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诱导培养基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146669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74573.4

    申请日:2013-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诱导培养基及其应用。所述自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阿拉伯糖2~10g/L,葡萄糖0.5~2.5g/L,甘油5~25g/L,蛋白胨8~12g/L,磷酸盐6.5~7.4g/L,硫酸盐1.1~1.3g/L,NH4Cl2.6~2.7g/L,痕量元素溶液适量。所述应用为该自诱导培养基在生产青霉素酰胺酶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自诱导培养基利用阿拉伯糖作为底物诱导目的蛋白表达,可调控性强,蛋白表达量高;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青霉素酰胺酶酶活达6U/mL,远远高于使用乳糖诱导的蛋白表达量,对开发生产青霉素酰胺酶的新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重组耐热醛酮还原酶基因、编码酶、载体、工程菌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122355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535657.9

    申请日:2012-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耐热醛酮还原酶基因、基因编码酶、重组载体、工程菌及基因编码酶在制备光学手性醇中的应用,所述重组耐热醛酮还原酶基因具有与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90%以上同源性;本发明所涉及的重组耐热醛酮还原酶具有高活性、热稳定性好,60℃处理 15小时后仍较为稳定,残余相对酶活高达99%;本发明的重组耐热醛酮还原酶高效高选择性地制备手性醇类化合物;由于本发明的重组耐热醛酮还原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可以回收利用,并且反应体系中只需要额外添加少量的辅酶,极大地降低了生产的成本,且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操作简便,在合成药物手性中间体方面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亚油酸异构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834262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710092983.X

    申请日:2017-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油酸异构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所述突变体由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亚油酸异构酶第62位蛋氨酸突变为丙氨酸或甘氨酸,和/或第295位丝氨酸突变为丙氨酸、亮氨酸或缬氨酸得到。本发明亚油酸异构酶突变体与野生型酶相比,催化亚油酸获得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的酶活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特别是双突变时,如M62A/S295L,M62A/S295A,M62A/S295V,M62G/S295L,M62G/S295A,M62G/S295V,能够提高10倍左右,具备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酮还原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898072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10067936.6

    申请日:2014-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酮还原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所述突变体酮还原酶是将SEQ ID NO:7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21位的色氨酸残基突变为谷氨酰胺或丝氨酸,同时将第86位的色氨酸残基突变成谷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天冬酰胺或缬氨酸;本发明突变体酮还原酶改变了野生型酮还原酶对酮酯类化合物(如:2-氧代-4-苯基丁酸乙酯或2,4-二氧代-4-苯基丁酸乙酯)催化的立体倾向性,生成的主要产物(如: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或2-羟基-4-氧代-4-苯基丁酸乙酯)由(S-)构象变成了(R-)构象,并且对映体过量值(ee值)由76.7%(S-)转变为99.4%(R-)。

Patent Agency Ranking