加稳固。
-
公开(公告)号:CN103670444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500490.7
申请日:2013-10-22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巷道底板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巷道底板下设置注浆加固层,多个卸压孔开设在注浆加固层中,卸压孔的下方设置有锚固体,锚固体上固定有锚索,锚索穿过盖板连接在用于压置在多个所述盖板之上的钢梁上,钢梁上设置有用于张紧锚索的锁具。本发明中的卸压孔为巷道底板变形预留了变形空间,使得巷道底板应力向深处转移,有助于巷道底板浅部岩层维护;同时,锚固体位于稳定性较高的岩层深部,锚索将浅部围岩形成的注浆加固层与锚固体连接在一起,有效遏制了巷道底板浅部围岩的变形。另外,本发明中的钢梁将多个卸压孔和多个锚索连接为一整体,形成了整体支护结构,使本发明的巷道底板支护结构更加稳固。
-
公开(公告)号:CN203559908U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20653874.8
申请日:2013-10-22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巷道底板支护结构,在巷道底板下设置注浆加固层,多个卸压孔开设在注浆加固层中,卸压孔的下方设置有锚固体,锚固体上固定有锚索,锚索穿过盖板连接在用于压置在多个所述盖板之上的钢梁上,钢梁上设置有用于张紧锚索的锁具。本实用新型中的卸压孔为巷道底板变形预留了变形空间,使得巷道底板应力向深处转移,有助于巷道底板浅部岩层维护;同时,锚固体位于稳定性较高的岩层深部,锚索将浅部围岩形成的注浆加固层与锚固体连接在一起,有效遏制了巷道底板浅部围岩的变形。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钢梁将多个卸压孔和多个锚索连接为一整体,形成了整体支护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巷道底板支护结构更加稳固。
-
公开(公告)号:CN203476369U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20585058.8
申请日:2013-09-22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D2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锚索用缓冲装置及锚索系统,其中,锚索用缓冲装置包括:金属外壳,包括圆柱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用于穿设在锚索梁的锚索孔中,所述壳体中沿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外表面的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沿所述壳体的径向延伸,用于与所述锚索梁的上表面接触,以支撑所述壳体;缓冲垫圈,包括圆柱状的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缓冲件中沿轴向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穿设锚索,所述缓冲件外表面的顶部设有凸缘,所述凸缘沿所述缓冲件的径向延伸,所述凸缘与所述支撑板相接触,以支撑所述缓冲件。本实用新型可防止锚索被剪断,并保证锚索梁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244101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310153939.7
申请日:2013-04-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随钻进的岩层质量评测方法,尤其适用于井巷工程中对岩层质量的评测。首先通过地质钻探或查阅地质资料确定巷道围岩的成层参数,对巷道围岩岩层特性有整体的把握;然后在巷道掘进支护过程中,使用探测钻机在打锚杆、锚索钻孔的过程中获取钻进参数,对测得的参数进行数据处理,形成此钻孔附近的岩层质量评价;随巷道不断掘进,使用探测钻机获取连续的数据,将所有钻孔的数据进行整合,得到连续的岩层质量评价,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支护方法。该方法为可行的、高效的、不影响掘进支护的、连续的巷道围岩质量评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244101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53939.7
申请日:2013-04-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随钻进的岩层质量评测方法,尤其适用于井巷工程中对岩层质量的评测。首先通过地质钻探或查阅地质资料确定巷道围岩的成层参数,对巷道围岩岩层特性有整体的把握;然后在巷道掘进支护过程中,使用探测钻机在打锚杆、锚索钻孔的过程中获取钻进参数,对测得的参数进行数据处理,形成此钻孔附近的岩层质量评价;随巷道不断掘进,使用探测钻机获取连续的数据,将所有钻孔的数据进行整合,得到连续的岩层质量评价,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支护方法。该方法为可行的、高效的、不影响掘进支护的、连续的巷道围岩质量评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244158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67702.4
申请日:2013-05-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梁网一体化支护的强化结构,该强化结构设置于锚梁网一体化支护的金属网搭接处的M型钢带上,所述强化结构包括沿M型钢带长向设置、且对称分布于M型钢带的上表面凹槽两侧的两排连接钉,所述连接钉的下端与M型钢带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钉的上端插入所述金属网搭接处的金属网网孔中。一方面,在金属网受到围岩作用时,连接钉可以保持金属网连接处受力均匀,防止金属网因搭接处部分位置应力集中而破断,有效防止网兜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连接钉强有力的将锚杆、M型钢带和金属网连接为一整体,强化了M型钢带与围岩相互作用,增加了锚杆载荷向围岩的扩散范围,进而提高了锚梁网一体化支护的整体强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244158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167702.4
申请日:2013-05-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梁网一体化支护的强化结构,该强化结构设置于锚梁网一体化支护的金属网搭接处的M型钢带上,所述强化结构包括沿M型钢带长向设置、且对称分布于M型钢带的上表面凹槽两侧的两排连接钉,所述连接钉的下端与M型钢带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钉的上端插入所述金属网搭接处的金属网网孔中。一方面,在金属网受到围岩作用时,连接钉可以保持金属网连接处受力均匀,防止金属网因搭接处部分位置应力集中而破断,有效防止网兜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连接钉强有力的将锚杆、M型钢带和金属网连接为一整体,强化了M型钢带与围岩相互作用,增加了锚杆载荷向围岩的扩散范围,进而提高了锚梁网一体化支护的整体强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21642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167999.4
申请日:2013-05-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侧向岩层预裂控制的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方法,用来预裂所述沿空留巷上方的老顶。在本方法中,在巷道回采侧煤壁内施工一个钻场,在钻场内向回采侧顶板施工2组共6个沿巷道走向呈小水平转角的超前预裂爆破孔,超前工作面10~40m装入炸药爆破。本方法可以预裂顶板岩层,保证其在墙体外侧指定位置破断,隔断回转下沉的老顶岩块与沿空留巷围岩的联系,从而减缓沿空留巷围岩支承压力,缩短采动应力作用时间,具有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速度快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94462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203467.6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7 , G06Q50/26 , G06Q5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网环境下的聚集模式发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利用路网环境下的车辆、行人等移动对象的运动轨迹数据,发现他们运动的聚集模式。包括:步骤1:对轨迹进行简化,并通过轨迹结构相似度得到相似轨迹段;步骤2:通过抽取轨迹的结构特征,对轨迹的运动方向、运动速度等特征进行比较,识别相似的运动轨迹;步骤3:通过距离对相似轨迹段进行聚类,找到满足聚类要求的候选聚集模式轨迹集;步骤4:利用时间聚类筛选出符合时空条件的轨迹集合,得到聚集模式轨迹集。系统包括3个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聚集模式发现模块和可视化数据分析展示模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