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隔震支座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69578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310680766.4

    申请日:2013-12-1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转动隔震支座,属于建筑结构隔震减震领域。它主要由与上部结构连接在一起的转动体和固定在基础上的凹槽构成,转动体包括上锚杆、锚板、钢柱和切割掉角部的部分球形体,锚板的上表面连接着上锚杆,锚板的下表面连接着钢柱的上端,钢柱的下端连接着切割掉角部的部分球形体,凹槽包括钢制球形凹面壳体、下锚杆、转动限位块和转动挡块,球形凹面壳体的外部连接着下锚杆,球形凹面壳体的内部固定着转动限位块和转动挡块,转动挡块与部分球形体的切割面紧贴在一起,转动限位块固定在球形凹面壳体的端部位置处。本发明概念清晰,传力明确,有利于在广大地震设防区域实现推广应用。

    预应力角钢板加固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69635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22250.1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预应力角钢板加固装置,属于建筑结构抗震加固领域。它主要包括四块角钢板、连接件和高强预应力螺栓,每块角钢板的两端固定着连接件,高强预应力螺栓通过连接件将相邻的两块角钢板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与被加固构件截面相适配的闭环加固装置。本发明概念清晰,能够对被加固构件施加较大的预应力,施工方便,易于规格化生产,有利于在广大地震设防区域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

    转动隔震支座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69578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80766.4

    申请日:2013-12-1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转动隔震支座,属于建筑结构隔震减震领域。它主要由与上部结构连接在一起的转动体和固定在基础上的凹槽构成,转动体包括上锚杆、锚板、钢柱和切割掉角部的部分球形体,锚板的上表面连接着上锚杆,锚板的下表面连接着钢柱的上端,钢柱的下端连接着切割掉角部的部分球形体,凹槽包括钢制球形凹面壳体、下锚杆、转动限位块和转动挡块,球形凹面壳体的外部连接着下锚杆,球形凹面壳体的内部固定着转动限位块和转动挡块,转动挡块与部分球形体的切割面紧贴在一起,转动限位块固定在球形凹面壳体的端部位置处。本发明概念清晰,传力明确,有利于在广大地震设防区域实现推广应用。

    转动隔震支座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583668U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20821651.8

    申请日:2013-12-1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转动隔震支座,属于建筑结构隔震减震领域。它主要由与上部结构连接在一起的转动体和固定在基础上的凹槽构成,转动体包括上锚杆、锚板、钢柱和切割掉角部的部分球形体,锚板的上表面连接着上锚杆,锚板的下表面连接着钢柱的上端,钢柱的下端连接着切割掉角部的部分球形体,凹槽包括钢制球形凹面壳体、下锚杆、转动限位块和转动挡块,球形凹面壳体的外部连接着下锚杆,球形凹面壳体的内部固定着转动限位块和转动挡块,转动挡块与部分球形体的切割面紧贴在一起,转动限位块固定在球形凹面壳体的端部位置处。本实用新型概念清晰,传力明确,有利于在广大地震设防区域实现推广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