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21573510U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23268692.1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远海浮式风机动态电缆构型,该深远海浮式风机动态电缆构型包括多个浮式风机,相邻浮式风机之间连接有动态电缆,动态电缆上间隔设有配重块和浮力块,以使动态电缆呈波浪形连接在相邻浮式风机之间,每个浮式风机一端均连接有J形连接管,J形连接管远离浮式风机的一端连接有弯曲结构,弯曲结构远离J形连接管一端和动态电缆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远海浮式风机动态电缆构型,实现对两端浮式风机运动的吸收,实现不同浮式风机运动偏移的吸收,改善电缆动态响应,易于风电单元拓展的特点,提升电缆疲劳寿命;该深远海浮式风机动态电缆构型具有构型简单、较好的浮体运动适应性、适用于多种型式的深水浮式风电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85228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31135.5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半潜式生产平台内侧悬挂立管安装的回接装置,包括提升模块、主绞车、辅助绞车、主绞车导向轮、辅助绞车导向轮、连接结构、主导向滑轮、辅助导向滑轮和船体辅助导向轮,提升模块独立于现有的半潜式生产平台,通过专门的连接结构与平台进行连接,在海上完成立管回接作业之后,可以采用浮吊进行拆除回收,以便后期继续使用。同时,通过平台底部主导向可摆头滑轮、平台底部辅助导向滑轮及船体辅助导向轮的应用,实现了对半潜平台内侧立管的回接作用工作,大大简化了回接模块的设计难度和海上作业工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29448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512004.4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限制深水海管沿轴线双向移动的卡具,用于安装在海管接头上,所述卡具包括上卡具和与所述上卡具配合的下卡具,所述上卡具和下卡具均具有半圆形的曲面,所述上卡具的曲面与所述下卡具的曲面形成可环绕管道外壁的固定面;所述上、下卡具的曲面两侧均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翼板,所述上、下卡具的曲面两端均设置有固定于翼板的所述挡板,所述挡板均垂直连接在曲面中轴线上设置的所述撑板的一端,所述撑板的另一端均垂直连接设于曲面并固定在翼板上的所述加强板;通过安装在特殊的海管接头,作为额外张力承受和传递部件,为海管在不同方向移动时提供与移动方向相反的张力,从而限制海管的过大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718754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680821.4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于立管底部的张力平衡系统,包括立管管线终端、张力平衡锚链及深水吸力桩;张力平衡锚链,所述张力平衡锚链一端通过卸扣与管线终端的吊耳连接,另一端通过加强环与所述深水吸力桩上的水下ROV吊钩连接;所述张力平衡锚链由依次连接的加强环、特殊端环、端环、普通链环及卸扣组成;深水吸力桩,所述深水吸力桩包括ROV平台和ROV吊钩,所述ROV吊钩固定于所述ROV平台上。本发明中钢悬链线立管与立管管线终端相连通过张力平衡锚链将不平衡张力传到到深水吸力桩上,由于锚链单向受力特点实现了张力的被动平衡,以达到保护深水海管端部设施及与其相连的水下设施完整性及安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46023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19984.9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链限位器,包括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由两个间隔且相对设置的筋板围成,两个所述筋板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销孔;两个限位爪,两个所述限位爪间隔且相对设置在所述导向槽的两侧;插销,所述插销插设于两个所述筋板上设置的所述销孔内,所述销轴插入所述销孔后可进行限位固定。本发明中的锚链限位器不仅可以限制锚链的单向移动,还可以适用于1500米的深水区域,可以使用水下机器人进行安装操作,适用性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03470908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461291.X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再胜 , 钟文军 , 刘义勇 , 孙国民 , 王火平 , 尹汉军 , 徐志毅 , 刘志刚 , 王怡 , 李旭 , 刘新帅 , 李庆 , 何宁 , 冯现洪 , 杨琥 , 廖红琴 , 赵冬岩
IPC: F16L55/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底管道在役永久性修复的隔离套筒装置,包括套设于海底管道上的至少一个临时修复管卡外部的至少一个承压套筒、以及套设并密封连接在所述海底管道外周上的两个第一连接套袖,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套袖分别连接并连通在所述至少一个承压套筒的两端。本发明用于海底管道在役永久性修复,相比较于其他永久修复方式不仅可以节省费用,还可以在管线上带压施工,不影响管线的正常生产,施工完成后对管线的整体强度影响较小,具有成本低、可不停产维修、对海管影响小等特点,对于长输海底管线近岸段永久性修复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43493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47991.3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36 , E21B43/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水下脱碳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S波形管道系统,利用海洋深水低温等自然环境条件,诱导产物中的CO2转化为水合物,以浆状形态沉积、分离。利用管道的S波形态,在上升段与悬浮段缓冲产物流速,在下降段促使CO2水合物的完全生成,利用重力促使生成的CO2水合物浆体下滑,避免因CO2水合物过度聚集沉积导致的管道堵塞风险,同时将浆体在靠近海床表层附近利用回排分支管道排放,利用回升管道,使分离了CO2水合物的油气产物继续上升,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特设装备要求低,且S形海管结构本身更抗疲劳,宜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486546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0621219.3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T17/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供了一种可实现小管径钢悬链线立管自限位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小管径钢悬链线立管到水下终端设施长度;建立数字海床;计算海床与立管接触参数;建立钢悬链线立管分析模型;将钢悬链线立管平置于数字海床,建立管体及终端设施与海床的接触关系,模拟后铺设状态;使用准静态有限元分析将钢悬链线立管悬挂于虚拟悬挂点,模拟立管在位初始情况;在设计海况下,将悬挂点位置进行初始进行平移;对立管整体进行动态时域分析,提取立管终端位移时程结果;判断立管终端是否满足跨接管承受位移要求;设计改进;完成钢悬链线立管自限位设计,提出满足自限位设计的技术要求,无需在管体增加水下限位结构物情况下的自身限位。
-
公开(公告)号:CN11472266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07327.8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Q10/06 , G06Q50/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创新风险矩阵理论的跨接管风险的评估方法,通过跨接管极限载荷和渔船拖网特点研究计算,得出跨接管所能承受的外部冲击载荷,进而得出跨接损坏程度的等级,然后将作业频次分为级,根据风险评估矩阵理论得出风险等级评估标准,再通过核算后的拖网冲击力和作业频次具体判定跨接管的风险等级,对在役跨接管的潜在危害程度,对作业方提供建议是否需要采取一定的保护和加强措施,以保障油气田的安全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46472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621223.X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L1/16 , F16L1/20 , F16L23/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精度水下就位控制的海底管道膨胀弯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依据膨胀弯沿管道轴向的尺寸预制相应长度的临时管段;S2,在铺管船上通过临时管段两端的法兰与海底管道连接,并与海底管道同时铺设安装;S3,待海底管道安装就位于海床后,采用潜水员或者水下机器人通过拆除法兰移除这段临时管段;S4,临时管段移除后,将预制好的膨胀弯采用吊装的方式就位于原临时管段移除后的预留位置,并通过法兰将膨胀弯与两侧的海底管道进行水下连接。该一种适用于高精度水下就位控制的海底管道膨胀弯连接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海底管道与膨胀弯连接管端的就位精度,降低膨胀弯的水下连接的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